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一壶秋词下酒

文/若水

悠悠光阴悄然流转,影象中约有四十载中秋,皆有那轮皎洁月光相伴。
吟诗赋词,把酒赏月,已然成为佳节里最美的景致与习气。
然而,今年中秋,潇潇秋雨却意外地冲破了这份熟习的浪漫。
妻子惋惜地轻叹:“可惜了,今年无法赏月了。
”我却微笑回应:“今晚,把酒听秋雨,岂不是别有一番风味?月是墨客的酒,吟一杯便醉了;而秋雨,则是墨客最钟情的情人,抚慰了无数伤感的诗魂。

你看,那如丝如缕的秋雨,像是无数纤细的手指,轻小扣打着窗棂,发出清脆而又有节奏的声响。
雨滴在玻璃上蜿蜒而下,留下一道道透明的水痕,宛如岁月刻下的浅浅印记。

传授教化手记20240917 煮一壶秋词下酒 文

窗外,秋雨如帘,周详地交织在一起,模糊了远处的景物。
那朦胧的雨幕中,树木悄悄地伫立着,树叶在秋雨的洗礼下,变得更加翠绿欲滴,偶尔有几片黄叶飘落,在雨中打着旋儿,仿佛是秋日寄出的一封封情书。

此时,心中陡然涌起一个美妙的动机——良辰佳节,美女佳肴,该以何下酒呢?煮一壶秋词下酒该是何等妙境!
林清玄说,诗词也可以下酒。
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
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梁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咸宜,狂饮细品皆可。
这该是一个多么懂酒又懂诗词的高人呀,绝妙!
 

你听“雨携秋寒至,风拂清江爽”,多么清爽的白兰地。

“更阑卧听秋雨声,思绪飘飞梦几重”,多么回味无穷的五浪液。

“秋风瑟瑟秋雨绵,寒夜独思心似煎”,多么惆怅的葡萄酒。

“空山新雨落,秋意晚来浓”,多么醇厚的威士忌。

“梧桐沐雨细无声,薄暮点滴愁绪凝”,多么忧伤的小牛二。

“雨润小径绿芜合,霜浸园中秋叶多”,多么淡雅的竹叶青。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多么剧烈的伏特加。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多么灵动的喷鼻香槟。

“雨打芭蕉秋韵长,声声入耳惹愁肠”,多么缠绵的梅子酒。

“秋雨如烟笼四野,思绪万千漫天涯”,多么空灵的古20。

“雨落池塘荡漾起,秋色满塘韵无穷”,多么清新的碧果酒。

“秋霖淅沥洒窗前,安谧光阴忆旧年”,多么怀旧的高梁大曲!

女儿说,真像!
秋雨解千愁呀!
羁旅流落之愁,相思离去之愁,人生无常之愁,出生飘零之愁,忧国忧民之愁,怀才不遇之愁……

秋风秋雨愁煞人。

妻子说, “空山新雨落,秋意晚来浓”,王维的这句诗,和喝威士忌的觉得特象,那么清新,那么宁静,那么空灵,有禅意。

我说,还有一句,把秋雨写出了国酒茅台的味道,那真是一滴茅台酒,万千思念情呀!

哪句?家人们齐问。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那绵绵秋雨呀,涨满了秋池,亦涨满了墨客浓浓的思念。

淅淅沥沥的秋雨,多像妻子絮絮的密语。
煮一壶秋雨下酒,醉了玉谿生,也醉了悠悠千万年。

听说,《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在巴蜀之地创作。
当时他担当幕僚。
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他滞留在堆栈,望着窗外的夜雨涨满秋池,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李商隐的妻子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千金。
她与李商隐夫妻感情很好。

我敢肯定李商隐当时一定在饮酒!
酒哪有那么多,就接一杯秋雨吧,水入愁肠皆是酒呀!

家人们都笑了。

这些秋雨呀,带着淡淡的忧伤,牢牢缠绕着墨客的灵魂与情愫。

有一句例外,

“哪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雨韵娇”,刘禹锡的这句诗,为我们展现了秋日的另一种风貌,没有了悲惨思念,肝肠寸断了。

在这个时令,稻谷金黄,瓜果飘喷鼻香,大地一片丰收的盛景都笼罩在秋雨中,正是这丰收画卷中的一抹亮丽色彩,为丰收的喜悦增长了一份诗意的韵味。

感悟秋雨便是感悟人生,还有一人,在秋雨中大彻大悟了,醍醐灌顶了!

谁?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我缓缓朗诵道。

“蒋捷呀!

人生的不同阶段,听雨的心境各不相同。
如今,在这中秋的雨夜,煮一杯秋雨下酒,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人生感悟?!

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那清脆的声响,犹如岁月的脚步声。
在秋雨的陪伴下,我们可以放下生活的怠倦与鼓噪,悄悄地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或许,这便是秋雨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