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派

秦娥:娥,扬雄《方言》卷二:“秦晋之间仙颜谓之娥。
”后多指秦地美女。

连娟:亦作“联娟”,眉弯而纤细。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长眉连娟”。

眉山:黛眉之色如山,故谓眉山、眉峰也。

宋词常用词辞典上下收藏了读一读再读宋词300首还难吗

玉真:仙女,亦泛指美人。
翩若惊鸿:谓舞女行为优雅。

绿云:①谓云色瑰美也。
②指树叶繁密。
③谓女子之发,浓黑而具光彩。

点酥:喻美目。
凌波:状女子脚步之轻盈,飘移如履水波。

娉婷:娉音乒,坡兴反。
姿态美好貌。

楚腰:《韩非子·二柄》有“楚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后称女子细腰为“楚腰”。

秋娘:唐代歌伎常用名,或有用以通称善歌貌美之歌伎者。

萧娘: 多情仙颜女子。

燕脂:同胭脂。
搔头:发簪之别称。

靓妆:艳丽之脂饰。
靓音静。
裾:音居,衣服前后襟。

蛾: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
眉细如蛾须,乃谓蛾眉。
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

蛾儿:女子头饰也,亦有以物代人者。

雪柳:洁白如柳叶之头饰。

黄金缕:女子头饰也。

铅霜:铅妆粉,系铅白与喷鼻香料等汇制而成。

练:素白未染之熟绢。

花钿:妇人发钗。
钿,音田,嵌金之花状头饰。

沉喷鼻香:沉喷鼻香,亦名“水沉喷鼻香”。
心材为熏喷鼻香料。
《本草大纲·木部一》云“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
半沉者为栈喷鼻香,不沉者为黄熟喷鼻香。

瑞脑:即龙涎喷鼻香,一名龙脑喷鼻香。

分钗:古夫妻或情人离去时,有将钗分成两股,各持其一为纪念。
梁陆罩《闺怨》有“偏恨分钗时”。

紫檀心:芳心。
紫檀,常绿乔木,有喷鼻香气。

兰心蕙性:以兰草比喻女子美好的心地品质。

水沉喷鼻香:常绿乔木,其心材为著名的熏喷鼻香料,别号沉喷鼻香、沉水喷鼻香。

越女:原指越地美女,后泛指美女。

翠黛、翠袖:借指女子。

拾翠:代指女子春日的嬉游。

踏青:春游。

闲敲玉蹬:意谓骑马闲游。

心织藕丝,烟水隔别:前句比喻相思之情的郁结,后句比喻别后相思被烟水隔绝。

剪翠妆红:言女子画眉施粉。

眉沁绿:以黛画眉。

金闺:女子闺阁。

敛黛:皱眉。

颦眉:紧皱的眉头。

攒眉:皱眉,表示哀愁。

双翠:双眉。

云髻:女子发髻如云。

翠娥:美人之眉。

啼红:女子堕泪。

玉著:比喻眼泪像玉制的筷子。

晚奁【lian连】:晚间的装扮。

娇波:美目。

鬓蝉:鬓发疏制成蝉翼的样子。

晓莺:比喻歌声之清润宛转。

靓妆:俏丽的装扮。

罗胜:古代妇女的头饰,以罗帛制成。

春葱:比喻女子手指细嫩如葱。

纤纤玉:比喻女子双手细白如玉。

远山、露莲:比喻女子脸庞姣美,面如荷花。
《西京杂记》卷二:“卓文君姣美,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

春柳:比喻舞姿婀娜轻盈。

回雪袖:形容女子舞姿若雪花飘拂。

萧娘:《南史.梁宗室传上》载:萧宏,貌美人柔懦,北魏称之为萧娘。
后世泛指仙颜多情女子。

天生手云:即远山眉。

山翠浅:比喻黛眉浅淡如远山,即远山眉。

眼约:眉目传情通意。

画罗衣:舞衣。

鲛绡:丝织的绢帕。

临鸾:对着装扮镜。
鸾,指饰有鸾鸟图案的镜子。

秦娥:古代善歌者。

霓裳:① 神仙的衣裳。
相真切仙以云为裳。
② 借指云雾,云气。
③ 飘拂柔柔的舞衣。
④ 借指舞女。
⑤ 羽士的衣服。
⑥ .《霓裳羽衣曲》的略称。
⑦ 指霓裳羽衣舞。
⑧ 当代常日被借指汉民族消逝已久的民族衣饰----汉服,汉服的美称。

宫掖:掖,音夜,即掖庭,宫中妃嫔所居之处,因称宫中为宫掖。

琴心:以琴声传意,或寓爱意传达。

锦字:锦织之字。
后用以指妻寄夫之书信。

颇黎:同玻璃,非今所谓玻璃,乃水精(水晶)之谓。

枕函:枕头。
函,枕套也。

屏山:①如屏之山,指屏风。
②床头小屏,亦名枕屏、枕障。
温庭筠《菩萨蛮》有“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

釭:音刚,灯。
帘栊:窗帘与窗牖。

帘旌:即帘额,即户帘上部所附之余幅。

斗帐:帐,其状如斗颠倒,故名斗帐。
斗音抖。

流苏:下垂之穗状装饰物,以五彩羽或丝线制成。

玉簟: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枕簟:枕席。
泛指卧具。
鸳衾:绣着鸳鸯的锦被。

凤枕:艳美的枕头。

宝奁:亦作“ 宝匳 ”。
装扮镜匣的美称。

篷窗:篷音彭。
即船窗。

贫纶:较粗之丝线,常指钓丝。

典故:

宋玉悲秋:宋玉《九辩》有“悲哉!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湘妃斑竹:传说二妃于舜崩后溯潇水寻之,不获,哭去世湘水间,洒泪而成斑竹。

何郎傅粉:三国何晏,美姿容,面如傅粉。

韩寿偷喷鼻香:晋韩寿美姿容,贾充女午悦之,偷其父西域奇喷鼻香以遗之。
后贾充觉,乃女韩寿。

荀倩:荀粲,字奉倩,一名荀倩。
其妇亡,神伤不已,岁馀亦亡。

蓝桥:谓秀才裴航于蓝桥会仙女云英事。

荀喷鼻香:此并用“荀喷鼻香”、荀倩父子二典,悼亡而干瘪。

钗钿约:死活约。
白居易《长恨歌》有“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永生殿,夜半无人密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矢志不移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文君相如:司马相如娶卓文君,情投意合。
卓氏家富,文君乃与相如买田宅,为富人。

闻琴:《史记》载: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挑之,文君闻琴而知其心,夜奔相如,遂结为夫妻。

解佩:谓郑交甫遇汉江神女解佩事。

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于云梦泽中。
传楚王游高唐,梦巫山神女。

宋词常用词辞典【下】

韶光量词

时序:四季轮替之序。

流年:流逝之岁月;年华。
银箭:刻漏上之箭,以指示韶光。
签声:古时夜报更,更签掷地作响。

向晚:傍晚。
一向:少时也。
流景:流失落之光阴。

骎骎:音侵,骤貌,疾速,喻光阴奔跑。
穷秋:晚秋。
逡巡:顷刻、不一会儿。

少留:少顷、少焉。

恁时:那时。

寒食:清明前一天。
清秋: 深秋。
清秋节: 重阳节。
迟日: 春日。
尽日: 冬至。

胜日: 指亲友相聚或风光美好的日子。
去日: 过去的日子。

玉走金飞:言日月运行迅速,光阴过得很快。
玉:玉兔,代指玉轮。
古神话里有三足鸟,称金乌,后人用金乌代指太阳。

兔走乌飞:言光阴流逝。
兔:代指玉轮,乌:代指太阳。

金乌玉兔:太阳玉轮。
犹言金梭银梭。

星霜风露:星霜,星星一岁一周转,霜露因时而降,故而借指岁月;风露,比喻世事。
见于晏殊词《拂霓裳.乐秋日》句:“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
”星霜,也可借喻白发。

残点:残更。
泪阑干:泪纵横。
阑珊:夜将尽。

曙河低:天将明时银河移低。

经年:经由一年或多少年。
经年价:过了一年光景或数年光景。

花信、花期:春花开时,有风应期而来,称为花信或花信风。
将男子春至初夏,自小寒至谷雨,五日一番风信。
王逵《蠡海集.景象类》详细记载了二十四番花信风,始於梅花,终于楝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

以梅花为首,楝花为终,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每五日为一候,共计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一种花信。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喷鼻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棠棣,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醾,三候楝花;

十仲春别称

一 月: 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月牙、开岁、陬月;

二 月: 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

三 月: 桃月、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

四 月: 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和、初夏、余月;

五 月: 五月、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六 月: 荷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季暑、且月;

七 月: 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

八 月: 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

九 月: 菊月、暮商、霜序、朽月、季秋、玄月、青女月、三孟秋;

十 月: 良月、露月、初冬、开冬、阳月、冬、飞阴月;

十一月: 畅月、葭月、仲冬、幸月、龙潜月;

十仲春: 冰月、尾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

十仲春令花

正月梅花————寿阳公主,仲春杏花——杨贵妃,

三月桃花————息夫人,四月牡丹————李白,

五月石榴————钟道,六月莲花—————西施,

七月蜀葵————李夫人,八月桂花————徐惠,

玄月菊花————陶渊明,十月木芙蓉——石曼卿,

十一月山茶——自居易,十仲春水仙—娥皇与女英。

十仲春花神

一月兰花———— 屈原,仲春梅花—— 林逋,

三月桃花———皮日休,四月牡丹——欧阳修,

五月芍药————苏东坡,六月石榴——江淹,

七月荷花———周敦颐,八月紫薇——杨万里,

玄月桂花————洪适,十月芙蓉——范成大,

十一月菊花—陶渊明,十仲春水仙——高似孙。

玉轮别称

婵娟、望舒、纤维、金波、玉弓、桂殿、团扇、玉桂、银台、五羊、夜光、清光、太清、蟾、蟾蜍、玉蟾、霜蟾、素蟾、冰蟾、银蟾、瑶蟾、蟾宫、皓蟾、金魄、圆蟾、金蟾、蟾魄、素魄、桂魄、圆魄、冰魄、瑶魄、玉盘、金盘、银盘、圆盘、广寒、霜盘、水晶盘、白玉盘、金镜、玉镜、圆镜、寒镜、飞镜、秦镜、瑶镜、金轮、银轮、玉轮、圆轮、冰轮、霜轮、孤轮、斜轮、玉兔、玉钩、银钩、垂钩、悬钩、金兔、白兔、圆兔、蛾眉、悬弓、妲蛾、素娥、丹桂、广寒宫、太阴。

花木

蕣华:木槿之花,朝开暮谢。

筠:竹。
箨龙:竹笋。

蒿莱:野草,杂草。
蒿音何高反。

芰荷:芰音技。
出水之荷,指荷花或荷叶。
杜若:燕子花也。

菽:音蔬,豆类总称。
蒹葭:芦苇。

兰芷: 兰草与白芷。
皆喷鼻香草。
衰草:枯草。

红英:红花。
金英:古诗中常指菊花。
当代多指一灌木植物,黄色花瓣,多做为盆栽。

乱红:多指赤色的落花。
飞絮:杨柳、芦苇、蒲公英等的种子。
也有比如为雪花。

白苹花、蘋花:即白萍花,苹草是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常见南方水田间。
古时男女常采蘋花赠别。

芳草:喷鼻香草。
亦比喻美德或忠贞、贤德之人。
木犀、岩若:桂花别称。

桃李:①桃花与李花。
②比喻栽培的子弟和所教的学生。
③ 喻人的青春年少。
④ 喻争荣斗艳、品质低下的小人、庸人。

梅花:别称疏影、暗香、横枝、孤根、斜枝、孤芳、冰雪仙、仙姿、冷艳、癯仙、春葩、琼葩、独秀。

荷花:别称溪客、碧环、玉环、鞭蓉、水芙蓉、鞭蕖、菡萏(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水芝、水华、水芸、水旦等。

相思树:①有些具有赤色种子的树种。
如“红豆树、海红豆”等。
②《文选·左思〈吴都赋〉》:“楠榴之木,相思之树。
”刘逵注:“相思,大树也。
材理坚,斜(邪)斫之则文可做器。
实在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
”③古代传说,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凭之妻何氏美,康王夺之。
韩凭自尽。
何氏也投台而去世,遗书愿合葬。
康王怒,使里人分埋之,两冢相望。
宿昔之间,有大梓木生于两冢之端,旬日而合抱,根枝交错,又有雌雄鸳鸯栖宿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
宋人哀之,因称其木为相思树。
见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建筑

秦楼:①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
②秦楼初名水月楼,东坡建,常携朝云至此游览。
壁上有三诗,为坡公手迹。
过楼数百武,为镜湖楼,白乐天建。
③后世多指心仪女子所住之所。
④或指妓院。

门闾:家门。

台榭:垒土高起之方地为台,台上之亭为榭。

候馆:接待来宾、旅人之馆舍。
别馆 :别墅。

长亭:古路旁亭舍,常用作饯别处。
《白孔六帖》卷九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统统经音义经》有“汉家因秦十里一亭。
亭,留也。

琐窗:镂刻连锁纹饰之窗户。
都门:首都之门。

郭:外城。
《孟子·公孙丑下》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修椽:宅之长椽。
燕寓居之所也。
椽音船。

阆苑:也称阆风苑、阆风之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时也代指帝王宫苑。

昭阳:①汉宫殿名。
②借以表恩宠衰落之意。

丹禁:天子所居之禁城。
丽谯:城门上高楼。

交通工具

桡:音饶,桨,亦指舟。
舸:音葛,大船。

脂车:以油脂涂车轴,以利运转。
喻将驾车出行。

油壁:油壁喷鼻香车也,车壁绘以彩漆,多为妇女所乘。

楼船:有楼之战船。
现今多指游轮、货轮等有楼之船。

津堠:码头上供瞭望歇宿之处。
堠音后。

兰舟:兰木所做之舟。

画舫:装饰俏丽的游船。
长车:古时的兵车。
绿盖:绿色的车盖、车子 。

飞禽走兽

啼鴂:杜鹃鸟,别称杜宇、子規。
鳜鱼:鳜音贵。
一名“桂鱼”,名贵淡水食用鱼。

鸂鶒:音西翅,水鸟,貌若鸳鸯。

鹣鲽:① 古代传说中的比翼鸟。
② 比喻交往密切的朋友或相亲相爱的男女。
③ 比喻夫妻恩爱。
亦作“鹣鹣鲽鲽”。
王安石《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惟子予所向,嗜好比鹣鲽。

骖鸾:谓神仙驾驭鸾鸟云游。
元 高明《琵琶记·中秋望月》:“我欲吹断玉箫,骖鸾归去,不知风露冷瑶京。

寒螀:古书上说的一种蝉,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日出来鸣叫。

匆匆织、趋织、吟蛩:蟋蟀的别称。

青鸟:青色的鸟。
或指信使。

碾玉:①光洁之玉首饰。
②宋人饮茶尚白,先合喷鼻香料制茶饼,饮用前碾为粉末,入水煎之。

团龙片凤:团片状之茶饼,饮用时则碾碎之。

团茶:团片状之茶饼,饮用时则碾碎之。

地名及阵势常用词

蹊:(小)路。
汀洲:水中小洲。
汀音听。

章台路:汉长安章台下街名,以秦时所建之章台而名,繁华游冶之地。
唐许尧佐《章台柳传》写章台妓柳氏故事,后多以“章台”代柳,亦有以代妓院者。

南浦:本义为南面水边,后常用以称送别之地。

别浦:偏僻之水口。
蘅皋:音衡高,长满杜蘅之水边高地。

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县西南。
古曲《阳关三叠》,别号《阳关曲》,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引申谱曲,增长词句,抒写离情别绪。
因曲分三段,原诗三反,故称“三叠”。

沧洲:滨水之处。
古时常指隐士寓所。

江表:江南。
自中土望,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紫陌:帝京的道路。
紫陌尘凡:比喻虚幻的荣华。
翠微:清翠之山气,亦指青山。

町畦:音厅其,田间界路也,喻界线、规矩。

精舍:①讲学之所。
②僧道居住或说法布道之所。

童巅:谓山无草木,如童稚之首也。

三山:神话渤海三仙山,有方丈、瀛洲、蓬莱。
蓬莱又称蓬壶。
蓬音彭。

蓬瀛:音彭迎。
瑶池。

芜城:芜音无。
即广陵,今扬州城。
淮左名都。

气候常用词

碧落:玄门语。
天空;上苍。
廉纤:小雨。
暝色:夜色。

霏微:烟雾、小雨等到处飘散。

南云:南方之云,多借以抒发惜别之情。

露华、华露:露水。
玉露:①秋露。
②绿茶的一种。
③多肉植物。
④ 美酒。

酸风:冷风。

梅风:梅雨时节,风有潮气。
流潦:路上积水。
潦音老。

楚天:古楚国于今长江中下贱一带,位居南方,故泛指南方天空为“楚天”。

霏微:烟雾、小雨等到处飘散。
霰:音献,雪珠。

和风、暄风:东风。
蘋风:清风。

催花雨:春雨。
金风:秋风。

乐器及音乐常用词

七弦桐:七弦琴也,以桐木制,上有七弦。

霜竹:竹笛。
绿绮:古琴。

凤箫:①指凤女、弄玉之事。
②指排箫。
亦指箫声。
③形容文雅认识互换之声。

羌管:羌音枪。
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
严鼓:疾击之鼓也。

街鼓:古有官名曰“执金吾”,其为街青鸟使,禁民夜行。
又为街鼓,击之敕坊市闭门。

鸾弦:琴弦的美称。
因琴声如鸾鸣,故称。

秦筝:古弦乐器之一,传为秦人蒙恬改制,故名。

徽:琴徽,系弦之绳。
后亦指七弦琴面十三指示音节之标识。

凤尾龙喷鼻香拨:《明皇杂录》载“唐天宝中宦官白秀正使西蜀回,献双凤琵琶,以逻娑檀为槽,以龙喷鼻香柏为拨,润若圭璧,有金缕红纹蹙成双凤。
杨贵妃每自奏于戏班。
”拨,弹奏琵琶所用之拨弦用具。

拢捻抹挑:音拢,琵琶弹奏法,左手指按弦向琵琶中部推,即扣弦。
白居易《琵琶行》有“轻拢慢捻抹复挑”,捻、抹、挑,亦琵琶弹奏法也。
捻,音拿免反,左手指于柱上旁边搓转,即揉弦也。
抹,顺手下拨。
挑,则反手会拨也。

一抹:①一片。
②一奏。
抹,乃琵琶奏法之一。

步虚:道曲名。
晁公武《读书志》尝云:“《步虚经》一卷,右太极真人传左仙公,其章皆高仙上圣朝玄都玉京,飞巡虚空之所讽咏,故曰步虚。

铮琮:音争丛,玉石相击之清响。

入破:唐宋大曲术语。
大曲十余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
“入破”即为“破”之第一遍。
宋李上交《近事会元》卷四云“其曲之遍击声处,名入破”。

梅花:即古笛曲《梅花落》。

典故

求田问舍:引三国陈登斥许汜徒有国士之名,而无救世之志事。

夷甫诸人:谓国家破亡,庸臣之咎。
王夷甫,西晋宰相。
拜会“树犹如此”。

搔首东窗:借指陶潜《停云》诗就,得意之意。

长门赋、相如赋:谓陈皇后以金百斤买司马相如一赋以感汉帝事。

燃犀:指温峤燃犀角照水妖事。
元龙高卧:引三国陈登斥许汜徒有国士之名,而无救世之志事。

桐阴:韩元吉有《桐阴旧话》十卷,叙其家世往事。

燕然未勒: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此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燕,音烟。
勒,刻石记功。

范蠡:归隐之意。
范蠡献计越王,灭吴,乃泛舟五湖,为商贾业。

莼羹鲈鲙:借喻归隐之念。
鲙,音快,细切之鱼肉也。

辽鹤:谓化鹤飞仙之神话。
王谢:王、谢,皆晋时大族,后渐没落,多以抒盛衰陵替之感。

三径:汉时蒋诩,舍中三径。
后以指隐士所居之田园。
陶潜《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吴钩:古吴地所出之弯刀,后泛指利刀。
弹铗:弹击剑柄。
铗,音甲。

五湖、采薇: 暗喻归隐之意。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奉告。
我们看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