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文历史

赤色文化:1935年农历玄月十七日,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一支小分队,攻打翠华乡(今马路乡契默土司庄场地点地),欲除掉地主恶霸陇成德。
18日,仇敌援军1000余人分几路包围封锁翠华乡,游击队被迫突围,分队长邓占奎和一名战士化妆出门侦察时被埋伏之敌冷枪击中,不幸光荣捐躯。
为保存实力,18日晚游击队组成小分队,相互掩护突围成功,经阳波寨渡过水边河进入净水塘,在禹王宫息宿。
19日凌晨,过地皮坳往仁怀方向而去。
游击队走后,两名身负重伤的小战士不幸被追来的敌军捉住,经由一番严刑拷打后,一名在癞子桥被杀害,一名被残酷地割掉舌头,在上坝地皮坳脚被杀害。
留有一诗:川滇黔镜任驰骋,血洒三边浩气腾;赤水汤汤颂英烈,苍山模糊忆长征。

2.贡茶文化:盐茶古道,沧桑绵长。
唐蒙带走“夜郎茶”进贡汉武大帝,奢喷鼻香夫人带走净水塘“灵茶”进贡洪武天子,郗左立带着清池茶进京求官而获贡茶称号。
清池茶源头在阳波寨(原清池区阳波乡,现阳波村落)。

3.教诲文化:阳波学校前身属于学堂,1940年以前由陈家独办,后迁到马牛光陈家祠堂,取名为阳包寨国民小学。
解放后,将校名改为中华公民共和国阳波学校。
1970年由于学生数增加,将学校迁到现址——清池镇阳波村落街上。
1977—1979三年曾办过戴帽初中1—3年级。
1982年学生数猛增,由国家投资在街上大田重修了一栋全镇较早的砖混构造传授教化楼。
2008年,进行重修。
2020年,在上海商学院及爱心人士通过捐资把阳波小学进行重新装修,阳波小学现占地面积3500㎡,有传授教化楼和综合楼各一栋。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金沙县清池镇阳波村

4.古茶树群:阳波村落回龙湾,保留有古茶树群,个中最大的一棵当地人称“大茶树”据省的有关专家鉴定,树龄在1600年以上。
据统计,阳波村落境内有上百年茶树113株,树干树冠稍小,周围茶林有600余亩。
2014年9月,贵州省农委、旅游局付与清池镇“贵州十大古茶树之乡”名誉。

二、历史名人

1.陈焕钊(1875—1943),号铁生,清池镇阳波人,生于光绪元年,后来考取大定府试秀才。
开辟阳波乡场便乡民贸易,热心公益,为人公道,乡邻有不平不顺之事都要找他,深受乡民尊重,人称“公道”。
民国癸未(1943)年在阳波病逝。

2.陈焕荣(1880—1917),清池镇阳波人,字友徽,大定府试秀才,清池小学创始人之一。
民国初年,黔西县议员,长于外交,擅理财。

3.陈焕熔(1885-1921),别号陈铮,亦名陈吟叔,清池阳波人,光绪三十年(1904)黔西州学生,武秀才。
光绪三十四年(1908)参加贵州省自治学社(同年团体加入日本东京孙中山同盟会,秘密为贵州分会)社员。
民国十年(1921)辛酉岁秋,有四川椒园的罗子云股匪。
陈吟叔率部队数十人,在沙桥桐子林伏击,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壮烈捐躯于现清池中学门前的接龙桥头,时年36岁。

4.周慧清(1910一1991),亦名思聪、周明,男,汉族,清池镇阳波村落中寨人。
自幼聪明,能记能诵诸多佛经,后读过一本《三字经》,由此自学成才。
能吟诗为难刁难,尤擅回文诗、嵌字诗、连环诗、宝塔诗等,精通古文及历史典故,对书法绘画篆刻均有一定的成绩。
于1991年病逝,享年81岁,他的诗词被金沙县诗词楹联学会载入《乡贤遗韵》第二集。

5.杨绍云(1904—1994),男,清池阳波人,农人家庭,1926年10月被拉去当兵,曾参加抗日战役:1947年全师叛逆参加中国公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得到抗日战役、解放战役勋章。
1952年转业在四川省康定县商业局事情;1979年10月离休回家乡定居,坚持责任为群众修整村落庄道路和植树造林事情,受到公民群众好评和区乡表彰。
1994年4月16日因病去世,享年90岁。

6.陈文林(1916一1944),清池阳波人,阳波小学创始人,阳波乡场开辟人,长于外交和文学、演讲,待人激情亲切,组织力强。

三、村落域经济

阳波村落每年栽种水稻600余亩、油菜500余亩、玉米400余亩,薯类及其他作物1000余亩;全村落新老茶园栽种面积2380余亩,可采摘茶园面积2000余亩。
每年春茶产值100余万元,茶叶加工厂4家,制作生产成品茶4吨旁边,春茶产值50余万元。
注册了“阳波农特产品地理标志”牌号。
如今阳波翠片、阳波毛尖、阳波茗茶、阳波生态大米、阳波生态菜籽油、阳波原生态蜂蜜等具有阳波地理标志的产品已逐步走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