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在唐朝,要想出名很随意马虎,只要你是个会写诗的文艺青年,写出名震天下的诗句就行。
在唐朝,这样的文艺青年实在多不胜数,比如诗仙李白,每每饮酒,就会诗兴大发,“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然而,本文的主人公贾岛抹着眼泪见告大家,千万不要被李白这样的天才墨客误导,作诗很困难,入行需谨慎。

贾岛:自从写了诗,我就没笑过。

1

第二更贾岛文艺青年贾憋憋的诗意人生

“诗渣”受挫,遁入空门

在唐朝,要想知道自己写诗厉不厉害,那就去参加进士考试吧。
由于进士考试紧张考时势政治和写诗。
时势政治,复习过的考生基本都能通过,而写诗就全凭个人本事了。
很不幸,贾岛那时还处于“诗渣”段位,写诗的水平太差。
一考考不中,再考还不中!
咋办?接着考!
贾岛又考了很多次,硬生生将自己逼成了资深科举考试落榜者。

考试屡屡失落败的贾岛本想再考,奈何创造自己钱包空空,连饭都要吃不上了。
于是,比成为一个墨客更急迫的是,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活人。
放眼帝都(唐朝的都城在长安),能包吃包住还不要钱的只有一个地方——寺院。
做了激烈思想斗争后,贾岛抛弃了一头秀发,进入寺院当了一个和尚。

我聪明吧!

2

振臂高呼,还我自由

办理了温饱问题的贾岛,当然要重拾自己的墨客梦。
然而一道难题又摆在了贾岛面前:作诗没有灵感。
为了探求灵感,贾岛想到了一个好招——遛弯儿
每天到寺院外的林子里遛上几圈,看看风景,彷佛能凑出一两个好词来。

然而好景不长,寺庙为了提升僧人的素养,出台了一项规定:僧人午饭后不得出寺。
就这样,“诗渣”贾岛一天的生活从用饭、睡觉、遛弯儿,强行变成了用饭、睡觉、敲木鱼。

这可把爱遛弯儿的贾岛憋坏了。
本来入寺为僧便是为理解决温饱问题,现在吃饱了还不让人运动,那不是静待长膘?长膘还可以忍受,没有灵感写不了诗这件事实在忍不了!
怎么办?给庙里领导写投诉信吧。
好在“佛系”领导收到信后,默许了贾岛的遛弯儿行为,于是贾岛逐日吃完饭后,又混迹于寺外找灵感。

3

交通事件,因祸得福

贾岛的遛弯儿行为日见成效。
这天去朋友家串门,小贾真的捣鼓出一首诗: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正准备取出小本本把这首诗记下来,小贾溘然以为“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足妥善,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于是骑着毛驴返程途中,小贾一贯在思考这句诗的用字问题,没有看路。
后面的事情就广为人知了——骑着毛驴的小贾撞上了帝都高官韩愈。
韩愈弄清事件缘故原由后,对小贾的诗提出了合理建议,“敲”字更妙,夜半拍门更衬出安静的环境。
二人一见如故,“僧敲月下门”传为佳话,小贾从此发展了韩老大到自己的朋友圈,作诗水平得以大幅提升。

4

三年两句,冲动哭了

在韩愈的奉劝下,贾岛脱掉僧衣,还俗参加科举考试。
切切没想到,有了韩老大撑腰的小贾,还是没考中。
一考没考中,再考还是没考中。
不过,通过数次考试,小贾积累了履历,提升了作诗水平,成为唐朝小有名气的墨客。

别人写诗,每每速战速决。
贾岛写诗,全靠硬憋。
有一次,为了想两句诗,小贾生生憋了三年。
终于想出来后,小贾由于太冲动了,大哭一场。
为了记录这件事,小贾又写了首诗纪念。
个中有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说的便是这件事。
可见作诗在贾岛这里,是多么艰巨的一件事。

末了,贾岛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在60岁前考中了进士,然而那时他的韩老大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本日,我们得以认识贾岛这个人,是由于他留下了万古长青的诗句。
然而,我们没有瞥见的是,一位没有天赋却挚爱诗歌的少年,用尽生命中万万千万个昼夜,去追逐心中的梦想。
这样的牛人,值得我们为他点赞!

-END-

后记:

生平苦吟的贾岛不知道,他对古诗负责的态度,终于赢来了一个属于他的时期。
由晚唐到五代,学贾岛的墨客不计其数,晚唐五代后,代代皆有他的崇拜者、传人,引他为心腹。

贾岛毕竟不单是晚唐五代的贾岛,而是唐往后各时期共同的贾岛。
——闻一多《唐诗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