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
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
单于趁着夜色悄悄潜逃。
正要带领轻骑兵一起追赶,
大雪纷纭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五言绝句,二十字,环环相扣,朗朗上口,一下子就背会了,而且耐久不忘。
本日,又翻到这首诗,在窗前摇头晃脑地温故一遍。
溘然灵光一闪,以为这首诗彷佛和影象中的理解有了不同。
大雁是候鸟,春天北去,秋日南往,从不失落信。不管在何处繁殖,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定时地南来北往。
以是,有很多诗句赞颂它们,例如,“八月月朔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不胜列举,足以证明春秋战国期间或者更早之前,人们已经知晓大雁是候鸟,南来北往。
卢纶的这首《塞下曲》却描写了一种抵牾的场景:“雁飞高”和“大雪”同时涌现。按常理,这是不可能的。北方下雪的时候,大雁已飞往温暖的南方。
另有阐明是“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候;而宿雁惊飞,透露出仇敌正在行动,为了陪衬战前的紧张氛围。
仔细思考,反复研读,多方找材料佐证,还是以为另有涵义。
按紧张氛围来理解,“单于夜遁逃”,乌漆麻黑闹出了响动,惊起大雁高飞,同时惊起的还有士兵,正要带轻骑兵追赶,无奈雪太大了,无法追赶或者说没有追上,单于(一样平常指匈奴首领,此处指最高统帅)逃脱了。这个罪过很大,将士们难辞其咎。
大概,当时卢纶恰好在军中当差,推测是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回京申报请示事情时,卢纶作了此诗,为浑瑊解脱,把将士颇为严重的失落职描述得紧张、急匆匆又无可奈何、情有可原。
纵不雅观卢纶生平,大历十才子之一,却屡试不第,由于权贵推举,才作了很短期间的官,可以说是得利于社交。卢纶所交往的人物,大多是权贵大僚,有元载、王缙、常衮、李勉、齐映、陆赞、贾耽、裴均、浑瑊、马燧、韦皋……由此可见,卢纶深谙权贵社交之道,利用自己善于的诗为将士请罪,使他们免于责罚,岂不是信手拈来?
以是,卢纶的《塞下曲》很大概率是一首请罪诗?
#苏州头条##金粉社区##诗词#