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许多喜好历史的人对他并不陌生,我们对他的理解多数来源于《世说新语》,最熟习的莫过于他和王恺“斗富”的故事。
《世说新语·汰侈》篇险些便是石崇的炫富传记。第一篇便是著名的《自尽伊家人》:石崇每次宴请来宾,都会让家中貌美的侍姬劝客人饮酒,若是哪位客人没有一饮而尽,石崇就会让人把劝酒的美女杀掉。
有一次,丞相王导和他的堂弟大将军王敦去石崇家赴宴。王导向来不善饮酒,但是担心石崇把向他劝酒的美人杀掉,只好硬着头皮一杯接一杯地喝,甚至于喝得大醉。阁下的王敦却不以为然,坚持不饮酒,他要看看石崇会不会真的杀掉美人。谁承想,石崇说到做到,持续杀了三个美女,但王敦坐在那里面不改色,依然坚持不肯饮酒。
王导看不过去了,他责怪王敦太过分了,王敦却说:“石崇杀他自己家里的人,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这件事表面上是石崇和王敦在斗气、斗狠,实际上石崇的本意是炫富,他家不但不缺钱,也不缺美人,由于有钱就能买来美人。
著名的绿珠美人便是石崇在广西巡视时用十斛珍珠换来的,十斛珍珠值多少钱,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唐玄宗赏赐因杨玉环而被冷落的梅妃,只给了她一斛珍珠。
石崇富余到什么程度呢?他家的厕所堪比其他富朱紫家的客厅,有十几名婢女分列两旁,手里端着沉喷鼻香汁、甲煎粉,以及华美的衣服,客人如厕前要脱掉自己的衣服,上完厕所后用沉喷鼻香汁洗手,再浑身涂抹甲煎粉,换上新衣服,这样豪奢的阵势常常把想要上厕所的人吓跑。
听说,当时一个叫刘寔的官员生性节俭,他走近石崇的厕所,一看摆着一张大床,挂着华美的纱账,侍女们手捧喷鼻香囊奉养着,吓得他赶紧跑出来,对石崇连说:“对不起,对不起,我误进了您的寝室。”石崇哈哈大笑说:“你进的便是厕所啊!
”搞得刘寔满脸尴尬加惊异。
虽然东晋只有半壁江山,但是东晋的官员却都是大富豪,除了石崇,晋武帝的舅舅王恺也是富得流油,而且也是个爱炫富的主儿,他对石崇“第一富豪”的名气很是不服,时时时的就要和他比对一番。
王恺用糖水刷锅,石崇就用烛炬当柴烧;王恺用紫色和绿色的丝绸做了四十里长的步障,石崇就用锦缎做了五十里的步障。
有一次,王恺的外甥晋武帝赏给他一棵珊瑚,这棵珊瑚有二尺多高,枝叶扶疏,世间罕见。王恺就把石崇邀来,让他欣赏这棵稀世之宝,他以为这珊瑚乃天子所赐,一样平常人绝不会有,定能把石崇比下去。
石崇来了之后,看到珊瑚,举起自己的铁快意将其砸了个稀烂。王恺很生气,他以为石崇肯定是妒忌自己的宝贝,一韶光正言厉色。没想到,石崇从容地说:“您不要生气,我赔你一棵便是了。”于是命令随从把家里的珊瑚都拿来,只见三四尺高的,枝条、树干都绝世无双的就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就更数不胜数了。王恺特殊愤恨,他没想到这一次自己不但又输了,还输得那么惨。
那么,问题来了,石崇怎么会那么有钱?就连天子的亲舅舅都心悦诚服,他的财富是怎么来的呢?提及来大概大家不相信,石崇的致富路子居然是打家劫舍。
02
石崇是西晋开国功绩石苞的第六个儿子,小时候便表现出非同凡人的聪明敏捷,有勇有谋。石苞临终前,把家产财物分给几个儿子,却什么都没有给石崇。石崇的母亲很纳闷,就问石苞,石苞说:“这孩子现在年纪还小,往后他会自己得到财富的。”
果真,知子莫若父,石苞没有说错。
石崇二十多岁便当了修武县令,由于才能卓著,他的名气越来越大,被诏到都城洛阳担当官职,又由于参与伐吴有功,被封为安阳候。虽然石崇官儿越做越大,却仍旧好学不倦,屡次升迁。
这时候的石崇还是很正派的,晋惠帝司马衷登基后,由太傅杨骏辅政,独揽大权。杨骏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太好,就给众大臣们加封爵位,以收买民气。石崇看穿了他的用意,联合其他大臣上奏说这样分封下去,天下岂不大家都是公侯了。但是晋惠帝并没有聪慧,反而非常屈曲,他并没有采纳石崇的见地。
不久,石崇便被调离了京城,去担当荆州刺史,石崇的致富之路也从此开始了。《晋书》说:“石崇为荆州刺史,劫夺杀人,甚至巨富。”
当时的荆州是全国东西南北各地的水陆交通要道,也是全国货色的集散地,很多大贩子都来此做生意,乃至一些前往京城洛阳进贡的外国使者也要途经荆州。石崇在荆州设置了大量的关卡,向过往的贩子等大肆敲诈打单,这还不足,他还派人扮成匪贼,直接抢劫,碰着反抗的,就直接杀去世。
石崇身为一任地方“父母官”,不是保护一方百姓的安然,反而自己做起了拦路抢劫的匪贼,劫掠了大量的财物,成为了巨富。
当石崇在荆州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家里金银成山时,晋武帝一纸诏书把他调回了京城。回到京城,石崇的财富也有了“用武之地”,他开始肆意挥霍,在离洛阳不远的金谷涧中建了一座别墅——金谷园。
金谷园依山傍水而建,随山形水势筑台凿池,挖湖开塘。园内亭榭楼阁,水声潺潺,沼泽碧波,交辉掩映;修竹亭亭,杨柳依依,百花竞妍,鸟鸣幽林,鱼戏荷塘。金碧辉煌的金谷园宛如天仙宝境,琉璃瓦,黄金窗,碧玉栏,有从南海群岛换回的珍珠,琥珀,玛瑙,象牙,犀角,不计其数,真可谓一家园藏尽天下奇珍奇宝。
尤其是每年的阳春三月,金谷园内桃花灼灼,柳丝袅袅,蝴蝶翩跹于花丛,小鸟啁啾于枝头,真如人间瑶池一样平常。当时的人们把“金谷春晴”誉为洛阳八景之一。
也便是在金谷园内,石崇开始了他诗情画意,笙歌曼舞,纸醉金迷的文学家生活。
03
在常规印象中,富豪的形象一样平常便是肥头大耳,大腹便便,全身油腻的造型,以是就认为石崇也是这个样子的,实在不是。石崇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帅哥,虽然比不上同时期的卫玠、潘安,但也是玉树临风,儒雅俊秀。
石崇的父亲石苞当时就以边幅著称,《晋书》说他“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当时的人说:“石仲容,姣无双。”仲容是石苞的字,这句话是说石苞边幅姣美,世上无双。石苞居然因自己的容貌非凡而做到司空,儿子石崇的边幅更是惊艳。虽然没有详细史料为证,却有事实为证,若是抛开后人的过度解读,千古美女绿珠能够纵身一跳为石崇殉情,也证明石崇的边幅风姿差不了,要知道爱情中首先是“以貌取人”的。
石崇不仅人美,还很有才华。当时在金谷园内聚拢了一大批文人雅士,包括大才子陆机、左思、潘岳(也便是潘安)等,被称为“金谷二十四友”。他们在金谷园内作诗论赋,弹琴赏画,这些人以石崇为首,绝不仅仅是由于石崇有财,而是由于他有才。
石崇的《思归引》记录了二十四友在金谷园晏饮雅集的盛况:“终日周览乐无方。登云阁。列姬姜。拊丝竹。叩宫商。宴华池。酌玉觞。”
我们都知道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流传千古的文学经典,但当时还有一篇辞赋与之齐名,那便是石崇的《金谷诗序》,而且《金谷诗序》写于《兰亭集序》之前。《世说新语·企羡》记载:“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意思是说王羲之得知有人以《兰亭集序》比《金谷诗序》,又把自己跟石崇比较,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可见,石崇当时在文学上的影响。
石崇还精通音律,美女绿珠“善吹笛,又善舞《明君》”,石崇便亲自为《明君曲》填词,教绿珠在金谷园内的“绿珠楼”上且歌且舞。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评价石崇:“石卫尉纵横一代,领袖诸豪,岂独以财雄之,政才华胜耳。《思归引》、《明君辞》情质未离,不在潘陆下,刘司空亦其俦也。”
杜甫有诗说:“文章憎命达。”石崇显然不在此列,他真的是集富、贵、才于一身。只可惜,石崇的生平成也财富,败也财富。
他的政敌孙秀带着人去索要绿珠,石崇不肯给,孙秀就罗织罪名,假借晋惠帝之诏将石崇、潘岳等逮捕。孙秀带人围了石府,石崇对绿珠说:“本日我是为你惹来了祸患啊!
”绿珠哭着说:“我要去世在你的前面来报答你。”说着纵身跳下了绿珠楼,一缕喷鼻香魂随风而逝。
石崇被装在囚车里直接拉到东市斩首,他才明白孙秀等人名为绿珠,实为图谋他的财产,于是嗟叹道:“这些奴才是想图我的家产啊!
”
因此,司马光说他:“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去世东市。”
我们当代人常说:“最大的悲哀是人去世了,钱还在。”实在更可悲的说石崇那样,人去世了,钱成了仇人的。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水云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