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云、曾秀英选编《节日节气诗》正文

小满七绝355—363首

十六、小满(四月下半月)

小满简介:斗指巳,即东南方向,太阳黄经为60度。
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为小满。
(见季著34页)

节日节气诗第四十三章小满七绝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为小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称乳熟后期,以是叫小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授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乃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去世,三候麦秋至。

小满时节,万物繁茂,成长最兴旺,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兴旺的期间,花费的营养物质为四季二十四节气中最多者,以是,应及时适当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受损伤。
此节气的汤品也十分主要,宜饮用绿芽菜蛤蜊汤、苦瓜木棉花牛肉汤、淮山赤小豆苦瓜猪肠汤、荠菜生姜鱼头汤、胡椒粒老鸡猪肚汤、泰西参红枣生鱼汤等,这些汤品具清热、养阴、祛湿、暖胃、温补等功效。
(百度·百科·小满)

小满

355、村落庄四月

(南宋)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村落庄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出处】节气116页。
律诗369页。
小学生143页。
宋典1211页。
宋代绝句302页。
四季风光146页。
绝句三百首216页。
历代风景诗163页。
宋诗选注225页。
历代绝句1163页。
咏物诗选38页。

【作者】翁卷(生卒年不详),字续古,一字灵舒,温州乐清(今浙江温州)人。
淳祐十年(1183)登乡荐,终于布衣。
诗以清苦为主,与徐照、徐玑、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
有《苇碧轩诗集》。
见宋典1481页。
小传不载。

【简析】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由物及人,层次分明,表示其对村落庄生活的热爱之情。
插田,即插秧,四月下半月之农事也,浙江、福建一带均如此。

小满

村落庄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56、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七)

(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落落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出处】小学生126页。
宋典1045页。
小传中二册704页。
作品选中二册180页。
宋代绝句276页。
绝句三百首201页。
历代风景诗171页。
宋诗选注202页。
历代绝句1130页。
最美的节气诗词(夏)34页。

【作者】范成大,见立春七律033首《立春日郊行》简介。

【简析】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六十一岁时作《四季田园杂兴》。
此时的范成大,已经做过参知政事、知明州、知建康府,自己武断以病乞归石湖。
《四季田园杂兴》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各12首,组诗共60首。
此为原作第31首。
此诗是《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中最为随处颂扬之作。
利用以小见大、侧面描写的写法。
从小孩学习种瓜,可以看出大人的繁忙、勤恳。
全诗写得有点有面,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活气息。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357、小园四首(其一)

(南宋)陆 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出处】绝句三百首189页。
作品选不载。
陆游86页。
宋诗选注183页。
历代绝句1102页。
陆游选集77页。
宋诗选389页。

【作者】陆游,见元日五律024首《己酉元日》简介。

【简析】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十一月,陆游因江西五月水灾奏请朝廷拨义仓赈济灾民,以及发文书让江西诸郡地方官给灾民发放粮食,被罢免了江南西路平茶盐公事的官职。
他于此年年底返回浙江山阴老家,过起田园生活。
此诗应为淳熙九年(1182)所作(拜会宋诗选389页)。
二心安理得,乐得清闲,就在住所的小园里种瓜,空隙时读读陶渊明的诗歌,显得悠然自得。
诗歌风格平淡,描写细腻,深得古代田园诗的意境。
亲自参加生产劳动,尤其难得。

又乘微雨去锄瓜

358、小池

(南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处】节气104页。
律诗356页。
小学生131页。
宋典1068页。
荣新编著《咏荷诗词精选》(金盾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下文简称咏荷)119页。
宋代绝句262页。
四季风光140页。
绝句三百首207页。
历代风景诗165页。

【作者】杨万里,见立春七律032首《十仲春二十一日迎春》简介。

【简析】咏荷名诗。
此诗妙在写出自然万物之间的亲密关系,表现了墨客静不雅观得意的心情。
杨万里长于表现动态之美,长于捕捉稍纵即逝、妙趣横生的一瞬间的俏丽镜头。
三四句随处颂扬,其诗意已被画家画成一幅幅精美的画作。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359、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洁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出处】小学生128页。
宋典1045页。
律诗355页。
宋诗选注202页。

【作者】范成大,见立春七律033首《立春日郊行》简介。

【简析】此诗写初夏江南屯子之美景。
一、二、四句写景,颇有民歌风味,景致幽美动人。
第三句叙事,虽不直接写劳动,却从侧面透露出劳动情形,引人遐思。
三四句以动衬静,效果良好。
蜻蜓,于初夏季节涌现,翩翩飞舞,十分动人。
杨万里《小池》“早有蜻蜓立上头”,与此诗“唯有蜻蜓蛱蝶飞”,都写到蜻蜓,相映成趣,可以参看。

唯有蜻蜓蛱蝶飞

360、天平山中

(明朝)杨 基

小雨茸茸湿楝花,熏风树树熟枇杷。

缓步不记山深浅,一起莺啼送到家。

【出处】律诗417页。
明典275页。
四季风光163页。
历代风景诗170页。
咏物诗选46页。

【作者】杨基,见雨水七律090首《春草》简介。

【简析】此诗写墨客初夏时节在吴中名胜之一的天平山中信步缓步的所见所闻,写得自然典雅、情深意重,流露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悠然自得的闲适情趣。
一二句对仗工致,写景生动。
选取楝花、枇杷这两种当令植物来写,很有代表性,以少总多,不但使人以为满目苍翠,而且让人清楚地感想熏染到墨客心中的盎然春意。
三四句由景及人,莺啼声中,缓步而归,物我两忘,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景致之美,写得十分成功。

天平山,位于苏州城西南,离城约四十里。
其山顶平正,可容五百余人,山形高耸,似与天齐,故名天平山。
杨基家住赤山,离天平山约五里。

【楝花简介】楝花,楝科落叶乔木。
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花。
春末夏初着花,花紫色,有浓郁喷鼻香气,能结子。
楝花,始于暮春,收梢于初夏。
《花镜》上说:“江南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为首,楝花为终。
”核果球形或椭圆形,以表面金黄色,个大肉厚,完全而无分裂者为佳。
有因形似小铃,熟时色黄,又称“金铃子”。
因以四川产者为佳,故又称川楝子。
味苦,性寒,有小毒。
疏肝泻火,行气止痛,杀虫。
常用于肝气郁滞或肝胃反面所致的胁肋作痛,气血淤滞的妇女行经腹痛等症。
(百度·百科·楝花)

此诗写到楝花,季候阃相符合,并非虚言。
(元朝)朱希晦七绝《寄友》亦云:“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
”(历代绝句1280页)也写到楝花。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不雅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确属履历之谈。

楝花

楝花

【琵琶简介】琵琶,蔷薇科苹果亚科琵琶属的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0米,小枝粗壮,密生绒毛。
花期10—12月,果期5—6月,即农历四月到五月果实成熟。
(拜会百度百科· 琵琶)杨基诗中说“熏风树树熟枇杷”,写的正是初夏风景。

熏风树树熟枇杷

琵琶果

361、闻鹃

(元朝)潘 音

子规声切月轮斜,起望诸陵忆汉家。

妇女寻芳浑不解,鬓云争插杜鹃花。

【出处】元诗选注230页。

【作者】潘音(1270—1355),字声甫,为宋末元初新昌(今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南洲村落人。
十岁时,闻长老谈南宋灭亡之崖山之变,潸然泪下,并绝食数日,以示绝望之意。
终年夜后,读因不食周粟而饿去世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传》,击节愤叹。
衣服礼节,皆仍宋时之旧。
掇野蔬以自给。
有人劝他说:伯夷、叔齐业绩,乃上古之事了,陶靖节(渊明)心虽为晋,未尝不食粟,今你何必自苦呢?于是躬耕世田十馀亩,非其力不食。
从江西草庐吴澄学程朱理学,后吴澄以朝廷推举欲任职元朝官吏,潘音表示反对,吴澄不听,他即与老师毅然破碎,归里隐居,筑室南洲山中,匾其轩曰“待清”。
见百度百科.元朝潘音。

【简析】此诗借写杜鹃鸟的鸣叫声,抒发了对已经灭亡的南宋王朝的怀念之情。
村落庄四月,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语),改朝换代之后,闻杜鹃思故国,实属正常;更何况妇女又把杜鹃花插在头上,再次触动了墨客的心弦,自然情不能已,一吐为快了。

闻鹃,只是一件事,听者引起何种感想,则因人而异。
后来,徐志摩闻鹃,竟然想起美女林徽因,也未尝不可(详见《月下待杜鹃不来》一诗)。

杜鹃花

杜鹃鸟(子规鸟)

362、初夏游张园

(南宋)戴复古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景象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出处】千家诗49页。
律诗373页,作者题为戴敏,戴复古之父。
宋典不载。

【作者】戴复古(1167—?),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
生平不仕。
长期浪游江湖,卒年约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亦受晚唐诗影响,是江湖派中主要作家。
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见宋典1481页,小传中二册788页。

【简析】通过载酒狂饮、摘尽枇杷的细节描写,表示了夏游张园的欢快、墨客对初夏景物的热爱,十分生动。

乳鸭池塘水浅深

摘尽枇杷一树金

363、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二)

(南宋)范成大

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

永日屋头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喷鼻香。

【出处】幼读103页。
宋典不载。
宋诗选注196页,题为《初夏》。

【作者】范成大,见立春七律033首《立春日郊行》简介。

【简析】蜘蛛结网,燕子垒窝,槐树枝繁叶茂,麦花暗送清香,范例的初夏风光。
虽不提及人物活动,仍旧让人以为屯子劳动之繁忙。
写得颇富情趣。

紫燕哺雏

微风扇里麦花喷鼻香

游客欣赏麦花

此出还有(清朝)张之洞《四月下旬过崇效寺访牡丹花已残损》(一夜狂风国艳残,东皇应是护持难。
不堪重读元舆赋,如咽如悲独自看)(清诗三百首387页)七绝一首比较值得一读。
(以牡丹花谢暗喻戊戌变法失落败、弟子杨锐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又用甘露之变的典故,贴切深刻。
系有寄托之咏花诗,自然高人一等。

陈锦云、曾秀英选编,2023年2月8日于瓷都德化

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