我们在唐诗当中常常能够看到去寻访世外高人那样的古诗,最著名的该当便是贾岛笔下的《寻隐者不遇》。
这样的隐者很多都是高僧,比如李商隐的《北青萝》便是寻访世外高僧。
又比如贾岛的一首古诗也是如此,“僧敲月下门”,李涉的一句“偷得浮生半日闲”也是和高僧交谈之后才得出来的感悟。

本日我们谈到的这首古诗,同样是写墨客寻访隐居高人。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宣布山中去,归时逐日斜。

诗僧山中寻隐者写下一首唐诗和贾岛寻隐者不遇平起平坐

这首古诗比较分外,以前的诗歌都是写墨客寻访僧人,而这首古诗的是僧人寻访隐者。
唐代墨客皎然曾留下不少的诗篇,这一首《寻陆鸿渐不遇》也是个中经典之作。

题目当中的“陆鸿渐”便是一个世外高人,以善于品茶有名于世。
诗僧皎然来访陆鸿渐而不得,写下了一首唐诗。
全诗四十字,措辞清空如话,不加雕饰,吐属自然,流畅洒脱,别有隽味。

全体诗歌的前半段,都是在描写陆鸿渐隐居的环境,“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为了能够在深山之中隐居,不被世俗之人打扰。
陆鸿渐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都是通向栽种桑麻的地方。

墨客到这里寻访但是并没有看到他,只看到他居住地周围装扮的环境。
沿着竹篱边儿种上了菊花,虽然现在已经是秋日,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开放。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代表的是世外高人隐居的风采,陆鸿渐在这里栽种菊花,显然也是在衬托自己品性的高洁。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接下来墨客打算去开去拍门,但是没有听到人的回应,也没有听到小狗的叫声,该当是主人不在家。
他既然不在家到底去哪儿了呢?不妨问问邻居吧。

以是他去邻居家打听情形,也确实得到了回应。
“宣布山中去,归时逐日斜”,邻居见告他,陆鸿渐该当去深山采茶了,归来的时候恐怕要到薄暮时分了。

古诗写的非常大略,前两句渲染陆鸿渐生活的环境,字里行间表达出世俗生活的境界。
后四句是脚墨客讯问陆鸿渐去处,得知他去哪里,也得得到什么时候回来。
比起贾岛笔下的“云深不知处”,这首古诗也很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