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客路谁为主,纵是在家如逆旅。飘泊天涯。谁道天涯胜似家。
1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回籍。
江水绵延三千里,家中的书信却仅仅只有十五行。每一行都没有别的什么话语,只是敦促我早日回到家乡。
2
《作家书竟题范龙仙书斋壁上芦雁图》
清·陈维崧
漏悄裁书罢。绕廊行,有时瞥见,壁间古画。
一派芦花江岸上,白雁濛濛欲下。有立且、飞而鸣者。
万里重关归梦杳,拍寒汀、絮尽伤心话。
捱不了,悲惨夜。城头戍鼓刚三打。正四壁、人声都静,月华如泻。
再向图画移烛认,水墨阴阴入化。恍嘹唳、枕棱窗罅。
曾在孤舟逢此景,便字画相对心犹怕。君莫向,高斋挂。
独自悄悄地裁剪完书信,绕着走廊行走,不经意间瞥见了墙壁上的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派芦花盛开的江岸边,白茫茫的雁群在朦胧的雾气中欲要降落。有的大雁站立着,有的正在飞行,还有的发出了鸣叫声。
遥望着那万里之遥的家乡,归家的梦想却遥不可及。拍打着寒冷的汀岸,想要诉说心中的伤感和话语,话语化作了无声的嗟叹。无法忍受这悲惨的夜晚,城墙上的戍鼓声刚刚响了三下。人们都已安静下来,只有月光如水一样平常倾泻而下。
再次将烛炬移到这幅画上,仔细辨认着水墨的韵味,仿佛进入了画中的天下。听到了大雁洪亮的鸣叫声,声音穿透了窗户的缝隙,直达我的枕边。曾经在孤舟上碰着过这样的景象,现在面对着这幅画,心仍旧感到害怕。朋友啊,不要把这幅画挂在高斋上,由于画中的悲惨和寂寞会让人感到难以承受。
一年暂别休悲涕。暂别百年能有几。此后归来。老我柔乡傍镜台。
3
《到义宁自夏至秋不得家书思亲谋归不遂》
宋·曾丰
散客强名邑大夫,琴堂空闲北窗孤。
灯前夜雨无宁竹,枕上秋风有战梧。
悬望北音思射雁,满怀东道梦烹鲈。
白云一望二千里,羞听林间反哺乌。
一个散客,勉强被称作此地的邑大夫,琴堂之外的空闲时候,孤独地坐在北窗之下。夜晚,雨滴滴答答打在竹叶上,无法安宁入睡。秋风在枕边吹过,使得梧桐树的叶子相互碰撞,发出战斗般的声音。
满怀期望地悬望着北方,思念着远方的,就如要射下大雁一样平常迫切。心中又满怀对远方朋侪的思念,梦想着像张翰为了莼羹鲈脍而辞官归乡。遥望白云覆盖着的两千里故土,心中满是思乡之情,听到林间乌鸦反哺的叫声,感到羞愧,我不能像它们那样回到母亲的怀抱。
4
《得陈元履家书六言四首·老病两无世用》
宋·岳珂
老病两无世用,谋谟百不如人。
喜见女婿论事,谁言下榻生尘。
年迈且疾病缠身,已经无法再为世间所用,打算和操持也远不如他人。但令我高兴的是,看到了年轻一代在论事和谋划上的能力,让我看到了希望。谁说我的门庭会因此冷落积尘呢?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他乡且旧居。
5
《得家书三首·其一》
明·王立道
三春候归雁,四月见家书。
客思真无赖,亲恩自不疏。
诗书馀旧业,水竹卜新居。
喜极浑忘寐,千金定未如。
三春时节,大雁开始北归,四月时分,收到了家中的书信。身处异域的客思真是无奈,但亲情的恩典膏泽始终未曾疏远。诗书是我尚存的旧业,选定了一个有水有竹的地方作为我新的寓所。收到家书时,喜悦之情达到了极点,以至于完备忘却了就寝。这份喜悦,便是千金也难以比拟。
6
《家书》
清·方世泰
月子弯弯照铁衣,辕门吹角早霜飞。
可怜隔岁家书到,只问存亡不问归。
玉轮弯弯地高挂在夜空,月光悄悄地洒在战士们的铁甲战衣上。军营的辕门前,清晨的号角声已经响起,伴随着的是早霜纷纭飘落。可怜的是,过了一年多才收到的家书,信中只是讯问战士的死活存亡,却没有问及他何时能归家。
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
7
《在北得家书》
宋·刘敞
论从定约欲车回,笑领双鱼手自开。
便觉长安近于日,不闻人自日边来。
约定好的马车即将动身返回,笑着接过朋友送来的双鱼书信,亲手拆开它。拆开书信的那一刻,仿佛以为京城长安的间隔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像太阳就在面前一样近。我并没有听说有人从远方来到我这里。
8
《谢林村落夫带家书至北馆》
明·吴琏
瓜蔓青连葛蔓青,万金书本寄神京。
床头病在迟瞻访,囊里金无失落送迎。
频拭纸窗争月白,重磨长剑插天明。
安然二字无馀事,逢著吾翁为寄声。
瓜蔓与葛蔓牢牢相连,将代价万金的书本寄往了京城。疾病缠身使我无法在床头及时去拜访您。囊中羞涩也使我无法好好接待您。频繁地擦拭纸窗,要清楚地看到通亮的月光,重新磨亮长剑直至其能插破天明。“安然”二字便是最主要的事情了,别无他求。遇见了我父亲,请代我向他问候并转达我的安好。
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
9
《得家书五年留滞今且去楚矣》
清·李宣龚
持是安归黯可伤,出门负手楚天长。
寒江向晚波初碧,病槛经旬叶尽黄。
闲味饱谙忘有我,孤怀潜转入思乡。
披书却感居人语,为扫松篁待解装。
手持着这统统,归宿在那里,心中满是黯然神伤。独自走出门外,背负着双手,面对的是辽阔无边的楚地天空。寒江在傍晚时分波光粼粼,呈现出碧绿的色彩。在病榻上已经度过了十多天,窗外的树叶都已枯黄。空隙中,品味着生活的各种滋味,以至于忘却了自己的存在。内心的孤独感却悄然转向了对家乡的思念。翻开书本时,却意外地听到了邻居的话语,他们正在清扫松竹,欢迎解下行装,回到家中。
10
《冬至后得家书梅讯因忆故宅四绝·其四》
清·杨圻
废井颓垣间,故国有。
怜尔解相思,年年忍风雪。
在废弃的井旁、倒塌的墙垣之间,得知了故乡的。怜惜你能理解我的相思之苦,每年都忍受着风雪的侵袭。
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11
《浣溪纱·上元寄家书》
清·杨圻
闲梦江南小院幽,绿梅红萼满枝头。
试灯风里有人愁,醉后愁听花外笛。
客边怕上月中楼,春寒料峭似深秋。
空隙的梦中,回到了江南那宁静的小院。绿梅与红萼盛开在枝头,春意盎然。在这试灯的风里,感想熏染到了一种莫名的忧闷。醉意朦胧中,听到了花外的笛声,声音里充满了哀愁。作为异域的旅人,害怕在月色中登上高楼,由于那会让我更加思念远方的家乡。春天的寒猜想峭,让人感想熏染到了深秋的寂寥。
12
《还自舅家书所感》
宋·王安石
行行过舅居,归路指亲庐。
日苦树无赖,天空云自若。
黄焦下泽稻,绿碎短樊蔬。
沮溺非吾意,悯嗟聊驻车。
走过舅舅的寓所,连续前行,指向回家的路。太阳炙烤着,树上的叶子也显得无奈,无法抵挡烈日的侵袭。天空高远,云朵清闲飘移,无拘无束。下方沼泽地里的稻谷已经变得焦黄,田间的蔬菜也已被割得破碎不堪,剩下短短的菜茎。景象并非我所期望的,我感到沮丧和失落望,更多的是对农人的同情和怜悯。我暂时停下马车,来表达我的悯嗟之情。
无心览卷谩舒卷,有念盈怀日往来。旬日离家劳梦远,一行无字强颜开。
13
《家书送白额因赋》
宋·虞俦
虎踞南山孰敢樵,盗渠名字却深逃。
谁能雪里穷三窟,缚送尊前慰老饕。
试唤玉纤揎碧袖,笑看霜片落金刀。
族庖堪恨无风味,红晕蒸花更藉糟。
谁还敢去像猛虎盘踞般的南山去砍柴?听到盗贼首领的名字却深藏起来抱头鼠窜。谁能在这雪地里穷追不舍找到那狡猾的三窟藏身的贼,把他捆送到我面前,抚慰我这老饕的口腹之欲?试着唤来那纤纤玉手,揎起碧绿的衣袖,笑着看锋利的霜刀在寒风中飞舞,片片切下食材。遗憾的是族中的厨子厨艺欠佳,没有风味可言,让我来烹饪吧,用红糟蒸制出的美食,更能衬出食品的鲜喷鼻香。
14
《得家书报长孙应阳入小学》
明·顾清
孙儿生质颇清明,只在收心养性成。
看罢安然二更尽,耳边如听读书声。
孙儿天生资质颇为聪慧,只需在收心养性上多加修炼就能成大器。看到他能安然地度过漫漫永夜,直至二更天尽,耳边仿佛能听到他勤奋读书的声音。
家书写罢报安然,酒坐围红且醉不雅观。别后双溪春色散,应无卖镜去寻官。
15
《钗头凤·灯下写家书寄外》
清·钱念生
同心偶。分离久。自怜无日舒眉柳。妆台角。
灯花落。听残宵漏,又闻街柝。阁。阁。阁。
秋凉后。西风透。暗愁生逼腰肢瘦。衣软弱。
人萧索。此情谁寄,倩他灵鹤。托。托。托。
曾是那么同心协力的一对伴侣,如今却分离已久。无日不感到愁苦,眉头难以伸展,只能独清闲妆台前沉思。灯花轻轻落下,听着深夜的滴漏声,又听到了街头的打梆子声。一声又一声,如同心在呼唤,却无人回应。阁,阁,阁……房间充满了无尽的孤寂。
秋日来了,西风穿透了衣衫,感到阵阵寒意。心中的愁苦看起来腰肢都瘦削了。衣服软弱,人也显得萧瑟。这份情绪该向谁倾诉呢?希望能有一只灵鹤,帮我通报我的情绪。托,托,托……灵鹤,请你一定要帮我送到。
16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家虽然破碎,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时节,城市中的草木成长得茂盛而深奥深厚。感伤国事,看到花开也不由得落泪。怅恨离去,听到鸟鸣也惊动了我的心。战火已经连续不断了三个月,家书宝贵,能值万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切实其实要插不上头簪了。
欲凭家书劝加餐,愁里题诗下笔难。为报课儿辛劳处,夜深镫火雨声寒。
17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中,看到了秋风的身影,让我感到无比的思乡,决定写一封家书来表达我深重的思念。当准备下笔时,又害怕自己在匆忙之间无法把想说的话全部说完。当送信的人出发的时候,又一次打开了信封,仔细地检讨我的信,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一句主要的话。
18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唐 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孤身一人,奉命出使到迢遥的安西。万里征途上,向着安西的方向提高。望着故乡的明月,流下了思念的泪水。胡地的沙地上,马蹄困难地跋涉。沿着河流前行,心中忧虑着路途的尽头。穿越沙漠时,觉得天空都低矮了许多。军营中为你设宴送行,举杯痛饮。在醉意中,为你写下这封家书。
一纸书成寄未将,五更寒泪湿衣裳。麒麟冢在松杉冷,零落云边断雁行。
19
折丹桂·照人何处双瞳碧
宋 王之道
照人何处双瞳碧,欲去江城北。
过江风顺莫迟留,快雁序、飞联翼。
西湖花柳传,知是东君客。
家书须办写泥金,报科名、题淡墨。
何处来的光芒映照在你的双瞳之上,使其显得如此碧绿?即将离开江城的北部,前往更远的地方。希望过江之旅顺风顺水,不要有任何的迟疑和逗留。愿你犹如大雁一样平常,迅速且有序地翱翔在天涯,振翅高飞。西湖的花柳在通报着你的,知道你即将作为春天的青鸟使归来。你离开之前,须要准备好书写家书的泥金纸,用分外的纸张向家人报告你的科举造诣,用淡墨在信纸上题写你的名字。
20
渔家傲·寄仲高
宋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矣!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向东遥望,想要找到那山阴之地,究竟在何方呢?来回奔波,行程已有一万三千里之遥。写了满纸的家书,心中仍旧空荡荡的,泪水不禁流淌下来。等到复书的时候,恐怕已经是明年了。向红桥下的流水寄语,问它何时我才能乘着扁舟去寻访我的兄弟?走遍了天涯海角,已经真的老了。心中的忧闷让我无法入眠,几缕鬓丝在袅袅的茶烟中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