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这一天,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人们纷纭走出家门,欣赏各式各样的花灯。
街道上,人们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孩子们手提小兔灯、荷花灯,欢畅地穿梭在人群中。而大人们则围在摊位前,挑选着心仪的花灯。有的花灯是纸糊的,轻轻一碰便能感想熏染到那轻盈的质感;有的则是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五光十色,十分刺目耀眼。
除了传统的花灯,当代的科技也为元宵夜增长了不少色彩。电子花灯通过LED屏幕展示着各种图案和祝福语,随着音乐的节奏变换着色彩和图案,让人目不暇接。
除了看花灯,猜字谜也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聚拢在挂满字谜的灯笼下,或独自思考,或三五成群地谈论。猜中的人不仅能得到小礼品,还能为这个节日增长不少乐趣。
我们一起欣赏下古人笔下的元宵佳节是什么样的呢?
《正月十五夜灯》
唐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译文:正月十五之夜,京城中的千家万户都打开了大门,挂上了通亮的灯笼。在这正月十五的夜晚,全体京城都热闹非凡。宫廷内的三百名宫女们,手牵动手,翩翩起舞,她们的舞姿轻盈幽美,一韶光仿佛是天上的仙乐传到了人间。
《生查子·元夕》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薄暮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元宵夜之时,繁花似锦,人潮涌动,花灯残酷犹如日间。柳树枝头,明月高挂,和心爱的人相约在薄暮之后。今年元宵夜之时,明月依然高挂,花灯依旧残酷。但是,去年那个心爱的人却已不在身边,泪水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灯火辉煌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在正月十五的夜晚,灯火辉煌如灯火辉煌,桥梁上的铁锁也打开了,人们可以自由通畅。马蹄下扬起暗尘,随着马儿奔驰而去;明月照耀着行人,人们欢畅地逐月而行。街上的歌女们打扮得花枝飘荡,行人们则边走边唱着落梅的歌曲。这个夜晚,金吾军不实施宵禁,玉漏也在一直地滴答作响,仿佛在敦促人们尽情享受这美好的光阴。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杨广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东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译文:在天上,法轮缓缓迁徙改变,梵音从天涯传来,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觉得。地面上,灯火辉煌,灯树千光照耀着全体城市,犹如日间一样平常通亮。夜空中绽放着七枝花焰,残酷刺目耀眼,仿佛是天上盛开的花朵。月光洒在地上,影子随着水波摇荡,东风吹过,带着夜晚梅花的暗香。人们聚拢在繁华的商场上,欣赏着灯火残酷的夜景,感想熏染着这美好的时候。钟声从琉璃台上响起,回荡在夜空中,增长了几分持重与神圣。
《元 夜》
宋 朱淑真
灯火辉煌触目红,揭天鼓吹闹东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往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绸缪,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译文:夜晚,灯火通明,灯火辉煌照亮了全体城市,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人们沉浸在这欢快的氛围中,享受着节日的喜庆。作者在劳碌中迎来了新的欢快,却也在回顾中感想熏染到了往事的惊心。她希望暂时能与心爱的人相聚,共同赏灯,陶醉在这美好的时候。玉轮朦胧,夜色温顺,统统都显得那么美好。但是,作者也意识到,明年的元宵节是否还能与心爱的人共度还是未知数。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落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译文:如果没有灯火和月光,这样的夜晚无法让人感到愉悦。而有了月光,如果没有灯火,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春天。春天来到人间,人们像玉一样俏丽,而灯光在月光下闪烁,宛如银色的河流。满街的珠宝和翠绿的装饰品吸引了村落里的女孩们,热闹的音乐和歌声在庆祝社神的节日。如果不展开芳香的羽觞畅饮,怎么能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
《十五夜不雅观灯》
唐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从前。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译文:在锦绣般的成都,我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节日宴会。赤色的兰花映渲染鲜艳的年轻面庞,显得格外俏丽。远处的灯光像彩色的丝带一样绵延,点缀着全体天空,繁星点点,光华四溢。那灯光连接天涯,仿佛星星从天空坠落。高楼上的明月悬挂在夜空,与灯光相互照映,宛如月宫降临人间。还有那些千金小姐们的欢声笑语,她们的笑颜如花般绽放,与九枝灯交相照映,更加增长了节日的欢快气氛。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图画见,私下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沈吟各自知。
译文:肥水向东流淌没有终止的时候。我当初就不该种下相思。梦中的相见总是比不上画卷中的容貌清晰,在暗处溘然被山鸟的啼叫惊醒。春草还未绿遍大地,两鬓却已经斑白。人间离去久了,也就不会感到悲哀。又是岁岁红莲夜,此时两处沉吟,各自心知。
《元夕影永冰灯》
清 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照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译文:墨客先是用“火树千春妍”形容了元宵节的热闹和喜庆,但接着笔锋一转,用“清照映月阑”来表达月光的皎洁和清冷。墨客又用“出海鲛珠犹带水”形容灯光的残酷,犹如海中的鲛人之珠,还带着水汽;而“满堂罗袖欲生寒”则形容了灯光的俏丽,让人们仿佛感到罗袖生寒。接着,墨客又通过“烛花不碍空中影”和“晕气疑从月里看”两句,形象地描述了灯光的俏丽和神秘。末了,墨客用“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来表达自己对元宵节的欢庆气氛的留恋和期待,希望来年的元宵节还能像今年一样快乐和热闹。
《灯市行》
南宋 范成大
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片子。
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
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
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
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
酒垆博簺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
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
侬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灯市好。
译文:首句“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片子”点明了苏州的历史地位和元宵节的盛况,以及墨客对灯片子的喜好。接下来“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描述了灯市在春节前后的热闹场景,晴朗的天空和熙熙攘攘的街头都为灯市增长了气氛。“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则赞颂了灯市的俏丽和精细,无论是叠玉还是剪罗,都展现了人们的技艺和聪慧。“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则描述了新灯的争艳争艳,以及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则描述了农人在劳碌之余也来到城里欣赏灯市,展现了人们对节日的热爱和放松的心情。“酒垆博簺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则描述了酒垆上的热闹和人们的欢歌笑语,以及灯市的持久和盛大。末了“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侬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灯市好”则表达了墨客对公民生活的关心和对元宵灯市的赞颂。
元宵节的夜晚,月儿圆圆,灯火辉煌。人们通过看灯、猜字谜等办法,欢度这个富有传统气息的节日。这不仅是一次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传承文化的体验。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愿每个人都能感想熏染到家的温暖和节日的欢快。
图片源于网络,我是美图搬运工,与君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