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
鸣雨既过渐细微,
映空摇飏如丝飞。
阶前短草泥不乱,
院里长条风乍稀。
舞石旋应将乳子,
行云莫自湿仙衣。
眼边江舸何仓皇,
未待安流逆浪归。
墨客笔锋俊逸,描摹得入木三分。先写骤雨过后,雨声渐微,天涯飘摇着小雨如丝。转而描述石阶前小草虽沾了些泥土,却不见污浊,庭院柳条上,风也逐渐稀疏。墨客遂开始想象,立即乘风破浪而起,携童子飞升而去,何必久留人间,被尘世烟云所污。末了写面前江船匆匆远遁,竟不待江面沉着,反而借风劲疾航归。全诗意象惟妙惟肖,措辞朴实无华中蕴藉深意,字里行间尽染出墨客逍遥清闲,恬淡超然的精神风貌,颇有遗世独立的气候。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此诗吸纳了乐府民谣的风格,措辞朴实,却又蕴藉深意,耐人寻味。墨客用白描手腕,娓娓道来一位思妇心声。开门两句平实,后两句想入天外,出语惊心“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夫婿无诚信,而潮水有信,早知如此,应嫁弄潮之人。弄潮儿终将随有信潮水定期而至,不至于“朝朝误妾期”。啊!
此乃思妇在万般无奈中生发的奇想。“早知”二字书写她的幽怨,自悔当初,不由伤怀。“嫁与弄潮儿”恰如痴语疯语,亦如怨语苦语,写尽痛惜心境,发自肺腑之言。
《望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首词以江水、远帆、斜阳为意象,描述了倚楼望江这一场景,以淡漠空灵之笔塑造了一个盼郎早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全词表现了女子从希望到失落望甚至末了“肠断”的感情,这种从热到冷的情绪转变,营造出了一种深深的寂寞氛围。此词情真意切,刻画准确,入木三分,余意不尽,没有矫饰之语,风格清丽自然。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落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述了明丽的江南春光,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致,把江熏风光写得引人入胜,别有一番情趣,同时渗透出墨客对历史兴亡盛衰的感慨和对晚唐国运的担忧。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首词是《忆江南三首》中第一首。这首词回顾了江南,范围包括苏、杭,描写江南春色。词人选择了春花和江水,作为日出和春天的背景。利用比喻和映衬的手腕,生动地描述出了江南春意盎然的美景。他追忆江南春景,从内心深处惊叹“江南好”,而再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不禁问出“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语,收束全词,这个收束既表达出身在洛阳的词人对江南春色的惊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词虽收束,而余情摇漾,凌空远去。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平凡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为抚今思昔之作。前两句墨客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交往,寄寓着墨客对开元盛世的眷怀;后两句则是墨客对安史之乱后国事渺茫、时人颠沛的感慨。全诗措辞夷易,含意深远,内涵丰满,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表达了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悲惨飘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