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春节期间,中国驻新加坡使馆举行的“华春新彩 龙行龘龘”新春招待会上,来自徐州汉乐乐团的精彩演出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徐州汉乐乐团是第二届江苏省公共文化产品和做事采购大会的报名企业。
2月28日,江南时报采访到徐州汉乐乐团的卖力人,理解他们的故事。

弘扬传统汉文化

专业乐团致力研究创作

据先容,徐州汉乐乐团成立于2017年6月,也是江苏省第一家以研究、挖掘、搜集、整理,和创作、演出汉代音乐的专业音乐艺术团体,为江苏省重点打造的、以展示汉代音乐为主的乐团。
该团目前共有专业作曲和演奏员40余名,个中高等职称及硕士研究生10余名,还有一批有着丰富演奏履历的院团乐手,别的大多都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

聚焦第二届江苏文采会亮相驻外使馆让世界不雅赏汉乐独特魅力

徐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主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区域中央城市和“一带一起”倡议主要节点城市。
乐团作为主要的城市名片,也一贯在探索和创新文化互换形式,加强与“一带一起”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切实推动文化互换、文化传播,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想熏染中国魅力。
徐州汉乐乐团向天下展示汉代音乐的宏伟壮阔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湛,乐团多次以团体或个人形式随省、市级代表团赴荷兰、新加坡、摩洛哥、美国交流演出。
同时,接待大量来徐各国政府组织、使团、学者、民间互换等团体,为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互换、加强旅游经贸互助作出贡献。

近年来,汉乐乐团相继研究、创作了宫廷乐《八音齐奏》、但曲《月照关山》、相和大曲《垓下之围》、相和大曲《霸王别姬》、相和大曲《秋风戏马》、鼓吹曲辞《上邪》、但曲《梦里还乡》、但曲《广陵散》、但曲《八方来朝》、长袖舞曲《钟磬齐鸣》、相和大曲《大风歌》等二十余个曲目。
从楚汉相争的最初到汉朝的建立、发展到壮盛的总结,也依此来纪念和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汉文化。
同时,乐团原创的《汉乐华章》曾获 “江苏省文华大奖”等多个奖项。

亮相新春招待会

让天下欣赏汉乐的独特魅力

1月30日,中国驻新加坡使馆举行新春招待会,欢庆农历甲辰龙年,新加坡社会各界人士、外国驻新使节、中资机构代表和留学生等千余人出席。
这场新春招待会洋溢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应主理方约请,徐州汉乐乐团的艺术家们身着汉服,携古筝、古琴等传统乐器登上舞台,为不雅观众们倾情演绎了一系列精彩的汉乐节目。

汉乐节目以《江南可采莲》和《茉莉花》开场,悠扬的旋律和婉转的歌声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古代江南的水乡,让不雅观众们沉浸在幽美的音乐之中。
而汉代音乐史诗《汉乐华章》的演出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演员们以博识的技艺,通过传统乐器演奏出冲动大方的旋律,展现了汉代音乐的磅礴气势。

现场掌声不断,不雅观众们被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出所打动。
而在主会场外,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体验项目也吸引了大批高朋的容身不雅观看和积极互动。
书法、剪纸、茶艺、字谜和冰糖葫芦等传统技艺展示,让人们有机会亲自感想熏染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演出结束后,重新加坡回到徐州的演员们迅速投入到回龙窝国潮汉风馆演出等其他迎新春活动中。

徐州汉乐乐团团长韩梅见告:“新年我们要呈现出新的作品,在原来《汉乐华章》的根本上,要打造第二版本《盛世汉歌》,把它推广出去,也给我们这个品牌做好一个引领浸染。
特殊是徐州正在打造汉文化的高地,我们有任务也有责任把传统文化和两汉文化传播好和发扬好。

“这次新春招待会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一次中华文化的精彩展示。
汉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秘闻。
这次演出,不仅让更多人理解和欣赏到了汉乐的独特魅力,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互换作出了积极贡献。
” 韩梅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文化活动,让天下各国公民共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湛。

文化互换新形式

努力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

第二届江苏省公共文化产品和做事采购大会举办在即,徐州汉乐乐团作为参展单位之一,满怀期待。
据悉,本次文采会将在现场展览的同时,为参展单位在国家公共文化云、江苏公共文化云平台进行线上展示。
韩梅表示,能够成为“国家公共文化云赶大集江苏专区”的成员团队之一,他们感到非常骄傲。

为了踏实推进文化和旅游领悟发展,彰显文化创新与文化惠民,在徐州市回龙窝历史街区,乐团还打造了一个国潮汉风馆。
场馆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柳琴戏”和汉文化主要品牌“汉乐”打造。
运营以“小戏院+”的文化艺术模式,形成“品茗不雅观戏、非遗研学、文化互换、商务会商、直播带货”为特色的文化艺术空间,打造“有戏、有茶、有学、有玩”的场馆IP。
通过与不雅观众之间的互动,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深入理解柳琴戏和汉乐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同时也为徐州的文化培植增长新的活力。
据先容,馆内长期经营汉服租赁与拍摄、品茶、茶点等业务。
开馆以来,他们以推广传统文化为己任,努力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韩梅希望通过本次文采会,让更多不雅观众理解汉乐的魅力。
活动为公共文化产品和做事的供应方与需求方搭建一个互换与互助的平台,推动公共文化奇迹的发展。
期待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为江苏省的文化培植注入新的活力。

(江南时报 邓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