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水浒传》里刻画的鲁智深,这个人物是经由一番劫难修成正果的和尚,他也爱吃狗肉,目的便是讽刺那些思想和内心不修行,只是大略的机器地遵守戒律的人。
事实上很多和尚都不是很负责的持戒修行,他们也没有弘法利生的崇高精神追求,更不会为了崇奉而不平不挠地进行修炼,以是,他们表面上是个严持戒律,勇猛精进的修行者,实际上却是对世俗利益的另一种追求手段。
他们不具有爱护众生的思想,更没有这样的行动,当和尚只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如果可以连续更好的谋生,他们随时可以转业干别的职业,或者崇奉别的宗教,以是这样的人是不会有真正的觉悟的。
相反像济公和鲁智深这样的人,他们可能不会把佛法常常挂在嘴边,但是他们可以当仁不让地践行佛法,用实际行动真修实证。鲁智深连圆寂是什么意思都不明白,但是他的修行却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济公也是这样,并不在口头上鼓吹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而是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佛法的真谛,他依赖自己的聪明聪慧,戳穿官僚地主的丑恶嘴脸,为普通民众舒展正义,掩护弱者的正当利益,惩戒那些贪心不敷的富人,打击那些为官不为的官僚,他的这些行为得到了一样平常民众的普遍推戴,以是成为人们心中的活佛。
鲁智深更是轻财仗义,除暴安良,敢于碰硬,为救金翠莲父女两个打去世镇关西,丢了自己的官职,也丢了世俗生活的资格,不可谓捐躯不大,但是鲁智深当仁不让,还是连续除暴安良,在桃花庄打了小霸王,补救了刘太公的女儿。
后来又护送林教头,还杀了两个妖道妖僧催道成和邱小乙,火烧瓦罐寺。这些都是鲁智深为了救人而采纳的暴烈行动,便面上看他杀了人放了火,但他的目的是救人。这便是古人说的“杀人手段救民气”,杀人是救人的手段,救人才是本心。
这是符合佛教弘法利生的思想的,佛教的很多故事都有舍己救人的思想,佛祖有舍身饲虎的壮举,鲁智深有舍身救人的义举,表现形式不同,但是精神内涵同等。很多情形下不但要看一个人干了什么还要看他为什么这样干。这便是探寻一个人的行为动机。
古代人说的“杀狗敬不雅观音,各尽年夜家心”,意思是要从各自的实际情形出发,表达自己的礼敬之心,不一定非要强求一律,关键看是不是至心,上面说了狗肉是佛教的大忌,用狗肉敬献给不雅观音无疑是很不礼貌的,但是一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大概他是没有其他的财物,也买不起猪牛羊三牲祭品,只有自己养的一条狗,但是他还是恳切诚意地把这只爱犬杀了敬献到不雅观音的面前,这便是一个恳切诚意的礼敬不雅观音的行动,而且这样的恳切是很难得的,即是是把自己最宝贵最喜好的东西敬献给了不雅观音,这才是真正的虔诚,这份虔诚一定会冲动菩萨,一定会得到菩萨的保佑。
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这份虔诚,纵然把猪牛羊三牲祭品都买齐,摆到不雅观音面前也不会得到菩萨的保佑,由于这样的人只有钱财没有虔诚,他和菩萨之间只有大略的交流关系,没有恳切诚意的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