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诗韵秀场

丰子恺说:唯有孩子能让人忘怀世间烦恼。

当我们终年夜后,面对繁杂的人生,

终于明白,小时候真好。

童真童趣蓬头幼稚学垂纶季春之月乙诗韵秀场

童真童趣

——蓬葆稚子学垂纶

童年是一首美妙的歌曲,童年如一幅俏丽的画卷,童年又像一个神秘的宝盒。
在卷帙浩繁的古典诗词中,描写童真童趣的诗作俯拾皆是,每每读来,字里行间渗透着和谐与美好,孩子们或河边垂钓,或花丛追蝶,或野外放牧,或池塘采莲,他们自由快乐,油滑可爱,充满奇思妙想……

·壹·

园果

[唐]王建

雨中梨果病,每树无数个。

小儿出入看,一半鸟啄破。

注释

①雨中:指下雨多,一直歇。
②病:生物体发生不康健的征象。
③小儿:孩童,小孩子。
出入:进进出出。
啄:鸟类用嘴取食或叩击东西。

译文

不才雨天瞥见梨树林,每棵梨树上已经不剩几个梨了。
小孩子来到果园查看,创造大半梨都被鸟儿啄破了。

【亲子共赏】

阴冷的雨,连绵不断,梨子被雨打得生了病,每棵树上没剩几个好的。
真气人!小孩放心不下,一天跑到园里看好几次,创造树上原来的好梨,又有让鸟儿啄破了。
真急人!

小朋友,你说该怎么办呢?

·贰·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这里指轻便的小船。
②白莲:白色的莲花。
这里指裹在莲蓬里的莲子。
新鲜的莲子肉白嫩,味清甜。
③解:知道,懂得。
④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③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蔽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亲子共赏】

调皮的小女孩撑小船,自个儿偷偷去采莲。
采到了莲蓬心喜好,就把那小船撑回来。
自以为能把大人瞒过,哪料到还是被创造了。
由于她不懂隐蔽自己踪迹,你看,铺满河面的浮萍向两边荡开,露出一道碧水,正是她的行船路线。

·叁·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①篱落:竹篱。
径:小路。
②走:跑。

【译文】

稀稀疏疏的竹篱阁下,有一条长长的小路。
树上的花儿飘落了,枝叶还未浓密成荫。
小孩子们奔跑着,去追扑黄色蝴蝶。
啊呀,黄蝴蝶飞进了金黄的油菜花丛里,混成一片,叫人没法找寻。

【亲子共赏】

这首诗是墨客写旅行途中,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的情景。
墨客用他童稚般的心灵,分享到了孩子们的乐趣。

墨客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
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
虽然诗至此处戛然而止,但我们不难想见,那飞奔的儿童若何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肆·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东风吹入钓鱼湾。

幼童疑是有村落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释】

①柴门:用树条编扎的门,也泛指普通的竹门木门。
②却:这里是放下的意思。
③关:门闩。

【译文】

竹篱外的小河里,不知哪家没把船系牢,被一阵阵东风吹进了钓鱼湾。
纯朴激情亲切的小孩,远了望见了这艘荡悠悠的小船,还以为有客人到村落里来了呢,就

撒腿跑回家去,开了柴门,准备欢迎。

【亲子共赏】

墨客居住水乡时,看到这一富有情趣的生动场面,就把它写到了诗里。

·伍·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注释】

①逐:这里是跟随的意思。
浦浦:一处处近岸的水面。
②荻:芦苇一类植物,生于水边。

【译文】

涌着雪涛白浪的淮河上,有位满头白发的老渔翁;百口以捕鱼为生,年年月月随船而行,习气了水岸边的江风。
刚钓到一尺长的肥嫩鲈鱼,孩子们就在一片着花的芦荻中生动怒来,帮着爷爷一起准备美餐。

【亲子共赏】

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诗歌,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
此诗情理兼备,意境高雅,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表现了渔者家庭生活温馨和蔼的氛围。

·陆·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葆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①垂纶:指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②得:语气助词。

【译文】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来到河边学钓鱼。
他歪坐在青苔湿地上,让身子藏在草丛影子里。
忽然创造有个过路人要来问讯,小孩老远就摆手示意,不让人家走近。
他恐怕因此会发生发火声响,吓得鱼儿不来中计。

【亲子共赏】

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通过范例细节的描写,极其真切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负责、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全诗从形神两方面维妙维肖地刻画了垂钓小儿的形象,言辞流畅,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不失落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柒·

四季田园杂兴(之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落落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四季:四季。
杂兴:随感。
②耘田:除掉稻田中的杂草。
绩麻:搓麻线。
③未解:不睬解,不会。

【译文】

夏季里的屯子真忙!村落民们各忙各的,男人一大早就下地劳动去了,妇女们白天忙着做饭做菜,夜里还纺纱搓麻线。
孩子们虽然人小还干不了活儿,可是他们也没闲着,在桑树的浓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在种瓜呢!

【亲子共赏】

这首诗描写屯子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男女老少繁忙而井然的劳作生活,具有浓厚的村落庄气息。
墨客用清新的笔调,对屯子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捌·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幼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

①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②棹:船桨。
③怪生:怪不得。
④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匆匆使渔船向前行驶。

【译文】

一艘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把撑船的长竹篙收起来,坐在船里。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伸开了伞,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提高啊。

【亲子共赏】

诗歌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高枕而卧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与聪明,表示了两幼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

·玖·

幼女词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月牙。

【注释】

①幼女:指年纪非常小的女孩。
②未知:不知道。
③向夜:向,靠近,将近。
向夜,指日暮时分。
④拜月牙:古代习俗。

【译文】

小女孩方才到六岁,区分不了机动愚拙。

薄暮她在正堂前面,学着大人膜拜月牙。

【亲子共赏】

施肩吾有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儿,不止一次在诗中提到,如:“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
有时绕树山雀飞,贪看不待画眉了。
”(《效古词》)而这首《幼女词》更是蕴藉兼风趣的妙品。

·拾·

幼女词

[明]毛铉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注释】

  ①小姑:这里是新娘的意思。
②结:扎缚、抚弄的意思。

【译文】

小女孩子穿上新衣服下床来,第一次学着新娘子拜堂的样子。
怕被人取笑,羞得不敢举头,站在那里双手抚弄着裙带。

【亲子共赏】

这首诗描述了幼女的情态,措辞朴实自然,看着像是信手拈来,却非常合乎情理。
读了后,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今其人的觉得,仿佛我们又回到了那个曾经两小无猜、过家家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