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好、有道义,将语文传播天下。”在三才公学传授教化楼外墙,以中、泰两国笔墨书写的校训特殊能干。成立于2004年的三才公学是一所教授中、英、泰三种措辞的泰国民办华文民校,目前共有学生1200名。2011年,该校被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侨办)授为第二批“华文教诲示范学校”。
三才公学六年级一班的林莞尔说得一口流利的潮汕话,她见告,她的外公、妈妈是潮州铁铺人,爸爸是泰国人,她对中文学习很有兴趣,每年泰国学校暑、寒假的时候,外公就会带着她和弟弟到中国学习中文。
笔墨是一个民族精良文化的载体,华文教诲从笔墨开始动手下一代的汉文化教诲,传播中华民族精良的传统文化。
“我们班里的学生大部分是泰国人,小孩们很可爱。”23岁的江佳雯老师老家广西,她见告,半年前,她就读泰语专业毕业后,应聘到泰国三才公学从事中文传授教化,对付中文课程,班里的小朋友们都很喜好,音乐舞蹈方面的中文课程更喜好。
1月27日,泰国华文民校协会第十一、十二届交代就职仪式在泰国举行,泰国潮州会馆永久名誉主席、泰国潮剧公会主席黄迨光就职泰国华文民校协会第十二届主席。采访理解到,目前泰国华文民校协会共有122所华校,一千多位中文西席和10万多名在校学生,龙仔厝三才公学便是泰国华文民校协会中的一所学校。
黄迨光师长西席祖籍广东揭阳揭东玉湖,百年前,他的祖父从揭东南下,漂洋过海到泰国求生,他的父亲在泰国出生,因此,他是泰国“侨三代”。多年来,他虽身处异国,但始终不忘中华文化的根和魂,心系教诲,致力于宣扬中华文化,兴办华文学校,提升泰国华人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密切了中泰文化互换,展现了精彩的侨领风采。
“我们班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羊毫字,我以为泰国学生很聪明,模拟能力比较强,上手快。”三才公学写字班老师吴林筱是中国湖南株洲人,半年前,他从湖南老家到泰国支持华文教诲,平时除了教文化课,还教授学生们写中国羊毫字,“让学生们感想熏染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同时也是让他们换个角度学习中国的措辞笔墨,提升学生对付学习中文的兴趣。”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忆往昔,无数潮汕人乘坐红头船,远渡重洋,赴外洋打拼,从而呈现出一批又一批怀揣小儿百姓之心的潮汕侨胞。而今,只管旅居外洋,潮汕侨胞依然秉持强烈的根源意识,以一腔羞辱,为中华文化作出了不朽贡献。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近年来,外洋华文教诲的热度持续上升,潮汕精良传统文化成为联络和联系海内外潮人的精神纽带,泰国华文教诲在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人文互换,泰中的教诲互换促进了两国的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