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凡是中国人,没有不熟习这首唐诗《登鹳雀楼》的,由于在语文教材和《唐诗三百首》都选入了。该诗属于五言绝句,但是两联全部对仗,属于绝句里比较少见的。第一联写景,写的是在鹳雀楼上看到的景致,太阳落入西山,黄河滚滚东去,是一幅工对;第二联写哲理,人要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也是人生的境界,这是一幅流水对。
课文里标注这首诗的作者是王之涣,是盛唐的边塞墨客之一,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众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墨客”。王之涣还有一首七言绝句《凉州词》也是千古绝唱。个中“羌笛何须怨杨柳,东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是被古今引用最多的佳句。
唐代边塞墨客王之涣
另有一种说法,该诗是唐代处士(隐居者)朱斌所作,诗名《登楼》。由唐代文人芮挺章在唐玄宗天宝三年编撰的《国秀集》选入,标明作者是朱斌。后来《全唐诗》也在朱斌名下选入为《登楼》,但却在王之涣名下选入为《登鹳雀楼》。如果按照韶光是《国秀集》最早,该当比较可信。《凉州词》、《登鹳雀楼》被众人誉为唐代七绝和五绝的压卷之作,以是不管《登鹳雀楼》的作者是不是王之涣,王之涣依旧是古今著名大墨客,该诗和王之涣依然被千古传颂,万古流芳。
鹳雀楼,与滕王阁、黄鹤楼和岳阳楼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称蒲州)西黄河岸边。始建于北周,是大将军宇文护所建的军事要塞,后毁于战火。2002年秋,鹳雀楼在永济市重修落成,国家领导人题写楼名。与普救寺(西厢记故事地)交相照映。
《登鹳雀楼》也是古今被多人赛诗,重复题写,古人有果州刺史畅当与王之涣诗并列。诗文是:“迥临飞鸟上,赶过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树喜师长西席
今人以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树喜师长西席题诗最为有名:
登鹳雀楼
李树喜
众鸟疑飞尽,黄河几断流。
欲知百姓事,请下一层楼。
该诗反原诗之意,描写了环境变差,上层领导该当多深入基层理解。表现出墨客忧国忧民之情。
按照诗词格律,绝句一样平常不须要对仗,而律诗则必须对仗。以是这首诗,两两对仗,可能是律诗中的两句对子。该当能够改写为一首五言律诗。现在抛砖引玉,试为之。
五律:登鹳雀楼
十年游在外,却未过蒲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归巢急,来人思途悠。
欢迎谈论,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