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写法应根据工具不同细分,然其紧张在于朴拙且得体。诚如杨载所言:赠别之诗,当写不忍之情,方见襟怀之厚;哭挽之诗,要情真事实;讽谏之诗,要感事陈辞,虔诚恳恻;赓和之诗,当不雅观元诗之意如何,以其意和之,则更新奇。而干谒之诗既要谦卑温厚,又要典雅蕴藉。
其二、写诗之工具是人,则要摹其貌,摄其神,使人物立得住。写人应挖掘其品性风骨,写出其神采情怀。必要时可适当浮夸,但不可粗露坦直。写人要记其事,但不可拖沓,择其要而简言,取其骨而写神。譬如赞颂人,要写其超然不俗;吊唁人,要写其品质风骨。
△王和尚论诗:写诗在于细节
其三、刻画人在于细节,写其动作、描述,愈细节愈能动人,此谓之立体感。要长于捕捉细节,选取范例细节以彰显,比粗略勾勒要形象百倍。如下文秋叶写其小姑“赏月支颐久”,一句即活画出其风骚蕴藉之态。大幅留白可突出细节。如刘禹锡之“蜻蜓飞上玉搔头”,何其形象,何其蕴藉。
其三、长于以景写情,背面敷粉。根据诗意选择意象,工笔写景,景愈细腻真切,情亦憨实朴拙。不写之写,即背面敷粉之法,善用陪衬、陪衬、比拟之法,能免却许多笔墨,而诗意却盎然耐读。写景不必多,但要写得精髓精辟细腻,不必铺排过多,显得累赘冗杂。也要善用“避难”法,如正面不好写,则侧面陪衬;人物不好写,则写动作细节,业绩不好写,则点染一二即可。
其四、写赠人诗在于互换,要长于从对面着笔,预测对方行为,如此写既不一厢宁愿,而又能调动对方共情。如王维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即是如此。这种设想,要想得形象细致,依然须要捉住范例意象,范例动作,范例描述等去刻画,如此才足够动人。诗不厌细,愈细愈真。故要长于体察人物,也要长于刻画人物。
△王和尚论诗:诗法要点
其五、写人诗,要识人。既要赠友,则必须对朋侪深存理解,要知其心而逢其意,如此才能称朋友。写其志趣,优与写其行状;写其风骨,优与写其困顿;写其风姿优与写其故实。若不理解此人,钦佩此人,忠爱其人,焉有片言与他?故写人,要识其心,明其志,慰其困,体其情。写诗不真,不如扔掉。
至于写诗之情脉贯穿,章法浑融、字句精髓精辟,巧思诗趣,则是写诗应有之意,在此不赘。
以下诸作,即沧浪诗社第六次“写给心中人”练笔之精良作品。个中利害得失落,请诸君不吝批评。
△王和尚推举好诗:那个人在你心上么?
王和尚推举当代好诗:云行天涯远,雁梦月华凉第一部分:绝句篇01.暗恋(新韵) 文/小鱼儿
佯装偶遇躲还迎,小鹿心头撞一直。
遥忆与君初见面,目前又烫耳根红。
点评:生理刻画细腻,笔触多情。
02.送别 文/淘尽黄沙
挥手无言送小舟,津头枫叶染深秋。
我心宛如彷佛陵江水,浩荡随君下梓州。
点评:一二赋,三四比,以水寄情。
03.寄朋侪 文/烟岚
自别家山惟碌碌,东风笑我似囚徒。
羡君长住桃源里,旧日枝头花绽无?
点评:末句有味,有怀念,有痛惜。比拟手腕。
△王和尚推举好诗:思念成痴
04.中秋念远 文/荷风夕雨
桂子飘喷鼻香榭,清辉满地愁。
颦眉倚栏槛,情思月中流。
点评:细腻。
第二部分:律诗篇05.寄远 文/嫣然
天冷寒山静,乌啼蛩语繁。
思君立永夜,流水动离魂。
瘦影唯看月,归心似杂痕。
自知情已雪,明晰未多言。
点评:二联宽对,三联虚实相生,四句推测刻画细腻,故有七句。
06.寄远 文/李新红
青山天外远,伤别意何深。
纵目云归尽,回肠泪不禁。
虚窗一杯酒,凉夜故民气。
孑影听秋径,寒蛩作苦吟。
点评:中二对仗有开阖亦老练,起结流丽,尾联以景写情。
△王和尚推举好诗:秋日相思
07.寄远 文/刘十二
遥隔三千里,秋声动别愁。
寒烟锁深岫,芦岸宿孤鸥。
枕上旧喷鼻香冷,梦中低语柔。
今宵蟾又满,相望共悠悠。
点评:二句好,起兴有力。二联写景苍凉,三联刻画细腻,尾联引月写情,收束有味。
08.赠雨花 文/亚亚
当年别汝时,陌上柳如眉。
高鸟云山没,幽花清露滋。
心中情未老,镜底鬓成丝。
尺素劳频寄,天涯慰我思。
点评:起笔流丽。二联以景写情。三联写心,虚实相映,收束亦干练。
09.立冬留字 文/竹心听雨
北牖朔风起,行人何日还。
夜长孤枕冷,月白鬓毛斑。
分别由来久,相思不得闲。
远山眉黛锁,春色了无关。
点评:中二洒脱流丽,尾联以景写情,收束痛惜。
△王和尚推举好诗:心中有你
10.闺怨 文/行风
风吹清梦断,情海水翻澜。
已厌雁书杳,不禁秋浦寒。
应怜渐落寞,岂忍久盘桓?
圆月照孤影,徘徊无意看。
点评:起笔老练,二联写己,三联写所念之人,两联开阖不错,尾联以月反衬。中二联略撂眼。
11.别朋侪 文/晓日和风
闻君将远戍,怅怅满愁情。
旧日同羁旅,目前别古城。
山高云作泪,野静鸟空鸣。
执手默无语,竹林听雨声。
点评:起笔扣题,二联开阖写交情,三联以景写情,尾联细节蕴藉。
12.寄远 文/李新红
可怜秋恰好,偏遇疫难安。
纵目云徐散,怀人梦亦残。
虚窗灯独对,凉夜月相看。
情寄天涯外,居家且避寒。
点评:起笔跌宕,中二虚实对仗,有开阖。尾联谆谆告诫见深情。
△王和尚推举好诗:寄远
13.送贤弟赴琼 文/邢凯翔
男儿湖海志,此去几时还。
露冷唐宫地,花开泉水边。
杯空心未冷,夜静欲生烟。
莫道鸿飞远,冰轮处处圆。
点评:起笔壮阔,二联写两地寄情,三联写宴别细节,尾联洒脱,照料首联。冷重字。
14.寒夜寄远 文/江月
今古多离恨,天涯又一秋。
交心缘锦字,会面或霜头。
把酒心难醉,吹箫月共愁。
别来应似我,怀远怕登楼。
点评:尾联推测有韵味。中二写心亦深情。心重字。
15.思念二舅 文/一剪梅
吟蛩声骤匆匆,天冷日西移。
风扫三秋老,魂消四壁悲。
青山瘗瘦骨,寒露泣松枝。
村落笛悠扬曲,只今何处吹。
注:二舅生前喜吹笛,笛声悠扬,让民气醉。
点评:“骤匆匆”写情真切,二句亦好。中二写辞世伤怀,尾联以笛声不闻,寄托哀思。第七句略挤。
△王和尚推举好诗:思念
16.送朋侪(新韵) 文/上善若水
日暮秋风起,庭前寄语深。
烛滴花下泪,云笼月中痕。
卧枕难成寐,披衣再问津。
离亭烟柳外,渺渺望征尘。
点评:整篇情脉流转,一线贯穿,由寄语相别,到傍晚相思,再到中夜难免,以至凌晨望远,写得细致有情。
17.赠藏友 文/张天吉
三碗青稞酒,一壶酥油茶。
花明连野色,松翠隐人家。
歌笑忆流落,相携看晚霞。
今宵醒复醉,明月照天涯。
点评:起笔即写藏友激情亲切,二联倒插写藏友句所,写景明丽。三联写宾主尽欢,尾联亦见洒脱。酥油茶略出律,因专有名词,姑恕之。
18.赠晨平(通韵)文/王富平
延滞山东久,凭栏时念君。
斜阳明野水,倦鸟入深林。
清苦朋戚远,迂拙你我亲。
秋风正萧瑟,灯火又薄暮。
点评:起笔简练,二联以景写情,三联写贫苦情深,见真情,尾联以景收束,苍茫无限。
△王和尚推举好诗:老夫妻
19.悼小姑(夫妹) 文/秋叶
思君隔地府,入梦更潸然。
赏月支颐久,听风抵足眠。
玲珑明世事,掩忽损华年。
心逐飘零叶,萧萧向北阡。
点评:二联梦境细腻,人物刻画亦温婉。三联前句写人,后句写逝,有抑扬感。尾联以叶寓意,余韵不绝。风重字。
20.有寄 文/浮弋山客
淡淡扫娥眉,依依对镜痴。
一枕蛩音急,三更月落迟。
遥怜天河冷,浩浩阻佳期。
点评:为思妇摹神。首二以景写生理,后二以景写情,笔触细腻,写情寥落。
21.赠老友 文/安然是福
青山青未了,故人故友岂能忘。
终夜怜君志,平生奉热肠。
云行天涯远,雁梦月华凉。
唯待春花好,擎杯话路长。
点评:二联流水对,三联以景写情,尾联寄托期望。起笔亦洒脱流丽。
△王和尚推举好诗:思念情深
22.寒衣节思母 文/雨滴梧桐
念在夜深时,窗前看月亏。
此生终一别,相见恨无期。
冷暖有谁问,苦甘空自知。
愁心万山叠,浊酒寄哀思。
点评:中二见开阖笔力,对仗亦洒脱。首尾照料,有真情。
23.悼逝友陈海军 文/白堤烟柳
恍若流星逝,铿然一叶声。
封车成谶语,驾鹤作西行。
水咽黄芦折,霜凄白鹭惊。
吁君去何速,忆旧更伤情。
注:谶语既吾友谈天记录之语。言“再骑六十公里就封车了”
点评:首联写得痛,三联写景苍茫,有真情故动人。
24.忆亡友 文/韩俊国
寒星渐落月当空,此景还如旧梦中。
雅俗畅谈吟有句,浅深倾酒兴无穷。
残灯恍惚摇枝影,败叶飘零入夜风。
今夕共谁消寂寞?孤身斜倚老梧桐。
点评:中二写畅饮纵谈,亲切,三联写伤逝,以景写情,首尾刻画孤独,写得动人。
△王和尚推举好诗:怀友
25.闻喷鼻香山里美术馆承办书法展赠张一冰
文/弘农杨子
遥屏飞墨羡君初,苹野鹿鸣寻胜居。
鲁壁每来青眼客,吴门独步白鹅书。
殊荣已载兰亭榜,明月偏宜喷鼻香雪庐。
更与星光同残酷,张家新绘上河图。
注:①末句出雁格,用邻韵。
②兰亭榜。指全国书法比赛最高奖兰亭杯。
③美术馆比邻著名景点喷鼻香雪海,故以喷鼻香雪庐名之。
④尾联是预祝一冰师长西席承办书法美术大展得到成功,吸引全国更多的艺术家而“星光残酷”,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贡献,为新时期的文化繁荣绘就新的“上河图”(由于一冰师长西席是张择真个族裔,以是趣称“张家”)。
点评:喜二联用典,三联开阖笔法。起笔亦老练耐看。
第三部分:词章篇26.卜算子 文/与七彩共舞
哥住县东南,妹住城西北。
只为高攀老泰山,磨短殷勤腿。
七女下凡尘,天上双星会。
月老何时做大媒,匆匆就鸳鸯配。
点评:此词俚俗似谣,虽粗糙而有趣,故特录于此。细看笔法倒细腻,阐述亦完全。
△王和尚推举好诗:爱
27.长相思 文/小园喷鼻香径独徘徊
其一
看目前,问明朝,多少痴心系柳梢。
相期一梦遥。
怜春娇,恨春娇,惆怅双眉久不描。
花前更寂寥。
其二
怕登楼,却登楼,偏又西风语不休。
霜生鬓上秋。
下眉头,上心头,往事花空烟水流。
苍茫野色浮。
△王和尚推举好诗:情浓
其三
思无由,叹无由,午夜难眠对月钩。
抽刀断水流。
泛心舟,泊心舟,意欲登临无岸投。
何时绮梦收?
其四
风露微,草露微,含泪黄花羡鸟飞。
恨将苦处违。
山依稀,梦依稀,望尽朝晖待夕晖。
斯人可忘归?
点评:这组词细腻婉转,用笔清丽,写情朴拙,笔法灵动,特录于此。
△王和尚论诗:如何写诗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