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说:“渡人渡己,渡己渡人。

看似两句抵牾的话,合起来剖析,就会创造,所谓自渡,实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不是一个人硬扛着。

生活中,外人拉你走一辈子很难,拉你一阵子的人,也不多,但是你要明白,是“聪慧”在渡你,而聪慧的源头,是先人、社会、困难、生活等。

在聪慧的大海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对联”。
两句朗朗上口的话,不仅对仗工致,还表达了特殊的意思。
或喜气,或哲理,或唇枪舌战。

前人的三副对联渡了无数人

如果你碰着了难处,读一读以下三副对联,逐步就释然了。

02

第一,关于人生:人生哪能多快意,万事但求半称心。

“人生哪能多快意,万事但求半称心”,源自于杭州的灵隐寺。
也有人刻意去探求了一番,没有找到对联。
不管若何,对联的存在,让很多人理解了“半”,懂得了进退。

南宋时,宋高宗宋孝宗,因此宋孝宗戴德戴德,尽心孝顺,表示了父子情。

有一天,宋高宗去灵隐寺嬉戏,看到一个端茶送水的中年人,问:“为何到这里来当行者?”

中年人说:“我本是南郡太守,因得罪了人,弄丢了官职......”

离开灵隐寺,宋高宗把事情反馈给了宋孝宗。
很快,中年人的官职,得到了规复。

下大雪的时候,宋孝宗安排人赋诗,并把诗送给高宗,创造快乐的氛围。
有一个叫甄龙友的诗人,写道:“看来不是飞花,片片是丰年瑞。
”得到了头彩,被付与翰林院编修的职位。

宋高宗的晚年,可谓是称心快意。

可是,宋孝宗励精图治,爱惜家庭,但是他的晚年,却活得有些凄凉。

宋孝宗让位给宋光宗,本可以颐养天年,但是皇后李凤娘为人刻薄,费尽心机阻挡宋光宗做孝顺的事情。

宋孝宗过生日、生病等时候,都不能见光宗一壁。

古人云:“只因悍妇一张嘴,做了违逆不孝人。

不难创造,不管是天子,还是普通人,都难以“称心”,人生总有不完美的地方。
如果一定要追求完美,反而会让自己很难熬痛苦。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如果活得很烦懑活,也创造自己没有什么出息、成绩,不必懊恼。
学会给人生留白,让那些无法得到的,勾留在留白处。

做人,永久不满,才会一贯走在追求的路上。
正所谓,学无止境,爱无绝期,出息无量。

03

第二,关于命运:故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故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源自于《增广贤文》,是民间聪慧的结晶。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命好的人,在低谷的时候,期待改变命运,而不是任天由命。
想法固然很好,但是现实却有偏差。

《西湖二集》第四卷里,有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朱元璋登基后,创造御膳房里有一个很细心的厨子,一开口就赐了五品官。
一个老诗人听说这件事之后,感慨:“十年寒窗下,何如一盏茶。

朱元璋笑着回答诗人:“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第二个故事:南宋时,有一个史侍丞上朝申报请示事情。
天子问他关于宋高宗的往事。

史侍丞刚要开口,有一条蜈蚣爬到了手臂上,咬了一下,他疼痛难耐——欲语泪先流。

天子认为,这个史侍丞是思念先帝的功德,该当得到奖励。
因此,史侍丞当选拔为侍郎。

很多无心之举,可以造诣一个人,很多努力,本是徒劳无功。

因此,聪明的人,都懂得——顺其自然,争其一定,失落之坦然。
不要把得失落看得太重了。
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哪怕结局没有达到预期,也没有关系,毕竟自己的内心是圆满的。

看过这样两句歌词:“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苦处终虚化。

有或者没有,得到或者失落去,遇见或者离去......世事无常,并不是我们可以百分百把握的。
当你为了昨天的伤痛而哭泣的时候,还会弄丢本日的幸福,不如看清命运,然后顺着命运的方向出发,定能迎刃而解。

04

第三,关于心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当年的林则徐,齐心专心救国救民,但是他却碰着了一些官员的阻扰,奇迹并不太顺利。
与其铭心镂骨,不如主动释怀,因此挥笔写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第一次鸦片战役期间,林则徐在广州等地禁烟,开展了虎门销烟,震荡中外。

道光天子亲自写下“福、寿”牌匾,送到广州,以资鼓励。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朝廷的懦弱,屈膝降服佩服派的反对,外敌的施压,林则徐反而成为了“罪臣”,连续多年被流放。

光阴如梭,道光二十五年,林则徐被重新启用,任陕西巡抚等职。

当我们老了,转头看自己的生平,真的是“波澜起伏”,很多的路,是迂回前行的,倒退着走,也不奇怪。

把所有的苦难当成渡人的船,把人生的拐点当成打破口,把别人给的压力当成动力,人生的格局就大不一样了。

你可以容下全天下,那么你就享受了全天下的福泽。
你的倔强,如山一样伟岸;你的优柔,如海一样磅礴。

05

“渡”,是摆渡,更主要的是渡心。

学一学古人的对联,从朗朗上口的笔墨里,找到一些安慰,如沐东风。

人生百年,能够做成什么?又有什么做不成?是有天命的。

努力不一定能成功,所有的成功都是努力的结果。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正,唯有一颗平常心。

苦难不仅能降服,还能“享受”,苦中作乐,先苦后甜。

从今今后,但行好事,莫问出路。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笔墨,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