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喷鼻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鉴赏: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轶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落意后不愿与世俗与世浮沉的孤高品质。全词采用比拟手腕,上阕极写花灯刺目耀眼、乐声盈耳的欢腾喜庆场面,下阕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措辞精细,蕴藉婉转,余味无穷。
2.《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薄暮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鉴赏: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楚,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单是花灯明,而且街市上发光的景物都像在白天一样。可见街上亮了灯,天已大黑。“月上柳梢头,人约薄暮后”二句言月上柳梢之时,人约薄暮之后。“薄暮后”不是说“等到薄暮往后”,而是指日已西沉之后,这时一轮明月爬上了柳树梢头,词人所约之人还没有露面;“人约”二字蕴藉、暗示出已有一个“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侣在等待着他,于是他便在点点灯火中苦苦地寻觅着她。“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只管元夜的情景和去年一样也是“花市灯如昼”,也是“月上柳梢头”,词人却寻觅不到去年所约的人了。他“泪湿春衫袖”,只落得默默无闻地伫立在灯火零落处。他之以是“泪湿春衫袖”,是由于经由一番努力后,而今不惟“人不见”,连似曾相识的景物也骤然变得陌生了,由此表达出一种失落落感。
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鉴赏:《春江花月夜》是唐代墨客张若虚的代表作之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开头就以动入静,气势磅礴地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生”字极具动感,它使人像看到美好的事物一样冉冉升起,也使人感到“月光统统是随着海潮天生的”倏忽之间已遍布江畔,进而别出心裁地表现出“何处春江无月明”的普遍境界;
4.《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唐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
鉴赏:全诗用一“难”一“爱”两字,以景起兴,直抒胸臆。诗中“沧海”、“巫山”两个排比,极言“水之深”、“云之高”,是墨客心目中永恒的爱人精神化所至。而从墨客阐述中,我们则可以感到一个才子型的文人,在人生的途中跋涉的困难。“取次花丛
5.《长恨歌》-白居易
长恨歌
唐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典膏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空隙,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敷。
高力士进言说:“陛下思恋瑶池中的美女杨玉环,会误了国家大事的。”唐玄宗说:“凭我和杨贵妃的关系,‘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宝五载六月,杨贵妃被册封为寿王妃后离开了皇宫,居住在寿王为其建造的新宅第中,有时回宫参加皇室活动。
《新唐书·杨贵妃传》中记载:“太真得幸后十年而不能得志焉。”这是指杨贵妃虽然得到唐玄宗的宠爱,却未能立为皇后之事。于是杨、杨两家权势便愤愤不平起来。
《新唐书·杨贵妃传》中记载:“始诸杨盛时,令其兄弟求客牧马刺官者污辱之(指安禄山、史思明),由是禄山怨上益深。”
杨家原来是瞧不起安禄山的,由于自己青云直上之后权势日盛时不知收敛克制,乃至将安禄山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的人任意侮辱,这就逼使安禄山造反邀功邀宠以平息心中怨气。杨贵妃虽然成为唐玄宗的宠妃,但是始终未能成为皇后的缘故原由很多,个中玄宗听信谗言是一个主要的缘故原由。
《新唐书·杨贵妃传》中记载:“后庭浸盛(后宫宫女浩瀚),宫中以百骑输入禁宫者日益众。”宫中用度日繁、禁宫女宠日盛是导致天宝年间唐玄宗疏远杨贵妃的缘故原由之一。
《长恨歌》中写道:“承欢侍宴无空隙”,“姊妹弟兄皆列士”,杨贵妃虽然得到唐玄宗的专宠达十年之久,“在天愿作比翼鸟”,却始终未能成为皇后,唐玄宗又是一个“从此君王不早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