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读诗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当时的那个语境了,在唐代,诗歌就如现在的盛行音乐,大家都可以传唱,许多人都可以张口来上一首的。还有,我们理解古人写诗的背景有困难,我们多数读者对付墨客个人的经历、遭遇不熟习,因而造成理解上的隔膜。
古人讲,诗言志,这个“志”与墨客的生活、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日推举戴建业老师的《戴老师魔性诗词课》。它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唐诗。
先看两段老戴视频讲课时说的话:
那个鬼汪伦走了狗屎运了,李白的一首诗让他万古长青了,后代人谁都知道唐朝有个农人叫汪伦。
杜甫是李白的超级粉丝,他去拜见李白,李白就忽悠他一起去访名山、寻神仙、找仙草、炼妙药,中途还遇见个流浪汉高适,从春天访到秋日,啥也没找到,后来杜甫觉醒了,不干了。
口语是口语,但很生动,一下子就能记住了。
老戴被称为“国民教授”、“别人家的老师”“只说真话的宝藏老头”,不是没有道理,他语速甚快,金句频出,知识密度高,诙谐又风趣,讲话也不用太多的学术词儿,基本只说大口语,大家都能听得懂,不管大中小学生,成人儿童——人家也是靠实力和口才出圈。
这本书是老戴多年传授教化实践的沉淀,除了将此前火遍全网的唐诗课进行了更统的整理,还增加了多方面的内容和知识,将更丰富的唐诗内容呈现于读者。
老戴书中有不少独到性见地,举一例,我们常常听到或提及“盛唐气候”,但这个词到底如何理解,偏颇性很大,戴老师有自己不雅观点:表现宏伟阔大的境界,抒发博大宽广的肚量胸襟,书写目空一切的自傲,富于奇幻夸年夜的想象,利用天然入妙的措辞,还有那或冲动大方或沉郁的情绪,或明朗或冲淡或凄凉的情调……把这统统有机地融汇到了一起,便是“盛唐气候”的大致样子容貌。
看老戴的书,理解墨客的经历,获取经典唐诗的译法,感想熏染诗词中的意蕴和气象,从诙谐和意见意义开起,逐渐爱上唐诗。
适宜10岁以上的孩子、成年人阅读。大家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