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俗称“白玉兰”、"望春花”。
花形状极像莲花,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了望如满树琼英,凌空飞雪,近看似羊脂美玉,光荣莹然。
再加上暗香阵阵,沁人心脾。
因此具有很高的不雅观赏代价,为驰名中外的庭园不雅观赏树种,并为上海等市的市花。

唐宋以前,古人不分玉兰与辛夷(紫玉兰),统统称作木兰。
到了明代,才涌现“玉兰”的叫法。
明代王世懋在《学圃杂疏》中说:“玉兰(着花)早于辛夷,故宋人名以迎春,今广中尚仍此名。
千干万蕊,不叶而花,当其盛时可称玉树。

玉兰其株禾高大,着花位置较高,先花后叶,着花时无叶,花朵直接开在空枝上。
初开时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粉嫩羞涩;盛开时又如优雅迷人的少妇,丰润妖娆。
东风里,玉兰迎风摇荡,暗香四溢,神采奕奕,宛若仙女下凡,洁白高雅,崇高出尘,美不胜收,因此诗词中多以“仙子”、“美女”为喻。
本日我们一起来欣赏六首唯美的玉兰诗词,感想熏染玉兰那种出尘之美。

《玉兰》 -- 明·睦石

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刻玉玲珑吹兰芬馥搓酥滴份丰姿六首唯美玉兰诗词不雅赏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

【译文】

玉兰花片片飘拂柔柔的花瓣,犹如晚宴新绘的妆,直挺细柔的枝干犹如女子纤细的腰肢,使得宫殿里春意盎然。
花瓣的粉晕由浅至深,清晨的露水沾湿了落地的花瓣。

《咏玉兰》 -- 明·文征明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遗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喷鼻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译文】

新开的玉兰花洁白优雅,仿佛绰约多姿的美人刚刚妆点过洁白的脸庞,抖擞着美玉一样平常的辉光。

远看时,满树的花朵仿佛无数穿着素衣的美人,聚拢起来像雪花一样轻盈起舞,美不胜收。
我想玉兰花一定是来自姑射山(神话中有俏丽神女居住的地方)的仙子,上天才会赐予她这样飘飘欲仙的霓裳羽衣。

到了晚上,婆娑花影映照空阶,让人不忍践踏.仰看洁白花朵沐浴在淡淡月牙光辉中,圣洁而安谧。
晚风轻拂,暗香四溢,哪怕院落重重,也阻隔不了这淡雅的花喷鼻香。

环肥燕瘦集于一身,也只有杨玉环和赵飞燕两位美人的名气可以与之匹敌。
相对付江南早春梅花的瘦峭孤寒,玉兰花反而以她的丰盈清丽更胜一筹。

《题玉兰》 -- 明·沈周

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喷鼻香。

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

【译文】

玉兰花那青翠的枝条随风摇荡,彷佛是在牵引着东风。
正是东风点破了玉兰花的花蕾,使她开出玉瓣银花,透出怡人的暗香。
作为“韵友”,她也一定知作别人对她的美意,隔着竹帘而轻轻展开洁白的花瓣(白霓裳)。

韵友:气韵风雅的朋友。

《玉兰》 -- 明·王谷祥

皎皎玉兰花,不受缁尘垢。

莫漫比辛夷,白贲谁能偶?

【译文】

白洁而有光泽的玉兰花,是一点也不受尘埃污染的。

不要拿它与辛夷比较,它那洁白硕大的花朵,又有谁能和它比较呢?

《雪中玉兰花盛开》 -- 清·查慎行

阆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

羽衣仙女纷纭下,齐戴华阳玉道冠。

【译文】

玉兰可能是由于从西王母的宫苑移栽过来的缘故原由吧,适值比较耐寒,她的花也正该当在雪中不雅观赏。

她们就像身着羽衣的仙女一样纷纭从天而降,头上都像戴着华阳真人的玉制道冠。

《满庭芳·玉兰》 -- 清·朱廷钟

刻玉玲珑,吹兰芬馥,搓酥滴份丰姿。

缟衣霜袂,赛过紫辛夷。

自爱临风皎皎,笑溱洧、芍药纷遗。

藐姑射,肌肤凝雪,烟雨画楼西。

开齐,还也未,绵苞乍褪,鹤翅初披。

称水晶帘映。
云母屏依。

绰约露含日,冰轮转、环参差。

问琼英。
返魂何处?清梦绕瑶池。

【译文】

玉兰花通体玲珑似白玉雕就,芬芳馥郁如兰花浮喷鼻香。

虽缟衣霜袂,却赛过紫玉兰。

爱在东风里,皎皎泛光。
再现当年溱洧欢快,将白芍药纷纭献上。

又见迢遥的姑射仙子,肌肤凝雪挂霜,在那朦朦的烟雨中,在那西边的画楼旁。

花儿开齐了吗?还有些没绽放!
绚丽的花苞刚褪,鹤翅般的花瓣初展。

远看玉兰,白的似映水晶帘幕,黑的如依云母樊篱。

绰约的身姿,就犹如露映阳光,月过中天,玉佩摇荡一样平常。

试问玉兰,您的花魂将归何方?在那永夜的清梦中,在那天庭的瑶池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