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老天爷就喜好与众人开玩笑,昔日不相上下的好友,很快就见出差距,王安石贵为荆公,可是对方却只是一个小吏。
不过王安石是一位很念旧的墨客,他不仅常常抽空给这位朋友写信,还在各方面给予他一些尽可能的帮助。后来这位朋友要去异域履新,临别时墨客赋诗赠予,表达惜别之意,并祝愿他早日建功立业。下面分享王安石赠别好友的佳作,条理清晰,情绪朴拙,颈联乃千古名句。
送项判官
北宋: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起首两句先交代时节和送别地点,“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朋友即将登上客船,墨客在渡口与他话别。深秋时节,洲渚上遍布着衰枯的芦草,桥头也落满了凋零的枫叶。午后潮水退去,沙滩清晰可见,绵延弯曲。
作者在开篇就营造出一种惆怅和悲戚的氛围,虽然一字不提分别时的感伤情怀,但“断芦、落枫”等意象,却表达出墨客内心的不舍和伤心。由于事情繁忙,自己很少有空关心对方,虽然一贯想找个机会聚一聚,但是直到分别时候,也没有实现这个大略的欲望,墨客于是倍感惭愧。
墨客没有千叮呤、万叮嘱,而是通过周围环境的描写,进一步渲染送别气氛,“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渡口阁下车来马往,人群更是川流不息,个中既有来往的客商,也有送别的亲友。
作者用泥滑滑、马萧萧,形象地描述出山鸟的鸣叫声和马鸣声,更委婉地表达出内心的不舍和孤独。墨客不舍的深情虽然不会撕心裂肺,但是由于太过伤心,竟然一韶光无语凝噎,周围的空气也仿佛变得凝固。
此时作者的心中忽然又浮现出过往的一些画面,曾几何时,他们把酒言欢、抵足而眠,虽然王安石比对方小几岁,但是朋友和他依然像亲兄弟一样。他们磋商诗文,评论辩论国事,心中激情四溢,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墨客说自己与朋友结识时都穿着青衿,对方也比自己年长;朋友安贫乐道,千里奔波并非由于梦想名利,只是为了报答天子的信赖,也可发挥自己的才学,实现年少时的梦想。“白璧招”,化用楚襄王用白璧聘任庄子为相的典故,这里委婉地抒写了朋友并不看重富贵。
末了,墨客依然不忘再多叮嘱几句,也祝愿他早日实现自己的志向,“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作者提醒他要保重身体,并相信他一定会穿上华美的服装,坐上装饰着彩羽的车 驾,接管天子的召见。
“能强饭”三字,化用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努力加餐饭”,表达出墨客对朋友的关心和爱护,只有身体好,才能干好事情。墨客虽然无法与其同甘共苦,但也能预见到此去路途迢遥、羁旅艰辛,一定要遭受很多困难困苦,以是才会鼓励和安慰他。“从鸡翘”,指鸾旗车,此处象征着功成名就。
王安石的这首七律条理清晰,情绪朴拙,表达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作者首先交代了送行的韶光和地点,并渲染出萧瑟的深秋景象,委婉地表达了心中的惆怅。接下来又通过周围场景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离去时的痛楚和无奈。
颈联乃千古名句,“青衿、白璧”不仅对仗工致,而且寓意深刻,墨客不愧为北宋的大文豪,信手拈来,就值得欣赏。末了两句更充满深情和期待,墨客相信他一定会载誉归来,也希望可以再次相逢、不醉不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