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流水曲.mp3来自唐诗宋词品鉴00:0008:19

海棠

宋·苏轼

古诗词赏析 海棠苏轼 宋诗三百首

东风袅袅泛崇光,喷鼻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古诗今译:

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
花朵的喷鼻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玉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只害怕夜深人静花儿独自开放无人欣赏,特意点燃烛炬来照亮海棠的俏丽姿容。

注释讲授:

⑴东风:东风。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一作“渺渺”。
泛:摇动。
崇光:崇高富丽的光泽,示正在增长的春光。
⑵空蒙:一作“霏霏”。
⑶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
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⑷故:于是。
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品鉴鉴赏:

首句是起。
墨客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
” “东风”即东风。
“袅袅”形容烟气环抱升腾。
“东风袅袅”这里形容东风的吹拂之态。
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吹来啊阵阵清凉,洞庭起浪啊落叶飘扬).之句,属于用典中的“语典”。
“泛”即弥漫。
“崇光”是示正在增长的春光。
“崇”推崇,引申为“增长”。
个中,墨客在此用一“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浓浓的景象,也为海棠的盛开营造氛围。

次句是承句。
墨客写道:“喷鼻香雾空蒙月转廊。
”这一句侧写海棠。
“喷鼻香雾”指的是氤氲的雾气中的海棠花喷鼻香。
“空蒙”即小雨(烟雾)迷茫的样子。
南朝齐谢眺《不雅观朝雨》中写道:“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
”唐代杜甫的《渼陂西南台》中写道:“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
”宋代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里,“喷鼻香雾空蒙”描写了海棠阵阵清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的景象。
墨客从嗅觉的角度来写,喷鼻香飘四溢,不但扩大了诗歌的空间,也提高诗歌的审美境界。
“月转廊”即玉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
个中的“转”字,不但表明了月光动态性,给诗歌增长空间感,也暗示夜已深而人难以入眠的寂寞之感。

后两句写爱花苦处。
第三句转句。
墨客首先写道:“只恐夜深花睡去。
”这一句紧承第二句而转,担心“夜深花睡去”。
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句,是从上面描写环境进入到描写人物的内心天下中,表现了赏花者的心态。
上面写 “月转廊”,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了。
个中,一个“只”,可以说虚词表意,深化了爱花人的痴情。
一个“恐”字,不但强调了墨客对海棠的痴情,更暗示了自己的孤寂、生僻。
末了是合句。

墨客接着写道:“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一句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
“故”即以是之意,含有“特意而为”之意。
同时,这一句利用了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
据宋释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唐明皇登沉喷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
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
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这里,“红妆”表面指海棠,实则墨客在此利用了拟人的修辞手腕,表明了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
可以说,墨客以花喻人,不但蕴藉,而且给人以审美想象。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比拟,月光彷佛也太妒忌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
于是作者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永夜的阴郁。
此处隐约可见墨客的侠义与厚道。
“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
“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作者对花的喜好与呵护,实在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
他想在“玩物”(赏花)中得到对痛楚的超脱,哪怕这只是少焉的超脱也好。
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只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阔别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得意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挡。

全诗措辞浅近而情意深永。
写此诗时,墨客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喷鼻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等分明可以感触到墨客的达不雅观、洒脱的胸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之子。
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在各地均有惠政。
卒后追谥文忠。
学识渊博,喜好褒奖后进。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年夜比喻,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编辑:小孤鹜®

我们倡导终生学习!

如有缺点欢迎示正!

感谢你每天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