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语出东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儒家先辈们留下的教诲便是只忧虑自己不具仁义之道行,而不担忧自己生活之贫穷。
二、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道
出自《国语·晋语》。生性相同血缘相同故而心性想法相同,由于有同样的心性想法,才会有相同的志向。
三、幸人之灾,不仁;背人之施,不义
见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幸:光彩。背:忘怀。施:恩施。这几句大意是:光彩别人的灾害,是不仁义的;忘掉别人给自己的恩施,是不道德的。
四、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纵然过了良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五、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养来管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抱在它的周围。”
六、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出自《诗经·大雅·烝民》。其文意是,须生成下这些人,有着形体有法则。人的常性与生来,追求善美是其德。
七、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出自《荀子.议兵篇》。依赖德行吞并别国的君主称王,依赖强力吞并别国的君主衰弱,依赖财富吞并别国的君主贫穷。
八、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及早归合服从了道才是贵重踏实的真积德。重诚踏实的真处积德就没有不可通过的障阻。德无障阻则不可知其德的限量。
九、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出自清代张英语录。爱读书的人本色自然就高,种田的人自有饭吃,积德积善的人不会一败涂地,慎重选择交友工具的人会立于不败之地。
十、上士之耳训乎德,下士之耳顺乎己。
汉.扬雄《法言·修身》。大家都成为上士,让伦常道德的圣训,如川流般,贯注心灵之中,勾引我们精确地处世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