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968—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初游江淮间,后归隐杭州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经身不仕,也不婚娶,旧时称“梅妻鹤子”。天圣六年卒,仁宗赐谥和靖师长西席。《宋史》、《东都事略》、《名臣碑传琬琰集》均有传。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诗风格淡远,有《林和靖诗集》四卷,《补遗》一卷。《全宋词》录其词三首。
林逋从前游历于江、淮间,后归隐杭州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他性情恬淡好古,高节迈俗,诗风清醇,多奇句,有《林和靖集》传世。
林逋的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薄暮”两句,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他还善绘画,工行草,书法瘦挺劲健。长年为诗,多奇句,风格澄澈淡远,多写西湖的幽美景致,反响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
林逋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作品和人生态度都受到了后世的赞誉和追忆。
●点绛唇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林逋词作鉴赏
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怀于一炉,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
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石崇《金谷诗序》里说,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他曾金谷涧为其饯行。所往后来南朝江淹的《别赋》中就有“送客金谷”之说,成了典故。“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人既去,园无主,草木无情,依旧年复一年逢春而生。曾经是锦绣繁华的丽园,如今已是杂树横空、蔓草各处了。写春色用“乱生”二字,可见荒漠之状,其意味,与杜牧《金谷园》诗中的“流水无情草自春”附近。“谁为主”之问,除点明园的荒凉无主外,还蕴含着作者对人间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烟云之慨叹。
“余花”两句,写无主荒园小雨中春色凋零,残酷的花朵已纷纭坠落,连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濛濛小雨而去。“满地和烟雨”,境界阔大而情调哀伤,虽从雨中落花着笔,却包含着草盛人稀之意。眼看“匆匆春又归去”,词人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惆怅情怀。
过片直写离情。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代为亲人送行,常长亭设宴饯别,吟咏留赠。此时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太阳西下。“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词人正是捉住了黯然销魂的时候,摄下了这幅长亭送别的画面。末了“王孙”三句,活用《楚文意,是全词之主旨。“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诗词中,每每代指出门远游之人。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逐步消逝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正如李煜》清平乐《词所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去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逋词作鉴赏
此词采用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以回旋往来来往、一唱三叹的节奏和清新幽美的措辞,托为一个女子声口,抒写了她因爱情生活受到毁坏,被迫与心上人江边诀别的悲怀。
上片起首两句,用民歌传统的起兴手腕,叠下两个“青”字,色彩光鲜地描绘出钱塘江两岸山明水秀的江南胜景。接下来两句,以拟人化手腕移情寄怨,借青山无情反衬离人有恨,深切道出了有情人诀别时的痛楚。
过片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怀。写行者与送者。临别之际,泪眼相对,哽咽无语。结拍两句蕴藉点出了他们悲苦难言的秘闻,并以分别后的一江恨水抒写有情人的离情别绪。古代男女定情时,每每用丝绸带打成一个心形的结,叫做“同心结”。“结未成”,喻示他们爱情生活横遭不幸。不知是什么霸道的力量,使他们心领神会而难成家眷,只能各自带着心头的累累创伤,来此洒泪而别。这两句以景语作结,创造出一个隽永空茫、余味无穷的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