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落晚》是入选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首宋诗。我们还是先来理解一下诗的作者。关于作者雷震的资料非常少。有说是宋宁宗年间进士,有说是宋度宗咸淳元年进士,再无其他信息。若单从诗中透出的那份从容、淡远彷佛是宋宁宗年间生活。宋宁宗(1207至1224在位)期间正值蒙金战役(1211至1234)期间,南宋度过了较安定的20来年。而宋度宗(1265至1274在位)期间,南宋已靠近灭亡。对表面临蒙古兵的入侵,对内度宗声色犬马,贾似道专权,内外一片混乱。不过还有另一种环境,即入元后,南宋许多官员隐居村落庄,著书立说课子,与世隔绝。南宋大儒王应麟便是这部分群体的代表人物。史称,入元后,“深自晦匿,不与世间”,专一著述,蒙学著作《三字经》便成于此时。从这个角度看宋度宗咸淳元年进士似又更贴合。历史有时便是这样扑朔迷离,大概这正是它令人着迷的地方。关于作者就谈论这么多。
再来看诗意。这首诗画面感太强了。一位老者在家读了一日的书,傍晚时分,眼看屋内光芒渐暗,搁笔起身,来至村落外。站在村落口放眼望去,正值草木茂盛时节,村落边大大小小的池塘,里里外外铺满了幽幽青草。稍远一点的堤坝里蓄了满满一池水,夕阳的余晖浸没在水面上。半明半暗的水波仿佛在暗示人们:你看,远处的太阳要落山了,统统又将复归宁静。劳作一天的人们陆续收工回家了。淳厚善良的乡民诚挚地打着呼唤。我们那辛劳了一整天的小牧童也回来了。你看他横坐在牛背上,低廉甜头的短笛在嘴边随意吹出无人能听懂的声腔。
接下来我们进入一点学习环节。学习这首诗时,我从“横牛背”的“横"字入手。无论是骑牛或骑驴,都曾涌现过三种骑法。一是面朝前,两腿跨坐两边,这叫正骑。这种骑法最正式,如黄飞虎骑五色神牛。这种骑法会给人任务感很强,郑重其事的觉得。二是面朝后骑,这叫倒骑,如张果老倒骑驴,给人分歧凡响,不走平凡路的觉得,怪怪的。再便是身子朝一侧横坐在牛背上,实在便是偏坐。会给人一种非正式的,放松的,自由清闲的觉得。墨客用一个“横牛背”的“横”字,把小牧童费力劳作一天后的那种开释自我的天性写活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个真实的自己,只是由于各类成分和条件不得已要把自己的本性收敛回去。但当我们付出后,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找个得当的形式开释一下自己。在牧童眼里横骑在牛背上,信口吹着自己短笛,便是最好的自我开释。我一贯被歌曲《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冲动:“玉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阁下,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这是艰辛生活之后的自然开释。我一贯被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冲动:“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劈面吹来风凉的风。做完了一天的作业,我们来尽情欢快。”这是刻苦学习之后的自然开释。再回到这首诗,可能打动我们的不是牧童,不是横骑牛背,也不是信口吹笛,打动我们的是那份“付出后天性开释的惬意”。
那这会儿站在村落口的这位老者又为什么所冲动?大概这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宁静与安详,令他陶醉……
学文化人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