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反复吟诵的过程中,我们会创造,李白的传世佳作中,有好几首诗歌,都把“三千”这个数量词加以连用。
而单独用“三”、“千”这两个数量词的诗词,就更多了。

这是为什么呢?

一、李白其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神仙”。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墨客,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诗词为什么会多次出现三千这个数量词

为了与另两位墨客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异,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豁达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有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首创意义及艺术造诣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二、李白诗词中,连用数量词“三千”的代表作

其一、《望庐山瀑布》

日照喷鼻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二、李白曾写过一组《秋浦歌》,一共是17首,个中最出名的是第15首,全诗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其三、《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南船正东风,北船来自缓。

江上相逢借问君,语笑未了风吹断。

闻君携伎访情人,应为尚书不顾身。

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恨我阻此乐,淹留楚江滨。

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

东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

乘兴嫌太楚,焚却子猷船。

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

何日到彭泽,狂歌陶令前?

这些“三千”,将李白诗词的浪漫主义风格表示得淋漓尽致。

三、李白诗词中,其他单独利用“三”、“千”的例句举例

“桃花潭水深千尺”;

“烟花三月下扬州”。

太多了,不再逐一列举。

四、为什么用“三千”、“三”、“千”

在古诗词中,非常严格讲究平仄格律,该用“平”的地方,绝不能用“仄”;该用“仄”的地方,绝不能用“平”,否则便是出格,不能称之为诗词。

这样一来,根据格律的哀求,有的地方必须连用两个平声字,而古汉语里面的数字,除了“三”、“千”是平声字外,其他的所有表示数量的数字词,均为仄声字,包括1952年汉语拼音方案改革之后,由过去的“入声字”演化为第一声、第二声的“一”“七”“十”,在诗词写作的时候,都是作为入声字看待的,也便是属于仄声字。

这样一来,相信我们大家都对李白诗词的“三千”,有了精准的理解了吧。

(如果您以为我写得还行,欢迎您关注我,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