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此写墨客归乡后与亲戚闲话人间事、弹琴读诗书以消磨光阴的生活情趣。

二、织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浅。

出自宋·晏几道《玉楼春》。
染织的图案与颜色的逼真,表现的是早春时节雁阵斜飞浮云外、春水江南处处春的景象。

三、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古代最美的十首田园诗最喜儿孙解农事稻花喷鼻香满旧田间

出自宋·王禹翶《寒食》。
幼儿捉蝶、秋千依树的田园宁静安详之景象,如诗如画,动感极强。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四、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出自晋·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
墨客早出晚归的劳动生活。
是写墨客还乡后劳作的体验,更是写广大农人的日常生活,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农人收成庄稼之不易与田间劳作之辛劳的深切同情。

五、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

出自唐·朱庆余《归故宅》。
柴门,指极简陋的门。
前句写风扫竹径的细节,意谓竹径无人行走;后句写柴门常关,意谓院落无人居住。
两句合起来,便表现了故宅荒废已久的意旨。

六、竹梧秋雨碧,荷芰晚波明。

出自元·倪瓒《荒村落》。
秋日暮雨过后所见田园风光:翠竹苍梧青碧闪亮、绿荷红菱漾于波中。
前句写静景,后句写动态;前句写绿色,后句写赤色。
动静结合、红白相间,一幅田园暮雨秋天景色图跃然纸上,让人大有身临其境之感。

七、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出自唐·王维《山居秋暝》。
竹喧,指竹林里的喧哗声。
浣女,洗衣的女子。
日暮竹林喧哗、浣女归家,莲叶摇动、渔舟返航的乡野晚景,就像一幅生动的山水人物画,有竹有莲,有男有女,有条有理,读之让人憧憬不已。

八、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

出自宋·王禹翶《畲田调》。
农人自种自收、自给自足,不问政事的心态。

九、最喜儿孙解农事,稻花喷鼻香满旧田间。

出自宋·徐眅《归田》。
解,懂。
墨客回归田园与儿孙共话农事、看稻花飘喷鼻香、忆及昔日田间劳作情景的喜悦之情。

十、月下江流静,荒村落人语稀。

出自唐·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
此写宁静的田园夜景。
前句直接以“静”字点出主旨意蕴,后句则以“荒村落”和“人语稀”两个场景将“静”予以详细化,从而将月夜安谧的境界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