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谐音“留”。
中华文化中,总是对柳树授予离去时相惜的感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宅情。
但四明狂客贺知章却另辟蹊跷,用一首对柳树的赞颂咏叹,留下了传世名篇。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

春回大地,岸边的柳树长出了碧绿的新叶,一排排柳枝垂下,好似千万条绿色的丝带在面前飘荡。
若是想要知道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就去感想熏染下仲春那温暖的东风吧,它便是那把机动的剪刀。

品读咏柳|赋物入趣话意温柔的经典咏物诗

咏柳全文

碧玉一词,明写柳树的碧绿颜色,也是在将柳树比作青春少女,用的是汉乐府中《乐府诗集·碧玉歌》中的“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
感郎义气重,遂得结金兰。
”后世不少墨客也都有如此借用,以至于有了针言“小家碧玉”一说。

贺知章画像

在这里,贺知章是将柳树树干比作了少女婀娜的身姿,而垂下的柳枝则是少女绿色的丝裙,随风摆动起来,就彷佛少女正在翩翩起舞,活力四射,在这春日的阳光下,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后面两句,墨客发问,这如丝线的细叶到底是谁剪裁出来的,当然只能是如剪刀般的仲春东风,既然东风是剪刀,那又是谁在拿着剪刀呢,当然只能是神奇的大自然,是造物主,也只有它的鬼斧神工,才能剪出如此细的柳树叶子,贺知章既是在歌咏柳树,也在是歌颂大自然的神奇,发出了自己对大自然神奇的惊叹吧。

贺知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

其余,贺知章在这诗中,将东风比作剪刀,在造物主大自然的手中,裁出柳枝,剪出春天,这是何其奥妙的比喻。
就如《唐诗笺注》里面的批注说的那样,“赋物入妙,语意温顺。
”如此妙喻,怎能不成为传世之作。

咏柳已经成为了儿童必背诗词

我家附近的公园里,也有成排的柳树,就在公园的湖边,在公园中闲步时,走到柳树之下,听湖中水鸟的鸣叫,感想熏染轻轻吹拂的暖风,面前,柳条随风而起,发生发火声响。
这时,轻轻低吟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

公园中的柳树

仅仅只是想象,就能感想熏染到自己内心的宁静。
想来当年贺知章的心境也是如此吧,悄悄地不雅观看大自然创造的美景,享受那少焉的清宁。
春日湖边不雅观柳,不亦是人生一快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