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觞漫谈】

最近几天女朋友沉迷于一个同乡妹子的直播不能自拔。
实在那个妹子的直播内容也大略,便是聊谈天,或者策划一些表白,搭讪之类吸引人们把稳力的东西。

有一天,女朋友就溘然对我感叹一句:“这些人挣钱好随意马虎啊。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那个女主播自己说的,商家的互助,直播间中点击一次链接就有8块钱,昨天晚上有4000次点击,单这一项就挣了3w多。

我们之前都是不怎么打仗直播的人,以是才会对这个数据感到惊异,前几年直播在风口上的时候,第一批火起来的人更不知道赚了多少钱了。
而且今年突发疫情,短视频,直播带货更是大大的火了一把,涌现了许多千万级的网红。

唐代诗僧见农妇连夜纺织忙碌一番感慨写下此诗28字流传千年

一场直播下来,业务额能达到几百万乃至上千万,而最顶级的流量像李佳琦,薇娅等人,最近更是爆出来一晚上收入可能有6到8个亿。

这些数据下来,不得不感叹命运无常。
有些人遇上了机会,赢利如喝水,有些人庸碌生平,用最辛劳的劳动赚着最少的薪水。
当然,这样的比拟有很多方面的成分造成,也不能一概而论说别人运气好。

【临其诗境】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贫穷和物质的短缺并不可怕,恐怖的是贫富差距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不安定。
那么在古代,会不会有本日流量时期这样差异巨大的比拟呢?

也是有的,而且很普遍,毕竟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差异无可避免,在被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贫富不均的差异。

本日我们通过一首诗来看一个分外征象,拿来做贫富不均的例子彷佛不怎么恰当,不过倒是与现实符合。

那便是普通的良家女子与妓女。
一个靠着自己的女红技巧,在家里昼夜一直,赚辛劳钱,到头来能够剩下的只有一点点,有时候乃至还要陪钱做手工。
反不雅观那些在青楼上的女子们,她们只是轻启朱唇,明眸流转,为王侯将相还有那些富二代们唱首歌,所得的赏赐就远远超出良家女的想象。

这样的社会征象引起了唐代一位诗僧的思考与感慨,于是写下这首《织妇》,为良家女子打抱不平。

【经典原文】

织妇

唐代:处默

蓬鬓蓬荜积恨多,更阑灯下一直梭。

成缣犹自陪钱纳,未直青楼一曲歌。

【条分缕析】

乱蓬蓬的头发,蓬草堆成的破门,越是这样的人家,在人间间的遗憾与心伤就越加的多。
两个“蓬”字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一个形容人物一个形容家境,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位家境贫寒的织妇的形象。

夜已阑珊,东方初明,这家人的屋中还亮着灯,屋里传来不间断的纺织声音,女主人公的双手纤细机动,与梭子在灯下翩翩起舞,看得人眼花缭乱。

唐代还有一首诗,也描述了这样一位劳苦的贫妇,“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诗中的形象更加详细可感,而诗僧处默这里,则是写了一类人的处境,给读者的真实感没有那么强烈,而这也是僧人作诗的通病,他们与社会的打仗并不多,写这些诗句,也多是别有抱负,并没有真情实感贯注个中,对主人公也没有足够的理解和不雅观察。

后面两句写到织妇所得之微薄,与她废寝忘食劳碌的样子形成了极大的比拟。
这一层比拟还不足,“未直青楼一曲歌”又引入了一层更加强烈的比拟,这也是作者寄托情绪的地方。

这样看下来,墨客在个中表现的褒贬方向就非常的明显了,而这到底是确有所指,还是无聊时的感慨,我们不得而知,诗歌意象的模糊性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题材所具有的传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