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莪》此诗六章,分三层意思:
首两章是第一层,写父母生养“我”辛劳劳累。头两句以比引出,墨客见蒿与蔚,却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莪喷鼻香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故别号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而蒿与蔚,皆散生,蒿粗恶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故称牡蒿,蒿、蔚喻不长进且不能尽孝。墨客有感于此,借以自责不长进又不能终养尽孝。后两句承此思言及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
中间两章是第二层,写儿子失落去双亲的痛楚和父母对儿子的深爱。
第三章头两句以瓶喻父母,以罍喻子。因瓶从罍中取水,瓶空是罍无储水可汲,所以为耻,用以比喻子无以赡养父母,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而感到耻辱。
第四章前六句逐一阐述父母对“我”的养育抚爱,这是把首两章说的“劬劳”、“劳瘁”详细化。墨客持续用了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语拙情真,言直意切,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声匆匆调急,确如哭诉一样平常。这章末了两句,墨客因不得奉养父母,报大恩于万一,痛极而归咎于天,责其变革无常,夺去父母生命,致使“我”欲报不能!
后两章第三层正承此而来,抒写遭遇不幸。头两句墨客以眼见的南山艰危难越,耳闻的飙风呼啸扑来起兴,创造了困厄危艰、肃杀凄凉的气氛,象征自己遭遇父母双亡的巨痛与悲惨,也是墨客悲怆伤酸心境的外化。四个入声字重叠:烈烈、发发、律律、弗弗,加重了哀思,读来如呜咽一样平常。后两句是无可奈何的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