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薄暮。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此词上片从薄暮的鸟声写起,为清歌惋惜,怨柳絮无情。何以如此凄黯呢?“念楚乡旅宿……谁共温存”,乃其伤感的根由,以逆笔补出,见出章法之多变。“可惜”“欲共”诸句,起伏映带,益增情致之美。下片转写夜景。当门残月,拍堤春水,皆情景相交溶,荡漾迢遥。结句“并刀剪断,心上愁痕”,巧为设喻,妙到毫巅,活色生喷鼻香之一等佳制。
二、《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作者:晁冲之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平凡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回顾昔日西池高朋共饮多么令人留恋,年年纪岁不知要宴饮多少回?为何离去之后却不寄一行书信。纵然相逢了也知道欢情远不如当初。今夜安稳地睡在锦屏前的床上做着美梦,月色通亮梦思恰好渡过江湖。不要问相思究竟会有什么结果。谁都知道春天过后落花飘零是管不住的,但人们还是要为它伤感愁苦!
作者:方岳
月曰不然,君亦怎知,天上从前事。吾语汝,月岂有弦时。奈人间井不雅观乃尔。休浪许。历家缪悠而已。谁云魄去世生明起。又明去世魄生,循环晦朔,有老兔、自熙熙。妄相传、月溯日光余。嗟万古谁知了无亏。玉斧修成,银蟾奔去,此言荒矣。
噫。世已堪悲。听君歌复解人颐。桂魄何曾去世,寒光不减些儿。但与日相望,对如两镜,山河大地无疑似。待既望不雅观之。冰轮渐侧,转斜才一钩耳。论本来不与中秋异。恐天问灵均未知此。又底用、咸池重洗。乾坤一点英气。宁老人间世。飞上天来,摩挲月去,才信有晴无雨。人生圆缺几何其。且徘徊、与君同醉。
《哨遍》二首,一问一答,就玉轮的生老兴衰,展开了一番诗意的论辩。前一首是作者发问:玉轮该当很老了吧!
敬你一杯酒,请告我你的平生。我问你,天地是何时开辟的,有天地就该当有你吧?现在有多大年纪呢?该当很老很远了吧!
我就从唐尧算起,也有三千五百二十多年了。风吹雨打,老兔与蛤蟆一直地奔跑蹦跳,一定很朽迈了吧。唉,我想你会很伤感。人很难活过百岁,人的眼睛,小孩时最通亮,一到中年就浑浊不清了,老年就更不像样了。因此我猜想,古时的玉轮会比本日的清亮。只恨人无千岁寿,只知道现在的玉轮清光如洗,谁知道古时亮到什么程度?它何时明洁,何时阴暗,毕竟雨多晴少啊。一下子月落了,又是深深永夜。玉轮这时说话了:先生长西席,你歇着吧,去饮酒吧!
。
后一首,写玉轮的回答。月说:不对!
你怎么知道天上的过去呢?我见告你:玉轮根本没有圆缺的变革!
老兔在月宫里快快活活,谁知它万古如一、没有盈亏。什么玉斧修理,银蟾奔忙,都是误传。哎,在这感伤的世道,听你唱歌很愉快。见告你吧,月桂不去世,寒光无恙,它与太阳做伴,像两面相对的镜子,山河大地的影子都自然地呈现出来。下半月看玉轮,它不过是侧转身子,才减少了一钩的身影,实际上与中秋的圆月无异。这是作《天问》的屈原的误会。哪有到咸池洗涤这回事?玉轮是乾坤清气的自然呈现,它是永久不老的。你到天上,去抚摸玉轮,才知道月宫里长晴无雨,它不像人生会有圆缺阴晴。上前来吧,与我一同醉饮吧!
。
作者以惊人的想象力与理性的推论得出了月本无圆缺,以及月光与日光投射的关系,指明了盈亏乃月转所致,皆暗与理会,较屈子问月、稼轩送月,似更进一步。一问一答,掷笔天外,得出靠近科学的判断,令人拍桌赞叹!
吴文英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喷鼻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喷鼻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亸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销魂在否?
《莺啼序》全词二百四十字,创自梦窗,为词中最长之调,系统编制殆如一篇小赋。此词叙事绵密,情味醇厚,更兼以自铸伟词、字雕句琢,绮艳中自有浑瀚沉郁之气,遂令读者顿生不雅观止之叹。据“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喷鼻香”诸句,知为悼亡妾之作,事在梦窗晚年。老景颓唐,人天永隔,无限伤存悼逝之情,并于词中曲曲写出,读来有无尽伤感。词分四叠。首叠先以伤春意绪铺垫,引出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之慨。
二叠忆与情人由相识到相知、相乐的经由。“倚银屏”二句神思独运,此“断红”,非悲哀之泪,只是情人沉浸在自己的轻歌曼舞中所流下的情泪。三叠始眷眷于吊唁的悲怀。“幽兰”二句,状时移世易,极有沉厚之味。“瘞玉”二句,语序倒装,本意是“几番风雨,瘞玉埋喷鼻香”,逆写来便峭直。末叠乃言相思之苦,却又意脉正反侧逆,用典使事以烘云托月,如迷魂楚厉、岩阿独叫,是能深得骚辨之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