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寺

二峰高峙夹禅扃,长落潮音逐磬声。

老僧睡起绝无事,不管波涛四面生。

二峰,指东西二屿。
禅扃,寺门。
磬,寺院调集僧众用的鸣器。
诗句写龙翔寺耸立中川,二峰夹峙,四面波涛,势欲浮动;复以磬声潮音相和鸣和老僧的淡定,化解汹涛拍岸的惊险,从而渲染了却宇孤屿、安禅巨浪的宏壮境界。
寥寥数句,即能发露江心寺之胜,堪称好诗。

这位永嘉学派主要首创人思念家乡孤屿的诗作成了江心的品牌诗

这首诗歌出自南宋永嘉人薛季宣的《雨后忆龙翔寺》(七绝二首),为作者宦游在外,忆怀故乡名胜之佳作。
薛季宣出身书喷鼻香门第,家学深厚。
他有500多首诗作传世,但更广为人知的学术身份是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紧张创始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期孤屿志就走进这位“学文兼擅”的南宋大儒薛季宣和他笔下的江心。

出身名门王谢

永嘉薛氏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永嘉梯云坊(今鹿城区大高桥)人。

▲薛季宣 图源网络

薛季宣是一位“官三代”。
祖父薛强立是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出仕为官。
自薛强立开始,家族中许多成员凭借科举、荫补进入官场。
从北宋末年开始,永嘉薛氏成为一个政治参与度较高的家族。

薛强立的四个儿子薛嘉言、薛昌言、薛弼、薛徽言(薛季宣之父)均踏上了仕途,显赫一时。
个中,三儿子薛弼官至敷文阁待制,是温州走出的名公巨卿。

南宋建炎四年,宋高宗赵构避金兵逃难海上,驻跸江心屿。
正是薛弼拜见宰相吕颐浩,言“岛岸冷落,无以安上躬,不如跸郡廨,增舟取材,皆有定所,民不加敛,跟从安歇”,并“献策:请平其直、鬻官产。
皆奏从之”。
在薛弼的奉劝下,宋高宗移驾城区州衙。

这是薛氏家族和江心在历史上的一次主要交集。

▲《永乐大典》中的薛季宣记载

绍兴十年(1140年),薛季宣6岁,父母相继因病去世,葬于永嘉。
幸运的是,伯父薛弼收养了薛季宣,并带着他宦游各地。

薛弼曾任岳飞参谋官,薛季宣喜好听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名将的大胆业绩。
“从弼宦游,及见渡江诸老,闻复兴经理大略。
喜从老校、退卒语,得岳(飞) 韩(世忠)诸将兵间事甚悉。

10岁时,他与孙汝翼之女订婚。
岳父成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位朱紫。
孙汝翼藏书多,在他处读书时,薛又有机会拜师绅士袁溉。
袁溉师从程颐之学,薛季宣得其所学。

17岁那年,伯父薛弼在广州逝世。
在岳父荆南安抚使孙汝翼的安排下,他当了机宜笔墨(书写机要文书)。
后来,薛季宣又以二伯父薛昌言恩荫入仕,曾任鄂州武昌县令、婺州司理参军,迁大理寺正、湖州知州。

遗憾的是,薛季宣年仅40岁就去世了。

▲温州文献丛书《薛季宣集》

才华横溢

生平短暂残酷

才华出众,生平短暂而残酷,薛季宣以学术有名,首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声。
他博通古今,务求实用。
在永嘉学派的发展进程中,薛季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他在继续原有的永嘉程学一脉的根本上,以“制度新学”为旗帜,指明了温州区域文化与道学传统分道扬镳的方向,奠定了永嘉学派的理论基石,迎来了以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全盛时期。

薛季宣其学“精博为永嘉诸儒之冠”,著书甚多,可惜很多著作都没有流传下来。
《四库全书总目》 称其学问淹雅,持论明晰,考古详核,立说精确,卓然自成一家。

薛季宣其学也精,其文也闳。
薛季宣“于诗则颇工七言,极踔厉纵横之致”。
《宋诗钞》评论其诗:“其诗质直,少风人洒脱之致。

虽然他自谦“不甚专心于词翰”,但存诗500多首,所著《浪语集》35卷中,诗10卷。
后人选本,《宋诗钞》钞录 84 首,篇数最多,《东瓯诗存》 钞录24首。
个中《游竹陵善权洞二首》《雨后忆龙翔寺》《春愁诗效玉川子》等诗,为历代选家所重。

薛季宣至少写下了4首关于江心屿的诗歌。

龙翔寺

二江涵古寺,双屿耸平沙。

翠浪环流净,金城到眼奢。

水光摇殿阁,塔景动龙蛇。

不减蓬壶意,屯云未许遮。

雨后忆龙翔寺 (七律)

好溪东赴海门秋,中有禅意涌碧流。

潮信往来双别屿,世缘生灭几浮沤。

菱歌面面来渔鼓,灯火层层到客舟。

何事瓜期外留滞,短窗斜雨不堪愁。

▲温州美术馆 郑方伟作品 《 行书薛季宣雨后忆龙翔寺》

从末了两句的“何事瓜期外留滞,短窗斜雨不堪愁”,可知这组同题二作之诗是薛季宣宦游滞外,忆怀故乡名胜而作。
诗中一半是寂寞乡愁,一半是孤独宦情。
人在异域,一场雨后,他不由得想起了家乡名胜:江心孤屿的龙翔寺。

龙翔寺,原名普寂禅院。
建炎四年,宋高宗赵构在岛上驻跸时,亲自赐名题额。
宋代赵鼎在《建炎笔录·建炎四年庚戌岁》中写道:“仲春,车驾在温州港。
月朔日,御舟移泊温州江心寺下,因赐名龙翔寺。
有小轩东向,赐名浴日,皆御书题额。
”可惜,赵鼎笔下的这些题额均未能留存。

▲如今的江心寺中耸立“高宗道场”石碑

江心佳咏

怅望千秋 超越兴亡

薛季宣写家乡温州的诗很多,乡情重,韵味长。
《雨后忆龙翔寺》(七绝二首),是薛季宣代表作,也是江心屿的品牌诗。

雨后忆龙翔寺(七绝二首)

之一

二峰高峙夹禅扃,长落潮音逐磬声。

老僧睡起绝无事,不管波涛四面生。

据本土学者考证,该诗两句佳咏系袭用了唐季墨客罗隐咏金山寺的诗句。
罗隐有《题金山》之句,诗云:“老僧参罢关门后,不管波涛四面生。

由于温州江心寺,与润州(今镇江)居长江中之金山、焦山形势相似,旧有“小金焦”之称,以是薛诗的移用十分恰当,同称写景浑切。
唐宋诗词中这类成例甚多,一些名句便是在这样不断的运裁和磨莹中“点铁成金”,传诵千古。
这正如明代诗论家杨慎说的“披朝华而启夕秀,有双美而无两伤”。

雨后忆龙翔寺(七绝二首)

之二

窣堵东西岌两峰,王宫今日梵王宫。

潮船八面来勍敌,都入禅师燕坐中。

这首诗摄动静于一篇之中,人事、自然之“动”,终纳入禅师静坐。
墨客用以静制动的办法暗示:历史与自然的潮起潮落,无一例外终归于寂灭。

薛季宣的历史崇奉既有“通古今之变”的功利性,又有“究天人之际”的超越性。
这种情怀不以功利性的历史殷鉴意识为特色,相反更多俯览历代兴亡,超越是非评判的历史寂灭之思。

▲薛季宣诗《读伊川易传》 张声和作品

写下“梁祝第一诗”

还曾为岳飞“平反”

薛季宣诗歌的择题亦独具眼力,不同凡俗。
梁祝故事传说已久,而士大夫之流罕见涉笔。
《浪语集》卷收录有《游竹陵善权洞二首》,为游宜兴祝英台故宅所赋,被称咏“梁祝第一诗”。

万古英台面,云泉响佩环。

练衣归洞府,喷鼻香雨落人间。

蝶舞疑山塊,花开想玉颜。

几如禅不雅观适,游鈉戏澄湾。

戏曲家钱南扬《梁祝戏剧辑存》记载:“据目今的材料而论,化蝶事最早提到的,要算宋薛季宣的《游祝陵善卷洞》诗了。
’”可见其意义。

为岳飞冤屈舒展正义之作,薛季宣的《周将军庙不雅观岳侯石像二首》恐怕也是最早的一首诗歌。

万去世何知狱吏尊,威名盖代古难存。

二桃岂为功高赐,一舸不立足退论。

几见饮江思道济,缪因图像削王敦。

沉碑千古蛟川恨,留与无穷客销魂。

周将军庙位于江苏宜兴,岳飞曾在这里平息贼寇。
为了感激岳飞,当地人将岳飞的形象摹刻于石,供奉在周将军庙。
后来岳飞遇害,当地人不忍毁坏石像,将其沉入溪水中保存。

薛季宣向来钦佩岳飞,他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 年)孝宗禅位后写的《与汪参政明远论岳侯恩数》中说“恭惟皇上登基之始,首雪岳飞之寃,天下知与不知,无不称庆。
”他还进言应予岳飞彻底平反,返其田宅,以礼归葬,恩典膏泽子孙。

▲薛季宣行吟图 项之华绘

薛季宣还有一首萌萌哒的小诗《乳猫》。

乳猫毛比雪,卉服絮成衣。

扼鼠气方盛,食牛形但微。

纷拿殊矍铄,高下拟腾飞。

几许明眼珠,亏盈望日晖。

小奶猫抓到老鼠时的神气,高下扑腾的可爱,水汪汪的大眼睛,被薛季宣描述得活灵巧现。

▲《猫猴图》 北宋 · 易元吉

可曾想,这位南宋大儒在生活中也是一位真脾气的“猫奴”。

“好文近乎儒”!
从薛季宣的身上可以看到,永嘉学派学者是个德艺兼成的群体,精确之学与闳肆之文并重,既有才华又有魅力。

孤屿不语,世事悠悠!

一方山水孕育出永嘉学派

文脉传承至今……

编辑 | 豆豆 刘曦

参考文献:

《薛季宣诗初探》 收录于《宋元明温州诗画》 作者 陈增杰

《艮斋诗初论》 作者 张平

《薛季宣:己自东山誉高洁》 作者 张声和

《学文兼擅:薛季宣的精确之学与闳肆之文》 作者 李建军

《薛季宣诗歌研究》 作者 俞萍

《江心屿历代题咏选》 主编 黄立中

《薛季宣和永嘉制度新学的首创》 作者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