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有一位才子,登时书柜、志向远大。
可是由于生活在一个极其动荡的年代,他常常感慨难遇明主、命运多舛,也时常担忧百姓安危、寝食难安。
下面先容杜牧的一首《题武关》,比拟光鲜,蕴含深远,读完令人醍醐灌顶。

题武关

唐代:杜牧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杜牧的一首题武关比拟光鲜蕴含深远读完令人醍醐灌顶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干瘪去如蓬。

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杜牧所处的晚唐期间,大唐王朝已经急剧地走上了衰亡的道路,蕃镇盘据愈演愈烈,宦官专权气焰嚣张,加上边塞烽火不断,各种抵牾都进一步尖锐化,让墨客百感交集,更时常夜不能寐。

杜牧年少时博学多才,又肚量胸襟青云之志,可是入仕后,他却由于才华卓越而被人排挤,墨客不得不四处奔波,大好年华却被无情地荒废。
杜牧曾由宣州赴长安任职,墨客途经武关时吊古伤今,写下了这首七律。

武关是战国时晋、楚、秦等国的交界处,位于陕西商洛武关河的北岸,阵势险要、攻守兼备,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墨客年少时就喜好学习排兵布阵,更是熟读史籍,对战国纷争管窥蠡测。
他恰好经由此地,便前往游访,并抒写了内心的繁芜感想熏染。

首联交代地点、人物,“碧溪留我”,采取拟人手腕,青山碧水都彷佛在激情亲切地欢迎远方的客人。
“一笑怀王迹自穷”,次句转而开始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也旗帜光鲜地表达出墨客的不雅观点。

这位昏庸的楚怀王到底做了哪些蠢事?颔联就紧承其上,详细做了剖析。
作者首先愤恨地说,“郑袖娇娆酣似醉”。
熟习历史的读者都知道,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姿色艳美、沉鱼落雁,但也心狠手辣、极富心计。
同时她还喜好插手朝政,勾结张仪,陷害忠良,更让楚怀王客去世异域,被后世讥笑。

墨客又深表同情地说,“屈原干瘪去如蓬”。
屈原深谋远虑,忧国忧民,可是怀王不仅不采纳他的精确主见,而且还逐渐疏远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
墨客把屈原比作飘零的蓬草,形容其被怀王流放后的悲惨命运,既与“酣似醉”形成了光鲜比拟,也呼应了首联的“一笑”二字。

墨客回忆起这些沧桑往事,不禁感慨万千,颈联抒发了作者的惆怅之情,“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作者说武关依然阵势险要,崇山峻岭,如桅杆耸立;狭长的山谷,似壕沟密布。
可是那些列国争霸的场景,却如过眼烟云,转头成空。

结尾两句又将思绪拉回,“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作者歌颂大唐四海一家,而武关的上空残阳如血、戍旗翻卷。
统统看似沉着,又极其太平,可是晚唐王朝正如夕阳晚照、风云变幻,不知何时就会大厦倾倒。

杜牧的这首七律情绪深奥深厚,沉郁悲壮,墨客感慨屈原的怀才不遇和悲惨出生,也愤恨郑袖和张仪等人的诡计多端,更辛辣地讽刺了楚怀王的昏庸屈曲。
所有这些精彩描述,都表达出墨客对晚唐王朝岌岌可危的担忧和无奈。

杜牧在创作上非常刻苦精严,他自称苦心为诗、本求高绝,并主见不务奇丽、不涉习俗。
这首诗就朴实无华,却寄寓深远,作者借楚怀王的“迹自穷”,警示大唐天下正处于“夕阳中”,令人感悟深刻,更觉醍醐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