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阶段呈现出了许多文采斐然的墨客,他们不仅创作数量大,而且诗作质量同样值得令人夸奖。韦应物、韩愈、崔护、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柳宗元、贾岛等都是这一阶段的佼佼者。
01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写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韦应物闲居滁州期间。
建中四年(783)夏,韦应物被任命为滁州刺史(今安徽省滁州市),由长安赶赴滁州上任。次年冬末韦应物被免去滁州刺史一职。韦应物在滁州做刺史时,常常独自一人溜达西郊,西涧是他常常去的地方之一。闲居滁州时,韦应物可能选择居住在西涧附近,春夏之际,韦应物再次来到西涧,欣赏幽美宁静的景致。春草茂盛,他喜好成长于涧边的青青幽草,黄鹂在深深的树林里鸣叫。墨客用幽草和黄鹂做了比拟,意在表现自己甘于安贫守节的高洁情操。
春天傍晚一场雨过后河水水势更加湍急,野外的渡口原来人就不太多,这下险些便是没有人了。小舟横停在渡口,连舟子也看不见。如果是在劳碌的渡口,这时该当会有很多乘客登上船只前往目的地吧。
墨客从前曾作为玄宗近侍,伴随玄宗出入宫闱。后来他从中心随处所为官,遭遇罢免,墨客的境遇与此时面前的景象形成了一些联系。水急舟横的清闲景象里,也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韦应物在这一年秋日,再次被任命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
0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是韩愈在56岁时写的一首诗,送给水部员外郎张籍。在早春时节,韩愈创造了春雨过后,从远处能看到小草萌芽的青翠,走近了反而看不到的有趣环境,于是约请朋友与他一起出门赏春。在墨客面前此时的早春景致,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比过一段韶光柳树发出新苗,远远看去像一片烟雾的景致要好许多。
整首诗透着轻快与愉悦之感,风格清新自然,浅近易懂。水部员外郎张籍看到好友这般盛情约请,一定会答应韩愈一起去赏春吧。
韩愈写这首诗时已是人生晚年,此时他正担当吏部侍郎。此前不久,韩愈刚刚在镇州(今河北正定)没有利用一兵一卒,利用强大的措辞攻势平息了一场叛乱。唐穆宗非常高兴,将韩愈从兵部侍郎上调至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韩愈此时已经当代文宗。后世苏轼赞誉韩愈,“文起八代之哀,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时韩愈虽然已年近花甲,但没有为年华流逝而伤感,而是满怀期待地约请朋侪一同去欣赏绿意萌动的春景。
03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这首诗里描写的内容是墨客崔护偶遇佳人和再寻佳人的两次经历。墨客崔护出身名门博陵崔氏,生得一副俊朗容貌,文才出众。年轻的崔护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可惜没有考中。他打算在长安找一个住处,连续读书,准备参加下一次科考。
清明这一天,崔护独自来到城南的一处庄园,这处房屋占地约一亩,房前屋后种满了花草。崔护走到此处想讨一碗水喝,就叩响了大门。院子里有人问是谁?崔护报上姓名,说是自己独自赏春嬉戏,饮酒之后以为口渴,特来求些水喝。这时一位俏丽的姑娘端了一碗水出来,送给崔护,还请他坐下来喝水。姑娘倚着院内的小桃树悄悄地站在那里,看起来对崔护很有好感。姑娘姿色妩媚,极富韵味。崔护说了一些逗引姑娘的话,姑娘都没有回答,两人对视许久之后,崔护起身告辞。姑娘送崔护走到门口,满脸欣喜,崔护忍不住转头看了又看才离开。此后一年的韶光,崔护都没有再来过这个小院子。
到了第二年清明,崔护忽然想起去年清明时遇见的那位俏丽的姑娘,赶忙来到城南的那座小院,可是小院的门上却上了锁,崔护瞥见院子里的桃花依旧开得烂漫,那位姑娘却无处觅得。他把对姑娘的思念写成诗句,题在小院的门上,痛惜而归。
这是关于这首诗的一个传奇故事,这首诗诗风精髓精辟婉丽,措辞清新,崔护由于这首诗名垂青史。贞元十二年(796),崔护进士及第,崔护被派到外地做官,仕途顺利,太和三年(829)崔护官至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崔护生平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04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据考证刘禹锡曾经六次经由洞庭湖,个中只有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从夔州(重庆市北部)刺史转任至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经由洞庭湖时是秋季,大致可以推测出这首《望洞庭》写于此年。
这首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幽美景致,表达了墨客对洞庭湖的喜好和赞颂之情,表现出墨客的非凡气度和清雅情致。
秋夜无风月光亮亮清明,湖光山色与朗朗明月相互呼应,洞庭湖平整湖面像未曾打磨的铜镜。远了望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湖中央的君山像银盘里的一只青螺,引人喜好。
刘禹锡一改大历、贞元期间山水诗局促萧索的局势,他常常写出一种伟大深奥深厚的气势,同时诗中又富有内涵,诗中常常表现出高昂的精神。因此,刘禹锡被称为“诗豪”。刘禹锡长期谪居民歌盛行的南方,于是他常常网络民间歌谣,学习民间歌谣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使得他的诗作又充满了朴素的民族风格,如《竹枝词》等。
05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敷,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是唐代三大墨客之一,不仅在文学创作上被尊为大家,同时白居易也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好官。这首《钱塘湖春行》便是白居易做杭州刺史期间所作的一首名篇。这首诗里描写了早春钱塘湖边秀美的湖光山色,抒发了墨客早春游湖的喜悦之情和对西湖风光的喜好之情。诗中仔细地描述了墨客一起所见春景,鸟儿在枝头欢叫,修建巢穴劳碌的样子,花草繁茂,西湖长长的白堤上人们骑马赏春,嫩嫩的小草刚好能没过马蹄。这里墨客将人们游览西湖美景的愉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墨客也不禁在这样秀美的风光之中,乐不思蜀,最为喜好的还是绿树掩映的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的创作韶光大致是长庆三年(823)或四年(824)。白居易在此前被贬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后被重新调任回到中心任职,但是朝中混乱,唐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白居易要求外调,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在杭州刺史任上,白居易创造杭州一带的农田时常受到旱灾威胁,官吏们却不肯利用西湖湖水灌溉农田,他打消层层阻力,发动民工加高湖湜,修建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办理了杭州一带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白居易还规定在不灌溉农田期间,要常常检讨堤坝,创造有漏水的地方要及时修补。白居易还重新开凿水井,改进当地居民饮水条件。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踏踏实实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06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江雪》是柳宗元贬谪永州时所作,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他描述出大雪纷飞的寒冬里,一位老渔夫独自垂钓的情景,表现出墨客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后,不屈不挠的倔强意志,同时也深感孤寂的感情。墨客在选取景物时,故意选择幽僻孤独的场景,突出墨客心中的苦闷与寂寥。
柳宗元年少成名,一起顺畅地步入官场,他积极参加永贞改造。但永贞改造只进行了半年韶光就发布失落败,柳宗元和其他的永贞改造紧张参与者都被贬谪到偏远的地区或者赐去世。柳宗元激情澎湃的心绪从此宁静下来,开始了他长达近十五年的贬谪生活,他的心在那些阔别都城的地方逐渐失落去激情亲切。
柳宗元在迢遥的山乡里,开始用冷峻的眼力看待周围的统统,他写诗,写散文,写寓言,走出政治中央后,他在文学领域却又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总的来说,柳宗元被贬谪的过程令他感想熏染到了彻骨的寒冷,再也没有让他像年少时那样斗志昂扬。
07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是元稹青年期间创作一首咏菊的七言绝句,东晋陶渊明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此之后,菊就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的象征。
秋季的田舍边开满了菊花,墨客绕着田舍欣赏菊花,一时竟然忽略了太阳已经落山,这表现出了墨客不雅观赏菊花时的专注神色,兴趣正浓。墨客喜好菊花的缘故原由是菊花在秋季开放,菊花的花期过后,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寒冷的冬季,才会再度迎来春暖花开的时节。由于菊花独特的花期,让墨客不得不更多地喜好菊花一些。
元稹写这首《菊花》赞赏了菊花的高洁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神往菊花一样不落凡尘的高尚情操。这首诗选择的题材虽然比较常见,但经由墨客妙笔点化,顿时让菊花生出别样的光彩。
08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题李凝幽居》是贾岛拜访幽居山中的好友李凝未遇而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贾岛善于写作五言律诗,重视词句熬炼,被称为“苦吟墨客”。
贾岛拜访朋侪李凝,来到他的寓所时已是夜晚。幽居的小院附近很少有邻居,一条长满草的小路通向荒园之中,这表现出朋侪李凝生活的环境非常宁静。小鸟安然地栖息在池塘边上的树木上,老僧人在月下轻轻地叩响门扉。这里的老僧人大概指的便是贾岛,他从前曾经出家为僧。
不巧朋侪并未在家,墨客只好返回。走过小桥,面前是一片色彩丰富的野外,晚风轻拂,山石仿佛随着云雾一起飞舞,可见朋侪居住的地方人烟稀少,非常靠近自然。墨客说他只是暂时地离开这里,不久之后就会再回来,不会辜负朋侪与自己的约定。
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一联。听说贾岛写完这首诗之后,一贯在纠结到底用“僧敲月下门”好,还是“僧推月下门好”。以至于第二天白天他骑着毛驴走在街上时,还是不断琢磨。不知不觉,他竟闯入了一列仪仗队中。仪仗队中簇拥的正是韩愈韩大人,问清楚贾岛乱闯的缘故原由,韩愈并没有责怪他,还与贾岛一起磋商到底用哪个字更好,韩愈说还是用“敲”更好,一来是陌生人到访,拍门更有礼貌,二来在安静的夜里,用拍门的响声能更突显出夜的安静。贾岛听后,连连称是。“考虑”这个词便是因此而得来。
经由安史之乱后,盛唐气候一去不复返。中唐墨客写作风格由盛唐时的豪迈壮阔逐渐趋向平实简练。他们或者吟咏山水景致,或者抒发心中苦闷情怀,这时墨客的艺术追求更加平和,诗文构造工致,措辞简洁凝练,呈现出与盛唐截然不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