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諏(诹)。
读音有两个,个中并不包括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jū”音。
由于这个读音是“诹”的古音,今已不再利用。

(一)zōu。
《说文解字》给的阐明是:“诹,聚谋也。
从言,取声。
”形声字。
许慎认为诹的本义是聚拢起来搜聚见地。
但《尔雅·释诂上》:“诹,谋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左传》:‘咨事为诹。
’”这一句出自《左传·襄公五年》,原文是“访问于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诹,咨难为谋。
”大意是:向善人访求讯问便是咨,咨询亲戚便是询,咨询礼仪便是度,咨询事情便是诹,咨询困难便是谋。
显然,《尔雅》、《说文解字注》都认为诹的本义是咨询;讯问。

王筠《说文句读》给理解释:“许君说访以泛,说诹以聚者,于方声、聚声得之。
方、旁同字,旁求之意。
诹、聚皆从取声。
”也便是说,许慎这样阐明访和诹,皆从声旁入手,即“访”和“诹”两个字都是声中有义。

《玉篇·言部》:“诹,问正(政)事也。
”《诗·小雅·皇皇者华》:“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毛传》:“访问于善为咨,咨事为诹。
”这跟《左传》的用法同等。

说文解字第400课论语的论很多人都读错了你呢

实在,“诹”字最经典的实例是诸葛亮的《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陛下也该当自己思考谋划,征询管理国家的好办法,明察和采纳正派的进言。
这是诸葛亮北伐之前对小天子临行的嘱托。

(电视剧中诸葛亮写《出师表》)

诹在本义之外,还用作“选择”义。
王安石《慈圣光献皇后启殡及复士返虞慰天子表二》之一:“伏承太皇太后诹辰协吉,肇启殡宫。
”便是选择良辰吉时。

(二)zhōu。
这个读音是当诹用作与“诌”的通假时的读音。
即信口编造(言辞)。

诹的小篆写法如图:

(诹的小篆写法)

2、論(论)。
论字读音有两个,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与抽释字义不符,其详情如下:

(一)lún。
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
给的阐明是“论,议也。
从言,侖声。
”形声字。
本义是剖析议论。
这里的注音和字义并不搭配。
由于读这个音时,“论”指的是《论语》的简称。
本义的“论”应读作lùn,我们放在第二音里先容。

读lún这个音时,论是《论语》的简称。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序》引汉刘向《别录》:“鲁人所学谓之《鲁论》,齐人所学谓之《齐论》,古壁所传谓之《古论》。

《论语》中的“论”,最好读作lún,不读作“lùn”。
为什么读lún呢?由于声部“侖”。

(《论语》)

“侖”,虽然是声部,但实在它也是“形声兼会意”,“侖”同时也包含了意义,上面是一个“亼”,读“jí”,这个字念做“集”,意义也同“集”,它是个象形字,象屋顶的梁和椽的结合,屋顶有两面的斜坡,中间有横梁把它连接起来,以是“亼”是合起来的意思。
“亼”下面是什么呢?是“册”,是由一根一根的竹简编起来的文籍,以是“侖”是“亼、册”两个字合起来,论语是经典的“册”。
《论语》中的“论”所用的意义不是“论”的本义,而是“侖”的意义。
因此,《论语》中的“论”最合理的读音是lún。

不但如此,读这个音时,还通“伦”,有两个用法:

(1)伦次;条理。
《释名·释典艺》:“论,‘伦’也。
有伦理也。
”《荀子·解蔽》:“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落位。
”郝懿行注:“论,读为伦,伦者,理也。
”对万事万物,没有什么是露出了行迹而看不见的,没有什么是瞥见了而理不清条理的,没有什么是理清了条理而评价不恰当的。
(2)道理。
《礼记·王制》:“凡制五刑,必谈天论。
”郑玄注:“论或为伦。
”陆德明释文“论,音‘伦’,理也。

由这一通假来看,《论语》里的论,彷佛更应该读这个音,由于它是儒家最基本的伦次、条理、道理的集子。

(二)lùn。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读音。
即《说文解字》所释“论”的本义剖析;解释道理。
即上面说的剖析议论。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
”比如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嗟叹痛恨于桓、灵也。
”当代汉语也这样用,鲁迅《伪自由书·前记》:“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势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议论)

本义之外,论还有很多用法,如:

(1)衡量;评定。
《吕氏春秋·论人》:“此贤主之以是论人也。
”高诱注:“论,犹论量也。
”《礼记·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
”郑玄注:“论,谓考其德行道艺。

(2)定罪。
《洪武正韵·真韵》:“论决罪曰论。
”《史记·孝文本纪》:“今犯法已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
”现在犯法定罪后,而使无罪的父母、妻子、兄弟连坐,收没妻子儿女为官府奴婢,我非常不附和这种做法。
当代汉语也有这样用的,鲁迅《坟·看镜有感》:“他竟‘论’了大辟,可是没有杀,放归,去世于途中了。

(3)推知。
《荀子·解蔽》:“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
”坐在屋里而能瞥见全体天下,处在当代而能推知远古。

(4)陈述;叙说。
《广韵·魂韵》:“论,说也。
”《水浒全传》第一百一十回:“对席有个老者,便请会茶,闲口论闲话。

(论闲话)

(5)顾及;考虑。
李斯《谏逐客书》:“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考虑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

(李斯像)

(6)凭借;倚仗。
元代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想相如凭舌剑欺凌秦国,论胆量完璧而回,乃股肱忠烈之士。
”说蔺相如凭借胆量完璧璧还。

(完璧璧还像)

(7)依据,按照。
比如:照功行赏。
《史记·萧相国世家》:“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8)辞吐;主见;学说。
比如:唯物论;方法论。
《论语·前辈》:“论笃是与?”总是推崇辞吐笃实的人。

(9)议论文。
一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
《文心雕龙·论说》:“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经一理者也。
”论,便是综合各种说法,精密地研究某一道理。

(10)释迦弟子阐明经义、论辩法相的书本,同“经”、“律”合称“三藏”。
“论藏”是梵语阿毘达摩藏的义译。

此外,论还是姓氏。
《通志·氏族略四》有载。

论的小篆写法如图:

(论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400,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