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花,别名:中国石竹,洛阳石竹,石菊,绣竹,喷鼻香石竹,是石竹科、石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原产我国,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
石竹花种类较多,花色鲜艳,花期也长,能从春天开到秋日,温室盆栽可以花开四季。
石竹花的紧张品种有锦团石竹、矮石竹和羽瓣石竹。

石竹花因其茎具节,膨大似竹,故名。
花色有紫红、大红、粉红、紫红、纯白、赤色、白或复色,单瓣5枚或重瓣,先端锯齿状,微具喷鼻香气。
花瓣阳面中下部组成玄色俏丽环纹,盛开时瓣面如碟闪着绒光,绚丽多彩。

明《花史》载“石竹花须每年起根分种则茂。
”扼要地总绍了石竹宜常常分栽的特色,清《花镜》也提到“枝叶如苕,纤细而青翠。

花语

谁怜芳最久 春露到秋风古诗词中的石竹花

石竹:纯洁的爱、才能、大胆、女性美;

丁喷鼻香石竹的花语为大胆、积极;

五彩石竹的花语为女性美;

喷鼻香石竹的花语为热心。

喷鼻香石竹别号康乃馨,被誉为母亲之花,花语:母亲的爱,纯洁的爱。

在全天下人们的心中,石竹花是母亲节的象征。
有些国家还规定“母亲节”这一天,母亲还健在的人要佩带红石竹花,母亲已去世的人要佩带白石竹花。

云阳寺石竹花

唐-司空曙

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

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

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

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

司空曙 [唐](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此重新唐书)广平(今河北省广平县)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
大历年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
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期间作家: 卢纶, 钱起, 韩翃。

作者以清闲的心情描述出石竹的形态,以蝶、榴显示出石竹的重视。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熏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次。

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
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
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
徙常州,卒谥曰宪。
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独孤及古文,与萧颖士齐名,为古文运动先驱作家。
他以儒家经典为学习方向,宽畅博厚,长于议论,用意在立法诫世,褒贤贬恶,不徒以词采取胜。
所作如《仙掌铭》《古函谷关铭》《琅琊溪述》《风后八阵图记》等﹐有古风格。
韩愈为古文,以其为法,并曾从其徒游。
两家同尚儒学,但韩愈辟佛老,而独孤及学道家,是其不同处。

病中对石竹花

唐-皇甫冉

散点空阶下,闲凝小雨中。

那能久相伴,嗟尔殢秋风。

皇甫冉(约718 — 约771),字茂政,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唐代墨客。
先世居甘肃泾州。
天宝十五年进士。
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
其诗清新洒脱,多飘泊之感。

皇甫冉才华横溢,佳作颇多,留给后人的有《皇甫冉诗集》3卷、《全唐诗》收其诗2卷,补遗7首,共241首。
诗歌多写离乱流落、宦游隐逸、山水风光。
诗风清逸俊秀,深得高仲武讴歌。
《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事见《新唐书·传文艺》、《唐诗纪事》卷二七、《唐才子传》卷三。

石竹花咏

唐-陆龟蒙

曾看南朝画国娃,古萝衣上碎明霞。

而今莫共金钱斗,买却东风是此花。

陆龟蒙(?~公元881年)苏州人,是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的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师长西席,江苏吴江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师长西席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紧张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

陆龟蒙作为一位文学家,其造诣紧张在诗歌和小品文方面;作为农学家,其影响则紧张在农具方面,而农具方面的造诣又突出地表示在对江东犁的总结。
由于犁在农业中的地位,犁的进化史便是古代农业史,这就决定了陆龟蒙在中国农业史上的地位,甚至于研究中国犁的学者,言必称颂陆龟蒙的《耒耜经》。

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

唐-顾况

道该房前石竹丛,深浅紫,深浅红。

婵娟光亮委清露,小枝小叶飘喷鼻香风。

上民气中如镜中,永日垂帘不雅观色空。

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苏州海盐恒隐士(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墨客、画家、鉴赏家。
他生平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
晚年隐居茅山。

顾况于至德二载(757年)登进士第。
建中二年(781年)至贞元二年(786年)﹐韩滉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时,曾召为幕府判官。
贞元三年为李泌荐引,入朝任著作佐郎。
贞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于此年三﹑四月间贬饶州司户参军。
被贬的缘故原由听说是“傲毁朝列”(李肇《唐国史补》),“不能慕顺﹐为众所排”(皇甫湜《顾况诗集序》)。
在贬途经苏州时﹐与韦应物有诗酬唱。
约于贞元十年离饶州﹐晚年定居茅山。
贞元十六年﹐皇甫湜曾在扬州见到过他(《顾况诗集序》)。
大历六年(771年),任永嘉监盐官,曾著有《仙游记》,描述飞云江上游李庭寻上山砍树,迷不知路,逢见祭水,内有农田、泉竹、果莱、连栋架险、300余家。

魏仓曹宅各赋一物得当轩石竹

唐-李颀

罗生殊众色,独为表华滋。

虽杂蕙兰处,无争桃李时。

同人趋府暇,落日后庭期。

密叶散红点,灵条惊紫蕤。

芳菲看不厌,采摘愿来兹。

李颀 (690-751年),字、号均不详,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人。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唐代墨客。
开元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
李颀善于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年夜方凄凉,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

石竹花

唐-齐己

石竹花开照庭石,红藓自禀离宫色。

一枝两枝初笑风,猩猩血泼低低丛。

常嗟世眼无真鉴,却被图画苦相陷。

谁为根寻造化功,为君吐出淳元胆。

白日当午方盛开,彤霞灼灼临池台。

繁喷鼻香冶艳如未已,粉蝶游蜂狂欲去世。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梵衲,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村落夫,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虽皈依空门,却钟情吟咏,诗风古雅,格调清和,为唐末著名诗僧,历代墨客和诗评家多有赞誉。
五律《登祝融峰》,王夫之评为“南岳诸作,此空其群”。
与贯休、皎然、尚颜等齐名,其传世作品数量居四僧之首。
又与郑谷、曹松、沈彬、廖凝、徐仲雅等当时绅士结为方外诗友,时相唱和。
尝以《早梅》诗谒郑谷,谷改其“昨夜数枝开”为“昨夜一枝开”,遂拜谷为“一字师”。
时人以其诗作高产且多佳作,又因他颈上有一痈瘤,戏谓之“此诗囊是也”。

石竹

宋-文同

蜂齧红蕊烂,虫啼碧丛短。

秋风略地起,惟有苍苔管。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师长西席,人称石室师长西席。
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
著名画家、墨客。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泰西县)等知州或知县。
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众人称文湖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旬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字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仰。

石竹花二首

宋-王安石

麝喷鼻香眠後露檀匀,绣在罗衣色未真。

斜倚细丛如有恨,冷摇数朵欲无春。

春归深谷始成丛,地面芬敷浅浅红。

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解度东风。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汉族。
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邓家巷人),北宋精彩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官至宰相,主见改革变法。
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他生平写了不少深刻反响公民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善于于说理与修辞,长于用典故,有的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有的风格雄浑峭拔,修辞凝练,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对后来宋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山舍小轩有石竹二丛鬨然秀发因成二章

宋-林逋

麝喷鼻香眠后露檀匀,绣在罗衣色未真。

斜倚细丛如有恨,冷摇疏朵欲生春。

阶前红药推词客,篱下黄花重古人。

今日含毫与题品,可怜殊不愧清新。

青帘有酒不妨赊,素壁无诗未足夸。

所重晚芳犹在日,可关秋色易为花。

深枝苒苒妆溪翠,碎片英英剪海霞。

莫管金钱好行市,寂寥相对是山家。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又称和靖师长西席,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落(今奉化市裘村落镇黄贤村落)人,一说杭州钱塘,北宋著名墨客。

幼时刻苦好学,通达经史百家。
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
终年夜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
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
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
1028年(天圣六年)卒。
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宋仁宗赐谥“和靖师长西席”。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石竹

宋-张耒

真竹乃不华,尔独艳暮春。

何妨儿女眼,谓尔胜霜筠。

世无王子猷,岂有知竹人。

粲粲好自持,时来称此君。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师长西席、张右史。
北宋文学家,善于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
从前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
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响下层公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想熏染,风格夷易晓畅。
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
《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石竹

宋-张嵲

石竹为花品最微,当时曾入谪仙诗。

新葩竞发迷形似,紫蝶翩翾缀碧枝。

张嵲(一○九六--逐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徽宗宣和三年(逐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法律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石竹花

宋-董嗣杲

矮丛平翦海霞鲜,乱撒东风紫锦钱。

露沈翠抽春节嫩,烟枰绣蹙绛绡圆。

土阶晔晔摇芳泽,山舍英英吐秀妍。

秋色易花谁得见,何时容得麝喷鼻香眠。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
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
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
宋亡,入山为羽士,字无益。
嗣杲工诗,吐爵新颖,有《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西湖百咏二卷,(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著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
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石竹花

宋-区仕衡

凤摇衡浦岩边凉,露结江皋叶上霜。

小玉移来窗槛里,不胜愁思满潇湘。

区仕衡,顺德人,一位生活于南宋末年的普通读书人,却做出了上疏弹劾权奸贾似道、倾尽家财募兵抗元等不屈常的举动。

读亡友何仲默无题诗继作(二首)

明-张含

晓日昭阳燕子斜,喷鼻香尘不到绿珠家。

翠裙楚岸江蓠叶,红袖唐宫石竹花。

宝镜玉龙羞佩璲,檀槽金鹊涩琵琶。

洗妆夜拜瑶池月,怅望神仙萼绿华。

张含(1479~1565),明代人物。
字愈光,一字用光,云南保隐士。
少举于乡,不乐做官,游梁、宋间为李梦阳所知,与杨慎友善。
学者称禺山师长西席。
晚年好纵笔作草书,不效法帖,殊自珍诧。
卒年八十七。
著有《云南通志·明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