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玄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由于古老的《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玄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对这个日子很看重,三国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就提到过重阳日应宴饮:“岁往月来,忽复玄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中国文化素有谐音与讨口彩的传统,“九”“久”谐音,隐喻着“久久”“龟龄”之意,即曹丕所说“俗嘉其名”。
重阳节这天,赏菊宴饮,登高望远,激发起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陈树千师长西席在《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一书序言中写道:“人们在节日中感想熏染自然的力量,体验世态人情,或欣喜或叹惋,胸中涌动着的情绪与面前的景物交织,落笔成文便成了千百年长吟低唱的辞章。”一样的岁时节令,不同的情怀心绪,本日我们从书中选择十篇写于重阳节的诗词,与诸位读者共赏。
己酉岁玄月九日 陶渊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央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目前。 录自《陶渊明集笺注》, 中华书局2011年版
这首诗作于晋安帝义熙五年,亲人先后过世,墨客极度哀伤。重九日,面对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的深秋之境,墨客感时伤逝,叹人生苦短,唯有以酒浇愁。
[宋]赵令穰(传)《陶潜赏菊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域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髙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录自《全唐诗》卷128, 中华书局1960年版
一首思乡怀远的千古名篇。这首诗既朴素自然,又弯曲有致,真意所发,至情流露,《唐诗直解》评价此诗:“诗不深苦,情自蔼然,叙得真率,不用雕琢。”
九日龙山饮 李 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录自《全唐诗》卷179, 中华书局1960年版
这首诗大致作于墨客从流放地夜郎(今贵州桐梓)返金陵途中,路经当涂,恰逢玄月九日,登龙山以抒怀。
重阳诗词中常见“落帽”二字,据《晋书·孟嘉传》记载,晋臣孟嘉曾于重阳日登龙山赴宴,席中虽因落帽受嘲,孟嘉却以美文应之,四座太息。后世常用“风落帽”“龙山落帽”等比喻文人落拓不羁的洒脱风姿。
九日五首(其一)
杜 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
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冷落各何往,
兵戈衰谢两相催。
录自《全唐诗》卷231,
中华书局1960年版
大历二年(767),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奉节),重阳节登高饮酒,追思感怀,表达了墨客对年迈多病的感伤,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以及伤时忧国的情怀。
尾联承接“旧国”“白雁”,写思乡之情,更确切地说是对家乡亲人的怀念。然而诗人情感不止于此,“兵戈”句回答了弟妹天各一方、流落流落的缘故原由,进而表达了对战乱与朽迈的哀伤,将整首诗的主题升华。正如宋周紫芝《乱后并得陶杜二集》所评“少陵有句皆忧国”。
九日怀襄阳 孟浩然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 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 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 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录自《全唐诗》卷160, 中华书局1960年版
襄阳是墨客孟浩然的故乡。墨客游历在外时恰逢重阳节,回顾故乡的风景、美酒与朋侪,赋诗怀乡。
“归与”句,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书中记载晋人山简嗜酒,任职荆州期间,将襄阳岘山养鱼池称为“高阳池”,并时常在池上置酒,酒醉后曾倒戴着头巾骑马,并举手问身边的葛强:“我与勇士你比起来怎么样?”醉态可掬。葛强是他的爱将,乃并州人士。后世诗词中以“山简醉”“高阳池”形容醉酒以及醉后洒脱之态,以“葛强”指代酒友或部将。尾联墨客自比山简,显露其豪放旷达的品质,愿望着回抵家乡,有朋侪携手同游,共品家乡美酒。
[宋]佚名《花坞醉归图》 ,上海博物馆藏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目前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录自《白氏长庆集》, 中华书局1979年版
这首诗以花喻人,新颖新奇,饶有情趣。大(太)和四年(830),墨客年近花甲,为太子宾客居洛阳。重阳节墨客宴饮赏花,借满园黄色菊花中一丛白菊,感叹自己年华老大。
品味全诗,除了奥妙地描写年华老大仍与少年郎同席饮酒之不和谐外,墨客更多以自我调侃的办法,表达出淡泊清闲、豁达洒脱的人生不雅观。
[宋]马兴祖《喷鼻香山九老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九日道中凄然忆潘邠老之句 方 岳 满城风雨近重阳, 城脚谁家菊自黄。 又是江南离去处, 烟寒吹雁不成行。 录自《秋崖诗词校注》, 黄山书社1998年版
邠老乃同朝墨客潘大临的字。根据诗僧惠洪《冷斋夜话》所记,墨客潘大临穷苦窘迫,一夜,闲卧时闻风雨声诗意大发,欣然而起,刚题壁“满城风雨近重阳”七个字,溘然催租的人来了,顿时意兴阑珊,只留此一句。潘大临逝世后,文人常续写“满城”句。此诗亦同,是墨客离家途中逢重阳节思乡而作,虽为补缀残句,却意境浑成,是为续作中最佳。
九日置酒 宋 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 高台复帐驻鸣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 匆匆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 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 满插茱萸望辟邪。 录自《全宋诗》第4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这首诗通过描写重阳凌晨设帐宴客的场景,营造出轻松、欢畅的节日氛围,表达出墨客开阔豁达的个性和积极乐不雅观的生活态度。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评此诗:“九日登高,不作感慨语,似只有此诗。”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喷鼻香) 晏 殊 芙蓉金菊斗馨喷鼻香。景象欲重阳。远村落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斟酌。 录自《全宋词》第1册, 中华书局1965年版
这首词作于仁宗宝元元年(1038)。其时,宋军在与西夏军战事中连连败退。词人自陈州(今河南淮阳)召还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这首词借描写重阳节前秋天景色,抒发了词人对国运与自身未来的迷茫之感。整首词情景杂糅,写景旷达浓重,写情简明沉郁。近人赵尊岳评此词:“题材似极浅近,然作结仍极精严,非浅人所易着笔。”(《〈珠玉词〉选评》)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薄暮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录自《全宋词》第2册, 中华书局1965年版 李清照婚后与夫君分居两地,《醉花阴》一词描写了词人重阳节独守空闺的场景,抒发了相思的愁苦与悲哀。 上片开篇写“愁”字直抒胸臆,“佳节”句交代时节,“又”字意重复,含无奈之感,佳节思亲,因此“半夜凉初透”。下片由重阳节俗引入,“暗香盈袖”化用《古诗十九首》“馨喷鼻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写词人对夫君的思念无法排解,并与下文“黄花”相照料。这首词从早到晚写尽思妇的愁苦心绪,情景交织,蕴藉深奥深厚。 (上文选自《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陈树千著)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花开次第新:唐宋诗词日历(2024)》
即将上市
刘淑丽 编著
函套精装
978-7-101-16366-7
88.00元
《花开次第新:唐宋诗词日历(2024)》以四季流转和节令物候的变迁为线索,从唐宋诗词(含五代词)中选取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名篇佳作精心编排,并加以精髓精辟生动的点评和简明准确的注释。日历的主题“花开次第新”,来自唐代墨客王涯的《游春曲》。本日历从故宫博物院等各大博物馆珍藏中选配与诗词意境贴合的传世古画,左图右文,诗情画意相互生发,赏心悦目。《花开次第新:唐宋诗词日历(2024)》有中西日历备查,可以日常吟咏、涵养脾气,可以亲子伴读,教孩子学诗词、赏古画,也是赠送亲朋、传达情意的礼物。
(统筹:一北;编辑: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