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手把菖蒲看,黑头非所求。
端午初度 其一
去世所初何怨,生朝只自知。
颇怀常杕(疑当作棣)意,忍诵蓼莪诗。
浮世百年梦,高人千载期。
楚囚一杯水,胜似九霞卮。
其二
向来松下鹤,今日傍谁门。
梦见瑶池沸,愁看玉垒昏。
所思多去世所,焉用独生存。
可惜菖蒲老,风烟满故宅。
端午感兴 其一 (1280年5月5日)
千金铸镜百神愁,功与当年禹服侔。
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
其二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其三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赤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1]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去世。
生为薛[2]城君,去世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3]。
唯有义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去世者贵。
勿谓去世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菖蒲最难养置,而弗省则弗滋,勤勤拂拭则病矣。余性甚嗜之,每每不特人病苗而苗亦病人。讲求其法至备尝为之,作谱书留南郭杨建处建,摄令黄岩去世于兵,无从问矣。端午日,寻石菖蒲偶成一律 南宋 · 舒岳祥
多忘昏昏久废书,闲来石上采菖蒲。
瘦鞭走石蛟龙窟,细叶穿苔虎豹须。
阴洞容光明复晦,乳泉盈坎润难枯。
试拈九节风前嗅,已觉登仙不用扶。
端午感怀(1291年)
曾饮昌阳七十三,老来大布当轻衫。
豫储当采三年艾,缓计空寻六日蟾。
楚俗旧时沉黍恨,唐宫此日赐衣沾。
栀喷鼻香满院人如玉,尚想薰风半捲帘。
端午 南宋末 · 蒲寿宬
鬓符腰艾去纷纭,荷叶荷花匝水滨。
思远楼前虽有曲,若邪溪畔岂无人。
莫将楚恨悲儿女,聊把骚章托鬼神。
浊酒满壶渔父笑,江边鸥鹭正相亲。
端午 南宋 · 赵友直
节遇端阳日,蒲觞满自斟。
兴怀多感旧,吊古漫成吟。
端午 宋末元初 · 丘葵
世乱逢端午,悲惨吊古心。
空存蒲长[4]绿,不见黍包金。
蛇壑横人骨,鳌江绝古音。
追思前日事,愁比海波深。
和所盘端午韵
槐夏阴中鬓已秋,天风吹梦堕江头。
水应难洗湘累恨,山岂能为柳子囚。
尘世不知几端午,人生[5]大抵一虚舟。
愁来细把君诗看,压倒当时赵倚楼。
谢子静寄端午药煎 宋末元初 · 谢翱
麸桃弄朝烟,含虫鍊百杵。
隐士入药箓,捣日月逢午。
甘酸杂众味,能生玉池乳。
颇忆越吟人,性静无所苦。
中年白发生,寄以润肺腑。
为谢山中人,愿结山中侣。
送李性夫赴召时李以端午采药后行 宋末元初 · 黎廷瑞
蜃沉海底气升霏,消得皇皇四牡驰。
此去玉堂成故事,未应金马待多时。
愿储救世三年艾,更采销兵万岁芝[6]。
特报明时端不负,古今良相即良医。
端午东湖不雅观竞渡[7]
记得当年年少时,兰汤浴罢试新衣。
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
约端午到家复不果赋吴体 宋末元初 · 方回
略无一点南来风,日日褰裳泥雨中。
端午到家复失落约,良辰阙酒非真穷。
世情故宜俗眼白,时势不改戎葵红。
三年为客可归矣,亦念儿曹思乃翁。
戊戌端午
退休敢望赐宫衣,破箧重寻旧暑絺。
梅子黄时端午又,葵花红处故宅非。
画符焉用元无病,标锦休争但合归。
赖有故人饷新煮,一杯草草勒鱼肥。
[1] 原作酬,据四库本改。
[2] 原作薜,据韩本、四库本改。
[3] 原作尔,据四库本改。
[4] 汲本作馀蒲曳。
[5] 汲本作吾身。
[6] 自注:万岁蟾蜍名肉芝阴。
[7] 原注:二首录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