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觞漫谈】

李白杜甫是盛唐的双子星。

他们两个的相遇,在历史上切实其实是天算夜的巧合与奇迹,如火星撞地球一样平常激光四射,震荡深远。

只是,当时相遇的两个人彷佛并没有觉得到,当时的李白已经名满天下,杜甫还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后起之秀,见到了自己良久以来仰慕的偶像,自然就被李白洒脱洒脱,浪费无度的人格魅力给吸引了。

杜甫半夜梦见李白醒来写诗记录8句话写尽对李白的崇拜和思念

他们两个带上一个高适,在中华大地上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光阴。
用杜甫的话说,是“裘马颇清狂”,从我们后人的眼力来看,则是三个人一起神神叨叨的“找神仙,采仙草,炼妙药”,然而末了也没有成功。

求仙无望,杜甫选择了推出这个三人小团体,还写了一首诗总结,“秋来相顾尚秋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首诗中我们也能看出来,年少的杜甫与之后历经沧桑的杜甫完备是两个个性,至少在于李白畅游的这段韶光里,他还自傲满满,英气纵横,是那个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少年。

【临其诗境】

只是后来,杜甫在长安蹉跎十年,生活日益困窘,政治上的抱负也看不到实现的希望,安史之乱又纷至沓来,对杜甫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了全方面的严重打击。

不过杜甫有着心怀天下的儒家肚量胸襟,纵然自己快要过不下去了,也始终念念不忘同样遭受恶运的心腹好友们,他的偶像李白,自然也是被杜甫每天悬挂在心头的担心。

公元758年李白被流放夜郎,在现在的贵州,不过也没有去多久,还没到就碰着了天下大赦,于是他就一叶扁舟,开愉快心的回了江陵。

而此时不通的杜甫,却带着一种很沉重的心情在牵挂着“远在贵州”的李白,连着三天夜里都梦到了李白,于是忧思更盛,写下这两首流传千古的《梦李白》,个中涌现了太多太多的千古名句,字里行间,全都是杜甫的拳拳心意,读来让人冲动不已。

就算是知道“文章憎命达”这句话,我也时常感叹,杜甫这生平,实在操心的太多,也经受了太多,这生平过得苦,却也过得伟大。

“诗圣”这个名头很重,但是,杜甫担得起!

【经典原文】

梦李白二首·其一

唐代:杜甫

去世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条分缕析】

人的去世别就已经让他人泣不成声了,而与你的生别更让人测测不安。

贵州那个地方偏啊,听说多是瘴疠气,要命的很,为什么你去了那里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呢?

两句话,全诗的基调就已经定了,悲惨而悲怆。

后边几句又是一层,写自己的梦境与生理。

故人进入了我的梦境,该当就知道我对你有多么思念了吧。

这里,杜甫溘然又生出了疑问,你现在是在流放呀,是怎么逃出来的呢?

难道是长了翅膀?

由疑问开始了进一步的担心,梦中的李白该当是个假的吧,从贵州到秦州路途迢遥,真假难辨啊。

魂魄来的地方,枫林青青,暗淡诡异,而到的地方又多关塞,黑沉压抑。
这样的场景涌如今一个人的梦里,让杜甫怎么能不担心李白现在的处境呢?

醒来之后,杜甫仍旧沉浸在刚刚的梦境当中。
月照屋梁,泛着蒙蒙的白光,恍惚之间,彷佛还看到了李白的干瘪形容。

路远不可测,水深波浪阔。
来回的路上要小心啊。

不要让蛟龙给吃了。

【顾无说】

杜甫用大量的篇幅来刻画自己的梦境和生理,将思念李白的感情非常详细,细腻而逼真的表达了出来。

杜甫对付李白的崇拜和怀念是真实的,没有一丝杂质和虚情假意,这也是两人的交情千百年来让人冲动的缘故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