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有很多的诗歌,却反其道而行之,充分的利用重复的字眼,乃至利用叠字,却也使得这样的诗歌呈现出其余一种风味。

​最随意马虎让我们想到的便是《古诗十九首》当中的经典诗句。
“迢迢牵牛星,皎皎天河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心裁”,读起来很有节奏。
很有音律美,而且也有助于诗歌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感情。

本日我们谈到的这一首唐诗也是如此,晚唐一首送别古诗,前两句各有1组叠词,读起来美感十足:

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嫡毗陵道,回顾苏州是白云。

​这首唐诗便是皇甫冉的《送魏十六还苏州》,题目当中见告我们,这是一首送别古诗。
以是个中诗歌的情绪基调,我们大多数也都非常熟习,非常理解。
古人面对送别每每内心非常的悲苦,那种舍不得的情意在心中千转百回,终极化成诗意的措辞,写给好友看,更传达给千年之后的我们。

诗句中的叠词之美14字有2组叠字不只有乐律美更有助抒情

​诗歌的一开始就利用到了两组叠词,“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这是一个秋日的夜晚,夜色朦胧。
墨客送朋友远航。
古人送别很多都是在薄暮,尤其是在行船之时。

一个“深深”,写出秋夜的悲惨,写出夜色的浓重,也写出了墨客内心的感情并不高。
毕竟好朋友的离去那种离愁别恨是免不了的。
而一个“切切”,更是指的指秋日当中蟋蟀的鸣叫声。

​蟋蟀声声,在墨客看来也是一种愁苦的表现,毕竟秋日来了它们也即将面临去世亡。
用蟋蟀悲苦的叫声来展现出此时此刻墨客对好友远去的担忧和一个人的孤独,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诗歌当中叠词的利用便是能展现出这样的美感,更有助于抒发情绪,也更授予诗歌独特的韵律之美。

“归舟嫡毗陵道,回顾苏州是白云”,后边的诗句是众人的想象。
等到你来日诰日乘船回毗陵,再回顾苏州城的时候,所见到的就只有一片白云了,朋友我早已经在几百里之外。

​这样的诗歌,措辞非常大略,但是情意悠悠诉说不尽,个中叠词的利用更是有助于情绪的表达。
这样的诗歌,不见得多么有魅力,不见得为大多数人所能够传承,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的时候,总能够补充我们心中情绪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