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落咏怀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落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简析: 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落、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落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落的意境之中。
画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简析: 诗中的画彷佛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俏丽,而统统的俏丽都将隐于虚幻。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昂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简析:月白霜清,孤身远客,最随意马虎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冷落,年华易逝。凝望着玉轮,也最随意马虎使人产生遐想,想抵家乡的统统,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逐渐地低了下去,完备浸入于沉思之中。
咏鹅 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简析:鹅白毛红掌,浮在净水绿波之上,两下相互映衬,构成一幅俏丽的“白鹅嬉水图”。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简析: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那边那里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啁啾起落,远近应和,东风春雨,纷纭洒洒,但在安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
村落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仲春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简析:儿童、东风、纸鸢,人间四月天,多美;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鹞子,使春天更加活气勃勃,多有朝气。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简析:牧童高坐牛背、放声歌唱,何等散漫、何等放荡;待到捕蝉时,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牧童,是何等有趣,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动到静,既溘然又自然。
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简析:涓涓细流,有声、树荫荷塘,好景、蜻蜓飞舞,有动,小荷尖尖,美景,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活气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