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一起聊聊有关嫦娥奔月、中秋节的故事。

一、嫦娥奔月和女性、中秋节、月饼的关系

1、嫦娥奔月和女性的关系。
中秋八月十五与上元节(正月十五)、中元节(七月十五)都是民间妇女的节日。
古朴的民俗认为万物有灵,男女,阴阳,太阳属刚,也就喻为男人;玉轮属阴,也就喻为女人,自然月宫上住的是女神,来与“太阳神”相呼应,也就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嫦娥成了玉轮的化身,女性的福音,八月十五女性拜月,嫦娥会赐予女性仙颜、聪慧、爱情与家庭以及得子的幸福。

2、八月十五为什么是中秋节。
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
后羿徒弟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

嫦娥奔月 寄意女性追求自力之精神不雅观中秋帖归乡团聚心切

当日正是八月十五,玉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玉轮,从此长居广寒宫。
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玉轮与嫦娥团圆。

3、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嫦娥到了月宫后,非常思念丈夫,而后羿也日思夜想,期望能再见到妻子。
一天,一位神仙向后羿指示了方法:在八月十五月圆之夜,用面粉作丸,团成如圆月的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嫦娥的名字,三更时分,嫦娥就可以回家团圆。
后羿照做,果真见到了从玉轮中飞来的嫦娥,夫妻重圆。
这种面粉做出的圆团后来就演化成了各式月饼。

二、嫦娥奔月传说的来源

嫦娥奔月:中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赏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去世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

一样平常地,人们认为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最早记录了嫦娥的故事。
南北朝期间的谢庄在《月赋》里说:“《淮南子》曰:羿请不去世之药于西王母,常娥窃而奔月。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摘了《淮南子》里的这句话。
很显然,公认的说法是嫦娥最早涌如今《淮南子》中。

但《淮南子》引嫦娥进来,是要用她的故事说道理的:“譬若羿请不去世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痛惜有丧,无以续之。
何则?不知不去世之药所由生也。
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看来,《淮南子》也还不是嫦娥的发明处。

那么嫦娥故事的最初版权是谁的呢?答案是商代的著作《归藏》。

秦代王家台秦简《归藏》,于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
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竹简,“个中关于易占的竹简164支,未编号的残简230支,共计394支,总计4000余字。
”《易占》个中的《归妹》卦辞为:昔者恒我(姮娥)窃毋去世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奔)月。
将往,而枚占于有黄。

东汉高诱表明《淮南子》中说嫦娥是后羿之妻。
汉代人避当时天子刘恒的讳,恒我(姮娥)之后名字改为嫦娥。

如此说来,嫦娥涌如今人们视野中的韶光,至少已经有四千多年了。

三、嫦娥奔月的通畅版本

通畅版源于《淮南子·外八篇》的故事。
良久以前,羿到山中佃猎的时候,在一棵月桂树下碰着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
帝尧时期,天上涌现了十个太阳,烧焦了庄稼,烤去世了草木,公民没了食品。
同时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等也开始危害百姓。
于是帝尧命令羿将凿齿处去世在畴华之野,将九婴诛杀于凶水之上,将大风败北于青邱之泽,射九日,杀去世猰貐,将修蛇斩于洞庭,在桑林逮住封豨。
万民欢畅,拥护尧为天子。

后来,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去世药,交给嫦娥保管。
逢蒙听说后前去盗窃,盗窃不造诣要加害嫦娥。
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去世药飞到了天上。
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嫦娥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玉轮上,滞留在玉轮上的广寒宫。
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敦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羿团圆。

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
仰望夜空呼唤爱妻,他惊奇地创造,玉轮格外皎洁通亮,有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就让人在院里摆上喷鼻香案,放上她平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眷恋着嫦娥。
人们听说嫦娥奔月羽化的后,也纷纭在月下摆设喷鼻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安然,中秋节拜月的风尚也因此而形成。

四、嫦娥奔月的其它版本,见证了女性追求独立和聪慧伟大的人格

1、嫦娥弃夫奔月版本——追求自由。
嫦娥知道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了不去世之药,就生了服药羽化之心。
有一天,就趁着大羿不把稳,偷吃了不去世药,然后就飞到月宫。

“弃”字的感情色彩是很强烈的,它伴随着人的主不雅观意愿。
这个不雅观点是说:嫦娥不满现实生活,于是吞服不去世之药,断交地抛弃丈夫,独自奔月。

有学者说,这表明了在父权制和父权制确立起来之后,女性对男性的年夜胆背叛和大胆反抗。

在封建伦常的禁锢之下,人们认为嫦娥奔月是不道德的悖逆行为,为了报复她的不忠行为,于是将她丑化,让她变成一只丑“蛤蟆”,在月宫中捣药。

2、后羿主动赠予版本——男人二心。
据古籍《墉城集仙录》记载:“吴姮娥,羿妻也,羿司射卫黄帝之宫,入宫得琼药之丹以与姮娥,服,飞入月宫,为月中之官。

唐代杜光庭所作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记载:“羿司射卫黄帝之宫,入宫得琼蕊之丹,以与姮娥,服,飞入月宫,为月中之官。
”后羿是黄帝的侍卫,他得到仙药,于是把药给了妻子,妻子服药之后就飞入月宫,主管月宫事务。

问题来了,后羿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妻子送上天呢?难道是给自己的妻子安排事情?

3、后羿不忠版本——惩罚丈夫。
关于嫦娥独自奔月,还有一条劲爆的新闻。
屈原在《天问》中说,后羿杀了河伯,并且霸占了河伯的妻子。
后羿的婚内出轨,让嫦娥极为恼火,她一气之下吞下不去世之药,离家出走,飞到月宫之上。

4、奔月求子版本——繁衍后代。
生殖神玉轮对生养子嗣有着强大的掌握权,玉轮能给妇女传感生养能力。
嫦娥奔月可以理解为:对着月踊跳、奔逐,以缩短“我”与玉轮之间的间隔,从而达到生养子嗣的目的。
嫦娥奔月的行为,事实上是一种祈子的巫术仪式行为。

在古代神话和古代社会中,求子是关乎妇女的事。
既然如此,后羿就不可能“奔月”了。

5、嫦娥拯救庶民版——爱国爱民。
羿是远古期间有穷国的国王,力大无穷,勇武善射,但性情暴戾,滥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
羿想永生不老,他于是从王母娘娘那里拿来了可以羽化得道的灵药。

俏丽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为使百姓免受羿长期的残暴统治,就偷偷把仙药吃了,化作仙女飘向月宫,成了月宫中的神女。

五、嫦娥奔月和中秋节的干系文物

汉墓画像——石嫦娥奔月图

1、汉墓画像石《嫦娥奔月》。
汉画像石嫦娥奔月图,于1964年出土于南阳市小西关汉墓,现存南阳汉画馆。
原汉画像石中一女子人首蛇身,面部表情愉快欢畅,面向月轮作飞升状。
周围有众星云气妆点环抱。
画的左边有一圆月,月内有蟾蜍。
应合了南阳人张衡著《灵宪》一书云“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1999年3月16日,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了《汉画像石》邮票,全套六枚,展示了全国五个地区的汉画像石,个中第六枚便是选择了南阳汉画像石中佳构之一的“嫦娥奔月”。

唐玄宗画像和唐朝月宫镜

2、唐朝的月宫镜。
中秋节的形成,唐玄宗是关键人物。
唐开元十七年,唐玄宗将自己出身之日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唐会要》卷二九)。
这是唐代最主要的大节,举国欢庆。
庆典上,唐玄宗要向四品以上的官员赐金镜,群臣献寿,也要进奉宝镜。
这些镜子被称为“千秋镜”。

“月宫镜”便是千秋镜的一种,纹饰上或有明显的月轮图案,或刻画桂树、嫦娥、蟾蜍、玉兔等月宫神话元素。
上图所展示的唐月宫镜的范例造型,为八出菱花形,背缘流云环抱,中央是一株桂树,左侧为玉兔、蟾蜍,右侧为衣带飘舞的嫦娥。

全体图案以桂树为钮,造型新奇;镜钮右侧为嫦娥飞天,帔纱飘舞,右手执灵芝,将仙女轻盈洒脱的场景瞬间,把握得恰到好处;镜钮左侧上为玉兔杵臼,下乃金蟾曼舞。
边缘纹饰区则为朵朵祥云。
整体画面表现的月宫生活情景,诗云“袤女俪经星,嫦娥栖飞月”即此。

唐代以嫦娥、玉兔为题材的月宫镜极为盛行,这反响了唐朝玄门文化的盛行。
上自天子下到百姓,全体社会都对炼丹服药、羽化升仙的法术极为热衷,广为流传的叶羽士领唐玄宗游月宫,归而传《霓裳羽衣曲》的故事便是这种思想的表示。

此镜人物形象生动,构图活泼,格调优雅,布局奥妙。
这种装饰纹样静逸空灵,把神话传说推到了童话的审美境界,在超脱之处见童趣、童真、童心,稚拙中富有诗意,显示出工匠们高超的艺术设计水平。

今人不见古时月,嫦娥孤栖与谁邻。

清雍正画像和“八月赏月”

3、《雍正十仲春行乐图》中的八月赏月。
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雍正十仲春行乐图》,是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创作的绢本设色画,这是一组表现雍正天子日常生活的作品,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的顺序排列,画中表现的是雍正与厥后代在圆明园内共享明日亲之乐的场景,同时也表现了一年中十二个月的不同节令风尚。

个中“八月赏月”这一图景展现出浓厚的中秋节气氛,对应圆明园四十景之澡身浴德。

澡身浴德是一组以儒家的修身养德思想为意境的景不雅观。
它紧张由三组建筑组成:以澄渊榭为主的一组三幢临水建筑,澄渊榭北面的望瀛洲,以及再向北土山包围中的深柳读书堂。
望瀛洲在澄渊榭北面,是一个建筑在高台上的方亭,用来眺望福海景不雅观。

上图是三希堂,清朝乾隆天子书房,位于北京故宫养心殿西暖阁内

六、乾隆“三希堂”佳构《中秋帖》的精彩传奇故事

1、乾隆“三希堂”和三件稀世珍宝之一的《中秋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西暖阁,是清朝乾隆天子的书房———“三希堂”。
这位颇为嗜好书法的天子所书写的“三希堂”匾额,至今还悬挂在墙上。
匾额两侧“怀抱不雅观古今,深心托豪素”的对联,也保持着当年的原貌。

所谓“三希”,实在有很多种阐明。
最出名的有两种:一是说“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是天子在勉励自己。
另一种是指这里藏着三件稀世珍宝,即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軕的《伯远帖》以及王献之的《中秋帖》。

《中秋帖》共3行22个字,内容为:“中秋不復不得相還褢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没有题名。
(“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中秋帖》颇受清代乾隆天子的喜好,被认为是晋代王献之“一笔书”的代表作,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呈现出雄姿英发的豁达之气,历来评价甚高。

而事实上,创立草书“一笔书”也是王献之对书法发展的一大贡献。
其将张芝的章草和其父王羲之的草书又向前推进一层,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并在书法史上扬名。

因此,这件《中秋帖》为乾隆天子视若珍宝,法帖正文右上角的御题签赫然标有“晉王獻之中秋帖”。

只管如此,关于这件法帖的辩论和谜团却从未因乾隆天子的重视而停滞过,而且愈演愈烈。
首先是断句:“中秋不復不得相還褢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这22个字,彷佛是被截断之语,抑或语焉不详,如何断句依然成迷。

其次是关于书写材料。
后世有专家质疑,该帖所用竹料纸,约到北宋时方才涌现,从行笔判断,书写时也用的是无心笔,并非晋朝惯常利用的有心硬笔。
清吴升《大不雅观录》乃至说:“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
”而当代研究者则有人推测,其为宋人所临,很可能是米芾。

关于艺术品传世溯源的辩论,古往今来,从未停歇。
这或许也是艺术品得以为人所重的缘故原由。
先不论其来源如何,《中秋帖》的艺术性毋庸置疑。
其传承流转之过程,也为其增加了神秘色彩。

上图是《中秋帖》,传为晋王献之书,纸本,手卷,纵27厘米,横11.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中秋帖》收藏散落回归的弯曲路径。
关于《中秋帖》的鉴藏和传世,还有颇多弯曲的故事。
此帖卷后有明董其昌、项元汴,清乾隆题跋,个中附乾隆天子、丁不雅观鹏绘画各一段。
卷前后及隔水钤有宋“宣和”内府、南宋内府,明项元汴、吴廷,清内府等鉴藏印。
足可见此帖曾经宋代宣和、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

民国时,溥仪将其携出宫外,飘泊民间,被当时的古玩收藏大家郭葆昌师长西席拥有。
在郭葆昌的书法藏品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

1948年,郭葆昌的儿子郭昭俊把《中秋帖》和《伯远帖》带到台湾,但却没有顺利卖出去,当时急需用钱的郭昭俊只好转到喷鼻香港,将这两幅宝帖抵押给一家英国银行,期限就定在1951年年底。

眼看期限将至,焦虑不安却又无可奈何的郭昭俊无计可施。
这家英国银行也早就盯着这两幅宝帖,他们在催郭昭俊还款的同时,又诱惑他将宝帖卖给银行以解燃眉之急。

此时,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北京,一份关于抢救收购国宝“三希”宝帖的报告被十万遑急地送进了中南海。

这个中的缘由要从一个人提及。
此人正是当时广东省银行喷鼻香港分行的经理徐伯郊,徐家与郭家可称得上为世交朋友。
他深知这两件国宝的代价,假如卖给了外国人,那可真是千古遗恨。

于是,徐伯郊在力劝郭昭俊的同时,迅速将此事奉告其父——时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徐森玉,并辗转关照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很快又报告了周恩来总理。

1950年11月5日,周总理指示“赞许购回《中秋帖》及《伯远帖》”。
为了确保国宝真实可靠,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王冶秋同马衡、徐森玉等人亲往鉴宝,鉴定地点被特意安排在澳门。
经由鉴定,其为真迹无疑,两件稀世国宝终于以当时的天价35万元重金回归了祖国。

自此,《中秋帖》和《伯远帖》又回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

七、30年前我的第一个外洋中秋节

30年前,1989年5月12日,我东渡日本留学,很快迎来了第一个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

那天是9月14日星期四,这是我第一次真正阔别父母和家乡,独自一人在日本东京,依旧是上课和打工,晚上11点从东京新宿西口的“豪华饭店”事情结束后,乘坐山手线回到住处,一个人看看天空,才知道日本的玉轮也是很圆的。

很想和父母家人聊聊,可是没有办法做到。
当时,父亲因身体不适,在母亲、弟弟陪同照顾下,正在上海住院动手术,扬州的家有两只猫咪留守。
一家人只能分守三地,望着天空的玉轮,心中团圆。

很快,今年的中秋节9月13日立时就要到了,这是我的儿子今年8月13日离开我们,去外洋留学就读研究生,迎来的第一个中秋节。

那天我和夫人在北京都城机场送别儿子时,性情倔强的夫人在儿子进入海关的瞬间,泪流满面,哽咽说着“他一个人走啦”。

上图是送行当晚朋友圈的留言,儿子:“酒剑随马,他乡异客。
白衣不见,桃花如昨。
告辞!
”夫人:“重重的行囊,带走我天下。
远走他乡,追逐梦想。

好在如今的通讯技能前辈,我的夫人和儿子每天都视频或语音,儿子在他妈远程辅导下,学会了做菜(见图:红烧黄鱼),能够独立生活。
儿子,我们为你点赞!

红烧黄鱼

儿子,中秋节时,我们等着和你视频通话,让你看看北京天空的玉轮。
祝你中秋节快乐!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祝大家年年有“鱼”!

#聊聊神话传奇那些事,现金流量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