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古代女性常用词

紫檀心:芳心。
紫檀,常绿乔木,有喷鼻香气。

兰心蕙性:以兰草比喻女子美好的心地品质。

水沉喷鼻香:常绿乔木,其心材为著名的熏喷鼻香料,别号沉喷鼻香、沉水喷鼻香。

翠黛玄鸟迟日啼红落梅天你知道这些古汉语在说什么吗

越女:原指越地美女,后泛指美女。

翠黛、翠袖:借指女子。

拾翠:代指女子春日的嬉游。

踏青:春游。

闲敲玉蹬:意谓骑马闲游。

心织藕丝,烟水隔别:前句比喻相思之情的郁结,后句比喻别后相思被烟水隔绝。

剪翠妆红:言女子画眉施粉。

眉沁绿:以黛画眉。

金闺:女子闺阁。

敛黛:皱眉。

颦眉:紧皱的眉头。

攒眉:皱眉,表示哀愁。

双翠:双眉。

云髻:女子发髻如云。

翠娥:美人之眉。

啼红:女子堕泪。

玉著:比喻眼泪像玉制的筷子。

晚奁(lian连):晚间的装扮。

娇波:美目。

鬓蝉:鬓发疏制成蝉翼的样子。

晓莺:比喻歌声之清润宛转。

靓妆:俏丽的装扮。

罗胜:古代妇女的头饰,以罗帛制成。

春葱:比喻女子手指细嫩如葱。

纤纤玉手:比喻女子双手细白如玉。

远山、露莲:比喻女子脸庞姣美,面如荷花。
《西京杂记》卷二:“卓文君姣美,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

春柳:比喻舞姿婀娜轻盈。

回雪袖:形容女子舞姿若雪花飘拂。

萧娘:《南史·梁宗室传上》载:萧宏,貌美人柔懦,北魏称之为萧娘。
后世泛指仙颜多情女子。

天生手云:即远山眉。

山翠浅:比喻黛眉浅淡如远山,即远山眉。

眼约:眉目传情通意。

画罗衣:舞衣。

鲛绡:丝织的绢帕。

临鸾:对着装扮镜。
鸾,指饰有鸾鸟图案的镜子。

秦娥:古代善歌者。

霓裳:①.以霓虹制作的衣裳,古人认为神仙穿这样的衣裳,故而常以此比喻神仙;屈原《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
”②.唐代法曲《霓裳羽衣曲》的简称,原名《婆罗门》。
传说唐玄宗游月宫,闻仙乐,默记其音,归而作此曲。
杨贵妃善舞霓裳羽衣舞。

红绡:唐裴铏《传奇》集中《昆仑奴》载,大历年中,崔生与勋臣家歌舞妓女红绡相爱,昆仑奴摩勒背负崔生与红绡出逃,匆匆成二人结合。

青娥、蛾眉、姝丽:仙颜女子,或可代指舞女。

章台柳: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
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
后韩为平卢节度使侯希逸布告,使人寄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柳为蕃将沙咤利所劫,侯希逸部将许俊以计夺还归韩。
后以\"大众章台柳\"大众形容窈窕俏丽的女子。
旧时章台柳也用以妓院等地的代称。

青楼:本指贵家闺阁,后世多用来泛指妓院。

秦楼:妓院。
妓女住所统称为秦楼。

谢女:旧注专指晋代才女谢道蕴,唐诗中有称妓女为谢女者,大抵因谢安石崇蓄妓而起,始称谢女,继则改称谢女,变为歌楼妓女的泛称。

谢娘:泛指妓女。

花柳:暗喻妓女。

玉楼:神仙寓所,或指华贵的阁楼。

飞琼:仙女。
许飞琼。
见于《汉武帝内传》:“王母乃命侍女….许飞琼鼓震灵之簧。

庭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容,将以遗所思。
”后世多用来暗喻闺怨情思。

海棠珠缀一重重:暗喻佳人梦中啼泪。

女真:女仙。
即女羽士。

玉真:女仙,亦有代指歌妓舞女。

十样宫眉:相传唐玄宗曾令画事情《十眉图》,见唐张泌《状楼记》。
十眉分别为:鸳鸯、小山【远山】、五岳、三峰、垂珠、月棱、分梢、涵烟、拂云、倒晕。

02:古代时令季候常用词

元夜、上元:即元宵节。
我国传统元宵节是指农历正月十五夜,它又称上元节、灯节。
这是沿袭玄门的陈规。
夜在古语中又叫宵。
汉文帝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

上春:孟春、早春。

上巳节:上巳【音四】,古代节日名,汉代以前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往后定为三月三日,不必取巳日。
早在西周期间就已有此风尚。
《诗经·郑风·溱洧》篇里有载,每到这一天,官民都要在东流水中洗涤,斋戒沐浴,祓除不详,名为修禊。
这个节日不仅是春季卫生活动,也是青年男女相聚游春表达爱情的节日。

禊饮:古俗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三国魏后在三月三日】临水滨洗涤,打消污垢,肃清不详,称为禊。
然后取携带的饮食于野外宴饮,称为饮。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
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
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
晋文公为吊唁他,敕令在子推忌日(后改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玄鸟:燕子。
宿燕:去年的燕子。

社燕:指燕子春社来,春社去,故名社燕。

春社、秋社:古人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敬拜土神祈求秋季丰收,曰春社;又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酬祭土神,曰秋社。

青律:古时以音律与季候相配,青律为春天之音律。

迟日:春日。

更阑:夜深。

镇日、永日:整天的意思。

落梅天:指五月。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日,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
每月都有初五、十五、二十五三个带五的日子。
初五是开头的一个五,故叫端五。
午,属十二支,农历十一月为子月。
五月恰逢午字,故五月有午月之称。
五、午同间,五、五相重,以是端午节别号“重午节”或“重五节”。
各地习俗不同,端午还有午日节、地腊节、天中节等名称。

乞巧:民间将农历七月七日称为乞巧节。
乞巧节有地方盛行少女用七根线和七枚绣花针在月下穿针、绣花的习俗。
在广州,每逢七夕,人们都会陈设瓜果及各色喷鼻香花、扮装品,在月下拜祭织女。
七夕乞巧,除穿针乞巧外,还有做乞巧果的习俗。
乞巧果分花瓜和巧果。
花瓜是雕刻各种花纹、花样的瓜果。
巧果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点。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
我国农历一年有十二个月,分为四季。
七、八、九三个月是一年中的秋季。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
古时候因人们把每季的三个十五日分别称为“孟”、“仲”、“季”。
以是中秋也叫“仲秋”。

重阳节:指农历玄月九日。
农历玄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熏陶情操,或登高以磨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长了无限乐趣。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尚,以是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长至、迎长:冬至日后,太阳北移,日间渐长,宋人习气称冬至为长至。
又称迎长。

宜冬:古代妇女每当立春、冬至来临,就在头饰上书写宜春或宜冬,表示吉祥快意之意。

03:古代酒宴礼席常用词

千春:指年寿,即千年。

长年:龟龄。

月中神仙、月中人:寿翁,即老寿星。

辰星:老人星。
《后汉书.天文志》:“老人星曰南极。

当年、盛年:示正当花盛之时。

谢家:本指南朝谢安家族,世居高位。
后借指名门世家。

觥船:形状似船的大羽觞。

觥杯:大羽觞。

觥筹:羽觞和酒筹,行酒记数的用具。

玉卮、玉钟:玉制的羽觞。

金船:大羽觞。

玉液、琼浆、仙露、流霞:都是美酒的美誉。

滟滟金:指金黄色的酒浆。

榴花满盏:形容酒色之美。

象筵、綺筵、玳筵:豪华的筵席。

芳筵:代指高雅的酒宴盛会。

尊前:酒宴、酒席上。

宿酒:昨夜之醉,隔夜犹存的醉意。

渌酒:清酒。

疏狂:狂放不羁。

莫辞频:不要频频告辞欲去。

伊行:你这里。

祖席:古人出行时敬拜路神曰祖席。

长亭:秦汉时期十里设置一亭,亦谓之长亭,为行人休憩以及饯别之处。

殢酒:病酒,为酒所困。

04:古代日常用名词、形容词

阆苑、瑶台:神话中的瑶池。

九重天:指宫廷。

绮陌:纵横交错的道路。

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蓬瀛:指蓬莱仙境。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

蛮笺、蜀笺、尺素、锦书、双鱼、鱼雁、鸿雁、鱼中素:都是书信别称。

彩笺:诗笺。

红笺、喷鼻香笺:情书,或信笺的美称。

花笺:精美的信笺、诗笺。

锦字:代指书信。

凤笺:珍美的信纸。

结束:装扮服装。

行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道具乐器等,泛指服装、行装。

青蘋:青萍、浮萍。

浮生:人生。

劳生:费力的生平。

荣瘁:荣辱、祸福、穷达。
荣:光彩,瘁:困病。

足迹:流落不定的生活。
形容行踪不定,像浮萍般四处漂浮。

尖新:新颖新奇。
斗尖新:比喻文人斗方风骚。

斗时新:趁时新。

斗豪奢:争比豪华。

紫凤:紫色凤凰,喻指非凡的人品。

韶光:美好的光阴。

关山:关塞山川。
诗词中多用来代指路途迢遥。

边庭:边塞。

云雨、行云、双鸳浦、雨迹云踪:暗喻男女聚合或男女合欢之意。

朝云暮雨、雨暮云朝:男女合欢。

怯雨羞云:羞于男女欢爱。

金缕曲:金缕衣:指唐代盛行的曲调《金缕衣》或《金缕曲》。
唐杜秋娘《金缕衣》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紫陌:多称去京城的道路。

绿鬓朱颜:少年。

年少傅粉:白面少年。

五陵年少:指巨室子弟。

纨绔子弟:指富朱紫家的子弟。

沉鱼落雁:形容绝色美女,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
语出《庄子.齐物论》。

羞花闭月:形容女子貌美使花儿羞愧,令玉轮躲藏。
语出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豆蔻年华:比喻未出嫁的少女。
豆蔻,多年常绿草本植物,其花尚未大开者,人称含胎花,故以此借喻未出嫁的少女。

垂杨双髻:古代女子未成年时的发型。

鹤发童颜:比喻老年人气色好,精神兴旺。

笄岁、笄年:古代女子到十五岁盘发插笄,表示成年,可以许嫁。
笄,簪子。

满搦:一把可以握持。
搦:握持。
形容女子细腰。

弱冠:指成年男子。
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旁边的年纪。

道家装扮服装:《旧五代史.王衍传》:“时宫人皆衣道服,顶金莲花冠,衣画云雾,望之若神仙。

龟鹤神仙:永生不老的神仙,或比喻龟龄老人。

05:古代情事典故、乐舞器乐常用词

汉渚星桥:指郑交甫在汉水碰着神女之事。
典自《韩诗外传》,古代传说,郑交甫在汉水边遇见神女,要求神女解玉佩赠给他,当他得到玉佩放置怀中时,转眼之间,玉佩和神女都不见了。
汉水女神大约涌如今西周中期前后,最早记载汉水女神的文献是《诗经·周南·汉广》。

绝樱、掷果:指游人不拘常礼、纵情欢快的风骚美谈。
绝樱:出自汉刘向《说苑.复恩》:“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引(拉)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扯断)其冠缨(帽带子),告王曰:‘趣火来上,视绝樱者。
’王曰:‘赐人酒,使醉失落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旁边:‘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
’”掷果:指男女嬉戏逗闹。
《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女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掷之以果,遂满载而归。

潘令闲眠:潘令,即西晋著名墨客和美男子潘岳。
《晋书.潘岳传》:“岳才名冠世,为众所嫉,遂栖迟十年,出为河阳令,负其才二郁郁不得志。
…..即仕官不达,乃作《闲居赋》。
于是退而居于洛之涘。

楚竹惊鸾:《列女传》载萧史教秦穆公女儿弄玉吹箫作凤鸣,后二人随凤凰仙去,又载周宣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鸣。
后世随以惊鸾、鸣凤成笙箫等乐器音声。

貌比潘安、才比子建:潘安指西晋潘岳,子建指三国魏曹植。
梁钟嵘《诗品》将潘岳作品列为上品,并有“潘才如江”的赞语。
潘岳此人可称“才貌双全”,而民间念念不忘的是他的貌。
“才比子建,貌若潘安”、“才比宋玉,貌似潘安”。

绿绮、焦尾:古琴名。
晋傅玄《琴赋序》:“楚庄有鸣琴曰绕梁,中世司马相如有琴曰绿绮,蔡邕有琴曰焦尾,皆名器也。

秦筝:相传为秦蒙恬所造,其声哀怨。

秦筝起雁:筝柱斜列如雁行,故别号雁柱。
雁飞,即指弹筝。

凤竹鸾丝:指丝竹乐器。

响遏行云:形容歌声洪亮或歌唱技巧高超。
见于《列子·汤问篇》:“薛谭学讴于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云回一曲:形容歌声美妙。

仙歌绕梁:比喻音乐美妙悠扬,使人久久而不忘。

急管繁弦:节奏急匆匆、音色丰富而欢畅的美妙乐曲。

清歌妙舞:比喻美妙歌舞和演奏博识的乐曲。
见于晏殊词《望仙门·玉露金风月正圆》。

比目鱼:鲽鱼。
传说此鱼一目,须两两相并始能游行。
比喻男女情好不离。
语出《尔雅·释地》。

鸾胶、续弦胶,连金泥:《海内十洲记》载西海中心之凤麟洲上多凤麟,仙家煮凤啄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为之续弦胶,或名连金泥。
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
又称鸾胶。
唐代刘兼《秋夕书怀呈戎州郎中》:“鸾胶处处难寻觅,断尽相思寸寸长。

独醒人:语出《楚辞·渔父》“全球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幕天席地:以天为幕,以地为席。
见于晋刘伶《酒德颂》。

06:古代常用韶光量化代指词

一霎、一向、一晌:都是少焉的意思。

逡巡:顷刻、不一会儿。

少留:少顷、少焉。

恁时:那时。

玉走金飞:言日月运行迅速,光阴过得很快。
玉:玉兔,代指玉轮。
古神话里有三足鸟,称金乌,后人用金乌代指太阳。

兔走乌飞:言光阴流逝。
兔:代指玉轮,乌:代指太阳。

金乌玉兔:太阳玉轮。
犹言金梭银梭。

星霜风露:星霜,星星一岁一周转,霜露因时而降,故而借指岁月;风露,比喻世事。
见于晏殊词《拂霓裳·乐秋日》句:“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
”星霜,也可借喻白发。

残点:残更。

泪阑干:泪纵横。

阑珊:夜将尽。

曙河低:天将明时银河移低。

经年:经由一年或多少年。

经年价:过了一年光景或数年光景。

水仙:水中神仙,或谓伍子胥所化,或谓屈原所化。

洞府、水府:水神所辖,水中瑶池。

姮娥:即嫦娥。
神话中的月中女神,传说是后羿之妻,因盗窃永生不去世之药奔月。

天边桂:代指玉轮,传说月中有桂树。

玉钩:喻指弯月。

月华:月光,亦可代指玉轮。

凉蟾、银蟾:冷月。
传说玉轮中蟾蜍,故而用作玉轮的代称。

素娥:嫦娥别称,也是玉轮的代称。

弯环:形容月牙波折如眉。
晏几道词句:“斜贴绿云月牙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蟾宫折桂:科举时期比喻月宫折桂为登科高举之典。
现今也常用来比喻难度极大的考试。

仙花解语: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元宝遗事》下《解语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
旁边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旁边曰:“争如我解语花!

春柳能眠:形容春柳的柔垂。
又,传说汉苑中有柳树,状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起三卧。

雨条:形同小雨的柳丝。

烟叶:浓密如烟云的树叶。

雁字:雁飞成行,似人字行,故称雁字。

春梦秋云:白居易《花非花》:“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