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地名,最早每每是由当地人以自己的方言来命名的,因此不同方言的地名,每每有自己的特色。在海南岛西北部地区的临高县、海口西郊、澄迈北部和儋州东北部地区,存在着一种分外措辞——临高话。临高话地名有哪些特色?又有哪些内涵呢?
买愁、美巢
颇具临高话特色的地名
如果要说古代临高哪一个村落最出名,那么恐怕非“买愁村落”莫属。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经将买愁村落写进诗词中,而诸多古籍志书也曾经提到这一村落。清光绪《临高县志》记载了买愁村落的地理位置:“罗盘岭,县治东三十里。……下有买愁村落。”
海南现存最早的志书明正德《琼台志》又有记载:“买愁村落,在县东三十里。胡澹庵诗:北往长思闻喜县,南来怕入买愁村落。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销魂。” 胡澹庵即南宋名臣胡铨,他在被贬吉阳军(今海南三亚)的路途中经由临高买愁村落,由此与买愁村落结缘,留下了这首名诗。
关于这首诗的出身过程,当时胡铨走驿道南下,在途经临高买愁村落时,听闻“买愁”难寻与之成对的地名,瞬间就想到了山西的闻喜县,成书于南宋中期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有这样的记载:“澹庵跋裴氏家谱云:‘迁朱崖时,行临高道中买愁村落,曰买愁古未有对,立时口占曰云。’”
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曾被贬至与海南岛一海之隔的徐闻县,相传他在居留徐闻期间曾利用空隙韶光渡海游历海南岛。汤显祖有不少描写海南的诗词,个中有一首《徐闻送越客临高,寄家雷水二绝》就提到买愁村落,诗云:“珠崖如囷气朝昏,沓磊歌残一销魂。但载绿珠吹笛去,买愁村落是莫愁村落。”
临高美巢村落一景。资料图
古代的买愁村落,即本日位于临高皇桐镇的美巢村落。有学者认为,是先有美巢村落后有“买愁村落”,胡铨当年途经时听了临高方言,错把“美巢”听成“买愁”,“买愁”的出身是一个俏丽的缺点。此外,也有人认为是先有“买愁”后有“美巢”,这是地名美化的结果。
在各种明代、清代古籍志书之中,早有“买愁村落”之名,却无“美巢村落”这一地名。临高的地方老志书清康熙《临高县志》、光绪《临高县志》也有“买愁村落”的记载,却无“美巢村落”的记录。依此推测,应该是先有“买愁”后有“美巢”,“买愁”是“美巢”的古称。
在临高话当中,“美”和“买”发音相似,“巢”和“愁”发音也附近,而“买愁”缺少美好蕴意,比较之下,“美巢”既有美好寓意又文雅,这或是匆匆成后人将“买愁”改为“美巢”的缘故原由。
可能是由于“买”字的字义不足文雅,如今在临高话地名中已经少见。在临高话中,“美”有母亲、雌性、姓氏或物体之中的最大者的意思。“美”字普遍用于临高话地名当中,是临高话通畅地区的特色地名用字,现在临高有美南、美台、美廉、美山、美丰等许多带“美”的村落落。
兰、头 姓氏属性与位置属性
临高波莲镇有一个村落落名为“兰社村落”,在临高话语境当中,“兰”为房屋、家或姓氏的意思,“社”在临高话中与“谢”谐音,在这里本义为“谢姓”,“兰社村落”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谢家村落”。
与临高话地名相似,“兰”字在儋州话地名中也是一个常常涌现的地名用字。不同的是,在儋州话地名中,“兰”字意指“围栏”,比如“瓜兰”,就由于过去村落里有种瓜的围栏,“栏”蜕变为“兰”,终极村落落也以“瓜兰”为名,而在临高话地名中,“兰”每每代表“家”的意思。
“兰”字为临高话通畅地区的特色地名用字,除了兰社村落,还有兰秦村落、兰庞村落、兰李村落、兰吴村落、兰林村落、兰洪村落、兰刘村落、兰庄村落等,在这些地名当中,“兰”都可以理解为“家”,这些村落落可以分别理解为兰家村落、庞家村落、李家村落、吴家村落、林家村落、洪家村落、刘家村落、庄家村落。
在临高话语境中,“头”是一个表示位置的词,表示前方、前头。临高有两个名为“头桥”的村落落,这两个村落落分别位于河边或水渠,都筑有桥梁,村落落位于桥头附近,因此得“头桥”之名。
临高头南村落的古榕树。海南日报全媒体张惠宁 摄
在临高话通畅地区,“头”是特色地名用字,而“头”字前置也颇具特色,别的地方一样平常称为“桥头”,比如澄迈的桥头镇,但在临高话地名中,则称为“头桥”。临高话通畅地区还有不少带“头”的地名,比如头南村落,“南”为临高话的音译,本义为河流,“头南”意为位于河流上游的村落落;临高还有名为“头榔”的村落落,“榔”为临高话的音译字,意指“田洋”,这一村落落建于一片田洋的前头,因此得名“头榔”;儋州有一个叫“头潭”的村落落,此村落先祖来自临高,村落民都讲临高话,因村落落前面有一水潭,因此有“头潭”之名;临高有一个村落落名为“头车”,因当地有一个地方的形状像一辆车的车头,由此被称为“头车”。
昆、文 山坡山丘与旱地园子
带“昆”字的地名,也是临高话通畅地区的特色地名。在临高话语境中,“昆”字含义为山丘、土堆、山坡。临高县城临城镇原有一个村落庄名为龙昆村落,后来此村落又分为龙昆老村落、龙昆新村落。龙昆村落建于一个山坡上,而地形又有些像龙,加之“龙”象征吉祥,因此村落民给村落庄命名为“龙昆”。
临高还有一个名为“昆尼”的村落落,“尼”是临高话的音译字,意指“小”。依据临高话来理解,“昆尼村落”便是指建在山丘上的小村落落。临高南宝镇有一个名为“昆殿”的村落落,“殿”在临高话中为石头的意思,当地的小山丘上石头多,故而有“昆殿”之名。临高波莲镇有一个名为“昆茶”村落的村落落,此村落建于一处山坡上,旧时山坡上还有茶树,因此得“昆茶”之名。此外,临高地区还有一个昆北村落,此村落建于一处山坡的北面,故而得名。
带“文”字的地名,也是临高话通畅地区的特色地名。“文”为临高话的音译字,含义为旱地或者园子,临高有村落落命名为“文昆村落”,“昆”为山丘,“文”为园子,“文昆”可以理解为位于山丘上的园子。临高还有一个名为“文潭”的村落落,“潭”为水潭、池塘的意思,因村落边有水潭,因此有“文潭”之名。
除了美、兰、头、昆、文,临高话通畅地区的特色地名用字还有本义为“树”的“敦”、本义为“坑”的“金”、本义为“村落”的“武”、本义为“田”的“和”、本义为“口”的“博”、本义为“山林”的“昌”,临高地区以这些特色地名用字命名的村落落不少,比如敦木村落、金殿村落、武大村落、和舍村落、博郞村落、昌乐村落等。
(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