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紫陌尘凡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不雅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注释

国学经典每日一诗玄都不雅观桃花刘禹锡

①原题作《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作于元和十年(815)春,柳宗元、刘禹锡、韩泰等一起被召回京师。
玄都不雅观:唐代一道不雅观,在今西安南门外。

②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
洛阳(今属河南)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后人。
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宏词科。
贞元二十一年(805)一月,顺宗登基,任用王任伾、王叔文等人实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方法。
刘禹锡与王叔文、柳宗元同为政治改造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
玄月,改造失落败,王叔文被赐去世。
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
同时被贬的还有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韩晔、凌准、程异,史称“八司马”。
刘禹锡的诗高亢冲动大方、意气纵横,措辞刚健,笔锋锐利。
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
长于学习民歌,含思婉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有《刘来宾文集》,又称《刘中山集》或《刘梦得集》。

③紫陌:长安街道。
尘凡:街道上人行马驰扬起的尘土。
④道:说。

⑤尽是刘郎去后载:暗指新贵们都是在王叔文变法失落败后攀附当权者而得势的。
刘郎,墨客自称。

◎译文

京城的大街上无数行人扬起的尘埃劈面扑来,个个都说是看花归来。
玄都不雅观有羽士种了千株桃树,满城的人都去不雅观赏,而这些桃树都是我贬官离开长安后栽种的。

◎赏析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
墨客在作品里把玄都不雅观的千株桃树比作朝廷中的新贵,因此作品一起笔便暗示了新贵声势显赫、满朝夤缘的情景。
后面两句则讽刺他们是作者离开朝廷后才爬上高位的政治暴发户,表示了极大的鄙视。

“紫陌尘凡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作品名曰《玄都不雅观桃花》,可墨客开篇却并未写桃花,而是极力渲染京城大街小巷繁盛热闹繁荣的场面,写不雅观花归来的人,用意何在?“紫陌尘凡拂面来”,京城里大街小巷到处都繁盛热闹繁荣不堪、尘土飞扬,这是去玄都不雅观看花的人闹的吗?不是。
那又是谁呢?作品要的便是这种效果,让读者去想,想个中暗喻的那些依赖阿谀奉承起身的新权贵们,正是那些人把京城搞得一塌糊涂,烟尘迎面。
再看看“无人不道看花回”,在这里,墨客写“看花”,没有去,只写了回,并且是“无人不道”,这四个字奥妙地再现了人们看花往后归途中的知足心情和愉快神态。
这流露于外的心情、神态,有看花的真实感想熏染,更该当有攀附权贵的奸佞小人的扬扬得意。

“玄都不雅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意为玄都不雅观里的上千棵桃树都是我离开京城后才栽种的。
但是,这只是表面,不是墨客要表露的实质所在。
诗句蕴含的深刻意义在于见告人们:那些新贵们都是“我”被贬离开京城之后靠阿谀献媚攀爬到高位的,根本不值得一不雅观。
借题发挥,讽刺那些政治暴发户、表达了墨客内心极大的鄙视和无情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