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中有不少对历史典故、古人诗句及民间俚语的贴切引用与奥妙化用。这一方面缘于毛泽东博览群书,阅读极广而又博闻强记,能对浩如烟海的文化文籍信手拈来,另一方面缘于毛泽东长于向生活学习、向民众学习,长于从生活和民众俚语中汲取内容营养与措辞素材。
一、《毛泽东诗词》中的引用
所谓“引用”,便是直接引述利用历史典故、古人诗句的原词原句。在《毛泽东诗词》中,直接引用的古诗文不少。如:《念奴娇·井冈山》“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句,“江山如画”引用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中的原句;《七律·和柳亚子师长西席》中“落花时节读华章”一句,“落花时节”引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里的“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句。
在《毛泽东诗词》中,有的诗句仅对古人诗句作个别字词的改动,这种情形也归入引用。这种改动个别字词的引用,使意蕴、意境大有升华。
例如:毛泽东曾写七绝、七律各一首咏赞西汉的文学家贾谊,个中《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平凡事,何用哀伤付生平。”这首七绝诗中首句“贾生才调世无伦”语出唐李商隐《贾生》一诗中的“贾生才调更无伦”一句。李商隐原诗为:“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字之改,可看出毛泽东对贾谊的评价更高:“世无伦”是说世上没有超过者;而“更无伦”虽然也有“没有超过者”的意思,但却没有“世上没有超过者”的意思。显然,毛泽东这一字之改,对贾谊的评价超过李商隐。
再如:毛泽东1950年10月写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师长西席》一词:“(上阕)永夜难解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公民五亿不团圆。(下阕)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墨客兴会更无前。”词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引自唐李贺《致酒行》中的“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原诗是:“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典膏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苦处当奴手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诗的表的是:墨客在落泊困顿的旅途中受到旅店主人的激情亲切接待,使其心情豁然开朗;毛诗表达的是:新中国建立(即“一唱雄鸡天下白”)后,旧社会生活在“魔怪舞蹁跹”中“不团圆”之“公民五亿”得翻身、成主人,于是载歌载舞,兴会无前……前者写个人境遇,后者写公民命运之变迁,意蕴、境界大有差别。
可见,毛泽东诗词中的引用,不是大略地“拿来”,而是授予了新意。
二、《毛泽东诗词》中的化用
所谓“化用”,便是间接借用并改变历史典故、古人诗句中的词句意义。《毛泽东诗词》看重用典,看重化用,毛泽东是长于化用的大师。例如:
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个中的“茫茫”,有“苍茫”及“无边无涯”之意,写空间实景;亦有“迷茫”之意,写作者心境(“蕃茄畅听”有声书《毛泽东传》等先容:中国此时正处革命低潮,革命出息未卜,墨客心境迷茫……)。“茫茫”可形容韶光之悠长,如左思《魏都赋》的“茫茫终古”;亦可形容空间之广阔,如陆机《叹逝赋》的“何视天之茫茫。”毛泽东这首诗句中的“茫茫”,既可以理解为化用了左思《魏都赋》的“茫茫终古”,慨叹韶光悠长永恒而个体生命短暂,也可以理解为化用了陆机《叹逝赋》的“何视天之茫茫”,抒写了天地苍茫及心境迷茫……在这里,毛泽东化用古人诗句,表达丰富内涵,引人无限遐想。
再如:毛泽东的这首《菩萨蛮·黄鹤楼》中的“沉沉一线穿南北”化用了敦诚诗《四松堂集外诗辑》中的诗句“大江一线青潮落”;“烟雨莽苍苍”化用了陆游《哀郢》诗中的诗句“云梦风烟旧莽苍”;“黄鹤知何去”化用了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前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把酒酹滔滔”化用苏轼《念奴娇》中的诗句“一樽还酹江月”……
《毛泽东诗词》中的引用与化用,常日不是原文照引,而是或改其词句,或改其意境,而一经其略加改动,则意境意趣大有不同。
有时,化用和引用并无严格界线,如前文谈及的引用“一唱雄鸡天下白”,说是化用,也无不可。可以把对所引原文改动较大者称为“化用”,而改动较小者称“引用”。
三、《毛泽东诗词》中的用典
所谓“用典”,大略地说,便是诗文表达涉及历史典故。《毛泽东诗词》常常用典。如:
毛泽东在建国后所写的《北戴河·浪淘沙》,涉及曹操的《不雅观沧海》:“东临碣石,以不雅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个中。星汉残酷,若出其里。幸乃至哉,歌以咏志。”毛泽东欣赏曹操,他来到北戴河,不雅观仓海而吟曹诗,浮想联翩,诗情涌起,于是有了千古绝唱《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捕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里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显然涉及到曹操东临碣石征乌桓并写《不雅观沧海》之历史典故。这里的用典,丰富了诗意,升华了意境,引人遐想与思考。
在《毛泽东诗词》中,无论是直接引用、化用抑或用典,都是利用自若,浑然天成,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这表示了《毛泽东诗词》引用、化用及用典之功力。
再补充几句。金代墨客元好问评陶渊明诗的措辞风格时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最早版《毛泽东诗词》属于旧体诗词,完全版《毛泽东诗词》的绝大多数诗词属于旧体诗词,但都引用了很多大众化的民间常用词和惯用语,充满了富于时期感的生活气息。如:“蚂蚁”“苍蝇”“小虫”“蚍蜉”“不需放屁”“土豆加牛肉”等等。这些用语,表示了毛泽东长于从民间俚语中汲取丰富营养。
2023年10月21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