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芳(节选)

唐 白居易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诗词牡丹动京城国色正当时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着花落二旬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双双舞蝶殷殷地陪伴看客,声声残莺苦苦地挽留春光。
担心太阳晒损娇姿,张起帷幕遮取阴凉。
花着花落,二十来天,满城的人们都像发狂。

作者文彩艳丽的笔法描述了牡丹妖艳迷人的姿色,再写由牡丹的妖艳而引逗出卿士赏花的狂热场面。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少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清洁却短缺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着花的时令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全体京城。

墨客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描写牡丹。
诗一开始先评赏芍药和芙蕖。
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喜好的花卉,然而墨客赞颂牡丹,乃用“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

红牡丹

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牡丹叶碧绿鲜艳,娴静文雅;牡丹的花瓣色彩时浅时深错落有致。
面临凋零,牡丹花却是愁肠欲断,叨教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这首诗前两句写牡丹娇艳可爱的丰姿和闲雅安静的气度,后两句写花欲凋落时的愁怨,暗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红颜易衰。
这首诗以美人喻花,意境幽美。
蕴藉蕴藉,余味悠长。

牡丹

唐 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烛炬何曾剪,荀令喷鼻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这首诗构思奥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借卫夫人、越人、贵家舞伎、石家燃烛、荀令喷鼻香炉等故事描写牡丹花叶的风采绰约、艳丽色彩和馥郁喷鼻香味,使牡丹的情态毕现。

末了墨客突发奇想,欲寄牡丹花叶于巫山神女。
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令人回味无穷。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

唐 温庭筠

牡丹花谢莺声歇,

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喷鼻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牡丹花谢,夜莺也停滞了歌声,月光在满种满绿杨的庭院。
我思念着你难以入梦,背窗陪伴着永夜孤灯,看着它昏昏欲灭。

玉翠金钿低垂在我的脸上,在紧闭着门窗的闺阁里,我只觉心中满是孤寂。
想到远在边关的亲人,想一想燕子衔走的春光,伤心的泪,一直地淌。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 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长安的富朱紫家痛惜春色将残,争相不雅观赏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盘承着冷露,却没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赏细看。

全诗通过紫、白牡丹的比拟,赞颂白牡丹的高洁,以花衬人,相得益彰。
短短的一首七绝可谓含意丰富,旨趣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