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发言的内容多数没被记载下来,但在明人沈际飞的《草堂诗余新集》中,却记录了这样一段话:“公与稼轩论少游、鲁直《千秋岁》,公推少游,轩推鲁直,数年无辩”。这里的“公”指的是陆游,少游是秦不雅观,鲁直是黄庭坚,稼轩是辛弃疾。
黄庭坚和秦不雅观都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当年二人先后于同一地点各写下了一首名为《千秋岁》的同名词,这也是北宋文坛很有名的一次师兄弟对决,两首作品至今已有900多年,当年辛弃疾和陆游为两人谁更高明辩论了几年,可是现在却有不少人以为实在这两首词看一眼就能分出高下。本期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究竟是怎么回事?
按现在的有名度来说,秦不雅观的“飞红万点愁如海”确实是要比黄庭坚的“波涛万顷珠沉海”要出名得多,而且也写得也更加空灵一些。但就整首词而言,实在虽然看起来很像,但风格却完备不一样。
先看秦不雅观的词,写此词时45岁旁边的秦少游被贬郴州,途经衡阳,看着衡阳的江边春景写下此词。词人通过惜春、叹春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凄苦,在写完此词后5年,秦不雅观便黯然离世。此词问世后,得到了两宋名家的同等好评,乃至有人称“非少游不能为之”。
这首词的上片写自己面前之景,水边、沙滩、城郭、花影、莺鸣,处处都是悲惨的春景,为的是衬托自己的凄凉。词人的飘零之苦非美酒能解,举头望着远空,举目无亲,只有碧云一片与自己相对。词的下片回顾当年在西池与好友们相聚会,可是如今却是物是人非。清梦断、朱颜改,今昔比拟将词人的伤情写得淋漓尽致。末了一句“飞红万点”,以落花写愁,以海水喻愁,堪称神来之笔。
秦不雅观离世4年后,黄庭坚途经衡阳,想起师弟他伤情不已,便写下了模拟之作《千秋岁》。词的上片是回顾当年和秦不雅观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词人截取了百花丛外一同退朝,骑马飞驰,酒宴同饮三个场景,将当年二人的斗志昂扬写得淋漓尽致。
词的下片则是思念对方。秦不雅观去世于藤州光华亭的古藤下,黄庭坚用“醉卧藤阴盖”来形容他的离世,充满着诗意。最妙的末了一句,同样因此水喻愁,和秦不雅观的末了一句是异曲同工,虽少了一丝空灵,却多了一分厚重。
就这两首词来看,陆游和我们本日很多人之以是会以为秦不雅观更胜一筹,或许是更欣赏它的空灵之气。而辛弃疾当年会推崇黄庭坚,则极可能是由于他在词中找到了一些豪放词的味道。在笔者看来,两首作品都是妙作,实在是很难分出胜负的,大家怎么看?欢迎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