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言古诗.感遇.唐张九龄作
1.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 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 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 弋者何所慕。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墨客,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聪明敏捷,长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登基,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盛世的末了名相。他举止优雅,风姿非凡。富有胆识和远见,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举之士,总问“风姿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贯为后众人所崇敬、仰慕。
解释:
墨客写这个诗的历史背景是,当时牛仙客(牛仙客(675年-742年)泾州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唐朝宰相。)与李林甫在朝为相,(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之侄。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从前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后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李林甫担当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期间在位韶光最长的宰相。他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浅注:
1.孤鸿:
鸿是指大雁,雁行目,鸭科,雁亚科。鸿鹄是古人对秃鹰之类翱翔极为高远鸟类的通称。别号鹄、鸿、鹤、白鸿鹤等。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鸿鹄则是白色的凤凰。在古时发音中,鸿与黄的发音,及鹄与鹤的发音很随意马虎稠浊。故而鸿鹄也常被误读成黄鹄、黄鹤等。墨客在这里指自己是孤鸿。
2.池潢:指一样平常的水塘,墨客指朝廷在牛仙客李林甫二位小人的撑控下,自己纵然见到不敢正视,比喻自己像池塘的水,牛李二人像大海。不可比。
3.侧见双翠鸟 巢在三珠树是神话中传说的一个宝树。这里指牛李二人结党营私谋权,像两只华美的双翠鸟一样栖息在高高的天子这棵大树上。
4.矫矫珍木巅 得无金丸惧.墨客这里指栖息于宝贵的树中,难道不怕猎人的金弹丸。
5.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这里墨客指的好风致是会被小人忌恨的。 美服指患指忧虑,高明指人的地位尊贵。
6.今我游冥冥 弋者何所慕.冥冥古人指高远的天空。墨客这里指自己游于高高的天空,让那些猎取者无法猎取。
释文:
我像是一只孤鸿
在海的上空飞行
大海那么辽阔
而池塘是多么微小
池塘可能与大海比吗
在这大海一样的朝廷中
我侧身便是见到两只翠鸟
它们栖息于高高的树上
我都不敢正视
谁不怕猎人的金弹丸呢
有美好的风致的人
总是有一些人忌恨
我是多么的忧虑啊
如是我敖游于高高的天空
让那些猎人无法猎取到我。
2.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棲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解释:
这诗是墨客在朝为官时所作。墨客所作的诗均为对同朝为官的两个奸臣牛,李的泄愤之笔。
浅注:1.葳蕤指秋花秋草草木茂盛的样子。2.桂华指秋日的明月,墨客指玉轮通亮而光华,不染纤尘。桂华秋皎洁是指玉轮这么洁白,不蒙市俗的尘埃吗。3.欣欣此生意、指墨客见到秋日的花木繁茂,月光皎洁心生诗意有感而发。4.自尔为佳节是墨客觉得花木繁茂月光明燿像是佳节一样,墨客借境物抒怀。5.谁知林棲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这里的林棲者指隐士。墨客这里指隐士得时势之风而悦。何求美人折是指不失落坚持之心。隐士得所遇而安。有乐府(音乐的弹奏)伴陪。但是花开之后,该折还须折。莫待无花空折。又说春花,秋花、虽生于宁静之处,显得沉静。墨客借境物花木寄志。䜣说自己的报复。
释文:
秋花秋草一片茂盛
月光皎洁闪耀
像是佳节已经到来一样
这皎洁的月光蒙市俗的尘埃吗
这草木遇春而盛
玉轮遇秋而洁白
那些林中的隐士
有诗笙歌府为伴
闻风而悦
花儿开了该折的还须折
莫要空等待
品行端正的人
只要坚持不懈
还怕无用武之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